gaofeizhixiao
文章数量:161
点击人次:218797
- ·我的日志(12)
- ·世纪直销(51)
- ·休闲天堂。。动感。激情,娱乐(1)
- ·励志故事(5)
- ·励志歌曲。。激情在这里(1)
- ·成功精彩视频(7)
- ·社会发展前言信息(17)
- ·美女视频休天地(2)
- ·陈安之的历程(4)
- ·高飞新天地(61)
- 吴建平:跨越三十年 抢占世界前沿
-
我的日志
吴建平:跨越三十年 抢占世界前沿[@more@]人的生活 06-28
1994年4月20日,中国首次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同年,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开始建设,主干网带宽只有64Kbps,相当于今天普通家庭电话拨号上网的带宽——第一代互联网整整比美国晚了近30年。
2006年9月23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CNGI-CERNET2/6IX”项目验收和技术鉴定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汪成为、邬贺铨等10位院士领衔的项目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获得4项重大创新性成果,其中3项“属国际首创”,“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作为中国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主要开拓者、“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主持研制者和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络研究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吴建平是核心人物。带着“中国互联网如何实现从晚了近30年,到‘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历史性跨越”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吴建平教授。
科学决策,创造3项“国际首创”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CNGI-CERNET2/6IX”技术鉴定书上明确地写明该项目取得的3项“国际首创”:一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均实行IPv4/IPv6双栈技术路线的背景下,大胆创新,开创性地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纯IPv6网,加速了世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二是开创性地提出了IPv6源地址认证互联新体系结构,为解决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隐患提供了重要保证;三是首次提出了IPv4 over IPv6的过渡技术方案,解决了第一代互联网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兼容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和自动配置等技术难题。
“纯IPv6网的建设是我们一项重大的技术决策,”吴建平说:“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将永远是跟随者,所以在构建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之初,我们就选择了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重大的决策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对此,吴建平说:“建设纯IPv6的决策绝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事实上,早在1994年之前,吴建平和其他的互联网研究者、拓荒者就开始自主研制设备、自主架设网络,“我们那时就已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信心。”1994年国际互联网接入中国,CERNET开始建设——直到今天,中国互联网建设者和研究者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思考和行动。
“从1999年起,我们就在研究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并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更好’的问题。”
200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牵头在北京地区构建了拥有6个网络节点的中国第一个IPv6的地区试验网络——NSFCNET。“我们当时定的发展战略就是面向下一代互联网,NSFCNET实际上给CERNET2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前后,在国家“985”、“211”、“863”、“973”等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吴建平相继开展了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的一系列的实践与研究,并广泛与世界各国的下一代互联网组织及高层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中美、中欧、亚太等学术交流活动频繁进行。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创新的。只有广泛与世界互联网前沿研究保持密切关系,我们才能掌握进而发现问题所在与创新的机会。在一系列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过程中,走纯IPv6网的技术路线逐渐清晰。
“国外的基本上都是双栈的,应该说是相对保守的,它不可能提供完全真实的IPv6的网络环境。”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启动后,吴建平为首的技术专家就坚定地举起了纯IPv6的大旗——“因为我们已经切实看到了要解决互联网客观存在的可扩展性、传输效益、安全性、及时性、移动性方面的问题,IPv6是首当其冲必须选择的技术路线;而且我们已经知道了互联网的实现机理,知道了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具备了往前冲的条件,所以我们在国际上带头提出了纯IPv6的思路。”吴建平的话掷地有声,“没有前期经验的积累做基础,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基本不可能”。
“在纯IPv6的思路下,我们开始思索IPv4向IPv6迁移的问题,开始思索互联网安全问题。”纯IPv6网络的建成带来了一系列的创新机会,“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的网络寻址体系结构”和“IPv4overIPv6网状体系结构过渡技术”就是在纯IPv6路线下的开创性技术。“事实就是这样:一个技术路线对了,后面一系列的创新才有可能。”吴建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