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药林奖金制度
-
我的日志
[@more@]新公司的制度框架已经出来,至今为止是第一家把双轨和太阳线从一起步就高效的结合在一起的制度。以前很多公司起步用双轨,做到一定阶段就改制度,伤害经销商的利益,再不是就完全做双轨,用加权平均,设计K值,出局、封顶等手段谋取利益,中国99%的难民都产生于双轨人.而新制度是可以独立运作市场了,自己再去开第三个部门、第四个部门......这是最快最稳的一个制度的设计,如果用双轨的理念去做,没有办法训练出来真正的领导人,市场就没有办法健康的扩张。2、二号线提成10%,三号线提成12%,四号线提成13%,五号线提成14%,六号线以后都是提成15%,这个比例是非常合理的,如果提成很高,公司就一定有问题,表面我们看不出来,运作久了自然就明白了。公司的政策和支持力度无法到位,我们的市场做不起来,零的百分之百还是零,对吧?所以在起步的个人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拿到二号线的10%,如果大线超过35万,二号线刚好35万,我们是不是也有三万五千元的月收入?那时我们的能力起来了,建立三号线以后就很快了,把自己的运作模式不断的复制,想做多大都可以,是不是就会产生很多的直销企业家?3、培育奖:第一代15%,第二代10%,第三代7%,第四代3%,因为我们为第一代的伙伴的付出时间最多,越往后付出越少,所以提成比例按付出程度拨出,公平合理。另外再设定一定的拿培育奖的条件更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高效策略,把奖金奖励给那些真正在付出的人,而不是给那些占点位的人,所以要拿培育奖,首先我们要有培育别人的能力,不然自己都做不到的事,评什么去拿别人的培育奖金呢?4、每月600元的重复消费,设定的这个标准也是针对中国国情的,不会迁就某一小部分人,我们是做生意的,而不是消费者,如果没有重复消费或者消费很低,那有一天我们有千人团队了,却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我们还有激情做下去吗?
虽然制度的标准版没有公布,但有这几样已经足够让我们明白公司的意思和理念了,脚踏实地的去做市场。前期每个人都开好自己的两条线,不要找谈条件的人和投机的人,这么简单的复制制度,为什么要用双轨的理念去做到那么复杂呢?你要上级帮您做一条线,那上级老师还要您干嘛?如果您认为自己很优秀,为什么做了多年又不成功呢?同时您的下级都要您帮他们做一条线,您有这个本事吗?如果没有,您的团队就会产生很多报怨,你累死却赚不到多少钱,何必呢?再说放人下去也要跟您推荐的人沟通,得到他们的理解才行,因为我们没有权利去决定别人的命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放人给下级对还是错,有什么标准没有?放人下去没有对与错,就像刀是好的还是坏的?钱是好的还是坏的?看我们怎么用,对吧?人也一样,看我们怎么放,基本潜规则就是:老师给您放了人是情分,没有放人是本分,绝不能也没有资格去计较!另外我们放人一定是放在心态好,坚持的时间长,愿意付出的人的下面做个利益上的帮助。绝不能把放人当一种条件去把人拉进来,因为合作成功,上级对下级的帮助,思维上的帮助是上策、业务上的帮助是中策、利益上的帮助是下策。希望我们改掉以前做小公司那种利益帮助的理念,用思维上去帮助别人,那才是帮助了别人的一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您的朋友不如教他赚钱的本事,对吗?
所以新公司的理念纯正,双轨的理念行不通,请各位伙伴千万不要再用原来的思维模式去运作新公司,那样无非是重复一次失败。
双轨制度只有一个优点:在利益上能帮助到下级伙伴!但同时带来的弊端是最多的,团队无法打造成型,投机心态的人多。再看看我们这家新公司的制度:1、起步只做两条线,都达到三十五万的业绩后允许开第三条线,第三条线又做到三十五万再允许开第四条线,依次类推......这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世界直销专家统计:所有做直销的人几年下来平均只有2.87条线做大了,也就是说基本上能做好两条大线、接近三条,定在三十五万业绩的标准是专家根据中国市场的综合情况设定的,一定非常合理。所以我们在前期不是养懒汉,而是找到两个愿意努力付出的人一起打拼,随着团队的逐步扩大,前期的领导人的综合能力也一步一步提升,快慢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这个领导人也有一天做到两条线都达标三十五万,两条线也就产生了领导人了.
2009-03-13 15:47:54
呵呵!孤陋寡闻!这个制度几年前,瓜拿纳就使用了!现在泰达益生用这个制度已经近二年了!还说什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