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融合下的商业模式
-
我的日志
从动态的角度看,网络的功能整合过程,实质上就是—个网络商业模式的融合过程。如前所述,网络外部性的存在起到了维系用户需求功能组合空间结
构,的作用,因而在网络商业模式的融合过程中也将起到核心作用:若以用户的需求为研究起点,那么,网[@more@]从动态的角度看,网络的功能整合过程,实质上就是—个网络商业模式的融合过程。如前所述,网络外部性的存在起到了维系用户需求功能组合空间结
构,的作用,因而在网络商业模式的融合过程中也将起到核心作用:若以用户的需求为研究起点,那么,网络的用户数量和互动数量将成为用户衡量网络价值的重要效用参数。这意味着多维需求功能空间隐含着一个由网络外部性组成的价值体系,它要求融合中的网络以此为依据寻找合适的增值方式,进而实现商业模式的重新构建。
网络外部性的多样性增加了探讨商业模式融问题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先确定划分网络外部性的维度。这里,我们根据网络用户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把网络外部性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然后根据这两种不同的网络外部性来说明网络商业模式的异同。例如,传统电信网络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用户间直
接网络外部性的基础上的(Hausman和Wright,2006),而免费电视网络的商业模式剿建基于广告商与受众问的间接外部性。据此,我们可将网络融合过程中
的商业模式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1.单边商业模式(one-sidedbusinessmodel)。单边商业模式又称“经销商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下,网络平台只能通过产品或服务在纵向产业链上的流动采实现价值增值,而上下游企业互不影响、互不关联。在单边商业模式中,网络平台必须根据自身与上下游发生互动的成本来设定最优的价格结构;同时,较高的价格成本加成,意味着网络具有市场势力,而低于边际成本的定价则相当于掠夺性定价。通常,单边商业模式在制造业比较常见,如个人电脑制造业(Bresnahan和Greenstein,1999),其原因在于用户间的
网络外部性并不明显。然而,近期也有研究表明,制造企业可通过网元嵌入融合到外部性更加显著的网络中,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二次增值。例如,
Casadesus和Ycitie(2007烤察了在功能上存在互补关系的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结果表明:英特尔公司利用微软公司偏好安装使
用自己的部件这个特点对用户设定较高的价格。””
2.双边商业模式(two-sidedbusinessmodel)。双边商业模式又称“平台模式”中lafformmodel),是网络融合中最典型的商业模式。一般而言,具有双边(或多边)市场结构、跨网络外部性和价格结构非中性的网络平台,都可称为“双边市场”。双边商业模式大多建立在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基础上;而且,存在于各个市场用户之间的网络外部性,都可被网络平台作为
增值方式。网络可同时向各边市场收取费用,也可只向一边市场收费,甚至还可以通过价格补贴等手段来鼓励某一边市场的用户接入网络。这些貌似掠夺定价的模式非但没有违背网络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反而可能增加网络价值。HaSlu(2007)比较了单边
商业模式与双边商业模式的异同,并指出了各自的成立条件,其中包括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强度、卖方与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及用户需求的不对称性等因素。特别推荐:网络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