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大战,谁能站上新高峰?

直销

在乐观预期下,市场规模可观的中国健康产业市场,不仅让中国内地健康产业业者摩拳擦掌,就连海外业者也都跃跃欲试,谁能胜出?从洛阳健康产业联展热络的活动中,已可嗅出个中端倪。

基于人口众多与经济快速成长两大条件,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即被普遍视为全球健康产业的市场焦点。

一般预料,中国健康产业单单保健品领域(不含医疗及药品)就有四千亿人民币的潜力,但因市场太大、变数太多,什么时候可以达到这个理想数字,目前并没有人说得肯定,相关专家认为应该会在2020年之后;不过,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2015年的各种预估产值,其中最大的一个共识就是,在未来的十年间,中国健康产业保健品产值,将会较目前翻两翻,达到1500亿人民币左右。

...................

[@more@]

在乐观预期下,市场规模可观的中国健康产业市场,不仅让中国内地健康产业业者摩拳擦掌,就连海外业者也都跃跃欲试,谁能胜出?从洛阳健康产业联展热络的活动中,已可嗅出个中端倪。

基于人口众多与经济快速成长两大条件,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即被普遍视为全球健康产业的市场焦点。

一般预料,中国健康产业单单保健品领域(不含医疗及药品)就有四千亿人民币的潜力,但因市场太大、变数太多,什么时候可以达到这个理想数字,目前并没有人说得肯定,相关专家认为应该会在2020年之后;不过,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2015年的各种预估产值,其中最大的一个共识就是,在未来的十年间,中国健康产业保健品产值,将会较目前翻两翻,达到1500亿人民币左右。

市场卡位战方兴未艾

在这个乐观的预期下,不止中国内地健康产业业者摩拳擦掌,就连海外业者也都跃跃欲试,只要有一点可以突围卡位的机会,绝不轻易放弃。所以,这一次由传智集团协办的洛阳健康产业联展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邀请到台湾、马来西亚、日本等十余家厂商参展。

台湾方面的厂商有:

舒爽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益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绮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高仰生物科技;天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冠协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自在生物科技公司;名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虹纤科技实业公司

日本方面的厂商有:日本株式会社ORIGIN生化研究所

马来西亚的厂商有:金洋药厂有限公司;海鸥集团;联发药业有限公司经过了三整天的展览交易,各参展厂商对于中国健康产业市场的环境、法规、硬体及软体环境已有更进一步认识,

当然,由于产业主流价值的落差所致,此次参展厂商,或许无法在短短三天内找到合适的合作窗口,不过,参展过程中与中国地区健康产业的生产与通路、产销平台乃至相关官员的多方面接触,却能够帮助参展业者拟定出更精准的中国健康市场发展策略。

益力康生技公司董事长陈益芳在三天的参展后,对于即将于上海开展的优菌贩售业务有了更明确的价格定位。他认为,在展销交易会上,大家当然能砍价就砍价,但是那不是最好的价格定位参考,在三天展览过程中,有许多洛阳附近乡下来的参观者,其实愿意用将近半个月的收入购买参展产品。

陈益芳说:“一位穿着旧衣服的老太太,花两百块人民币以参展特价买两瓶优菌;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花五百元买五瓶,两瓶自己用,两瓶给念初中的孩子,另外一瓶给娘家的老父亲。”

竞争力是创造市场的主因

五百元对洛阳乡下人是一笔大钱,不过为了健康,他们却肯花这样的钱。因此,陈益芳表示,今年五月到上海开展业务之后,产品的价格定位并不会与台湾有太大的落差,唯一的改变,可能就是会为大陆消费者出一款四分之一份量的产品,以便能以一百元人民币以内的价格,吸引更多的大陆消费者,进而形成比较广泛的消费口碑与影响力。

不只供应商对于割喉乱局感到厌烦,事实上,很多代理商也不想继续陷溺在低价竞争的泥淖中,一位具有十多年经销实务,并在河南省十八个主要城市拥有销售据点的代理商,对于参展的台湾舒爽卫生棉有着极高的兴趣,她说:“大陆上一只牙膏一般末端价四、五元,可是最近这一段时间,让我获利最大的却是一只五十元的云南白药牙膏。”

也就是说,只要有竞争力,即使单价比一般同类产品高出十倍,还是能够创造出消费族群,而这一类消费族群,往往能替供应商及经销商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这就是参展即实地交流的一个重要收获,因为单纯透过媒体或经过专家过滤后的情报,恐怕无法向上述洛阳乡下老太太及中年妇人那样,生动的传递出消费者内心的真实需求。

从产品独特性这个角度看来,事实上海外厂商的机会,甚至比内地业者的机会拥有更大的机会,毕竟参加这次健康联展的大部分中国内地业者,在产品方面大都还停留在维他命系列或传统中草药的概念上,相对于此,此次参展的海外厂商,则绝大多数把保健诉求,架构在极为先进的生技技术上面,如果能够突破障碍、顺利登陆,则此次参展的每一项海外产品,都有可能展现出鲜明的竞争优势。

突破低价竞争恶劣环境的两大捷径

由于市场热络,前景可期,中国健康产业市场的硬体建设出乎境外人士的预料,可以说相当进步。这一点,从此次洛阳健康展,或者从另外两大健康展-北京健康展及成都健康展的硬体设施,就可以看出中国特有的‘集中力量、全力建设’的惊人效率。

捷径1:创新研发的优质产品

不过,在硬体的进步之外,中国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的进步,却相对非常缓慢,根据统计,在中国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仅占整体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的7.3%,而研发经费支出,更仅占销售收入的1.55%。健康产业研发水准低下,促成了跟风、仿冒盛行,全中国有2/3以上产品的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特定族群的产品领域仍鲜有企业涉足。因而,市场上产品功能雷同、低水准现象严重,企业常陷于同质化恶性竞争中。

此外,由于上个世代的斗争阴影与这个世代的生存竞争,导致整个健康产业从业人员,唯利害是问的现象十分普遍,进而松动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而对于必须诉诸更加细腻与人性的客服观念也付诸阙如。

捷径2:专业敬业的从业人员

虽然中国政府曾经大力倡导“文明社会”观念,然而,几句口号显然无法在短时间之内,扭转至少两个世代所累积下来的“争斗”性格。

从负面上来看,这样的特质对于海外业者无疑会是一个潜在的诚信隐忧;然而,从正面上看,则中国健康市场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敬业与服务精神的大幅落后,而且无法快速改善的现象,正好是给予海外也者一个从软体突破硬体的绝佳机会。

毕竟,中国健康产品消费者的进步,远比业者的认知快速,这些经过像家乐福、屈臣氏、安利(中国)、雅芳,或者其他引进跨国精神百货通路洗礼的消费者,不只对于产品品质更挑剔,对于人员素质的需求,也远远超出了认为价格至上的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的认知。

相对于中国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素质方面的欠缺,海外健康产业业者在此方面则不是问题,至少,此次参展的海外业者,除了产品的独特性与专业的科技基础外,在满足消费者的专业素养、敬业与服务精神上,都有出色的表现。

显然,在低价厮杀的惨烈中国健康产业市场环境中,产品特质与人员素质,将会是海外业者决战中国健康产业市场,两大无法被跟、被仿的优势。

«上一篇:如何正确评估与选择直销公司   下一篇:行路难——牌照究竟给直销企业带来什么?»

评论(0) 点击次数(1060)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