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韩建伟
阿伟,非专家,非机构,一位直销人的自我成长教育。关注直销,分享直销,让直销人伟大起来!商学院公众号:cqt6688
文章数量:62
点击人次:38445
存档
最新评论
- 【原创】 两种旅程,一个答案
-
我的日志
年轻时没能过的圣洁、没有财富的人,会像没有鱼的水塘里的老鹤那样枯萎。
凡人世界,痛苦多多。每个人都想寻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桃花源,在天涯海角,不分你我。但又不知心该归于何处。这些是很多朋友们处于现代社会的一种心态。今天青藤想在此为大家做个分享。
其实,青藤也不知该以何种方式开启大家的心扉让大家获得永久的快乐。我知道人是群体动物,在群体中你不会感到孤单,可人又是独立的个体,我不是你,你不是我,快乐之源来自你内心对待事物的态度。
世界纷纷扰扰,生活在这种境况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朋友们不快乐时,我经常好说:人,七情六欲,不会一直快乐,也不会一直痛苦,始终积极的对待生活是不可能的,消极总会去占领我们的心,有时会塞得满满的。生活不是让你完全积极的去过,而是遇到消极思想时,我们该以何种方式,多少时间内把它给调节过来,转变为一种平常心去对待所发生的事情。
最近参加一些企业家培训课程,学了诸如《易经》,《风水》,《奇门遁甲》等等国学思想,还独自一身去郊外爬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回来路过弘法寺,拜了寺庙各大庙门,和僧人朋友们谈论嘈杂的世界,如何安自己的心。我所感悟到的是,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他们所强调的都在于修身,一切根源在于自己。儒家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想要得到后面三个,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身。修身,就是提升自己,有身体更有心灵。
心灵修养固然重要,但是毕竟这个社会是物质和意识形态的结合,物欲横流的世界,不提物质,也不太现实。对此,我对人生的追求及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看法,这一新的思考来源于书籍《财务自由,心灵富足》、国学以及自己这一年经营事业过程中的感受。
《财务自由,心灵富足》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富哥哥(金钱)和一个比丘尼妹妹(信仰)的故事,两个人生于同一个家庭,通过知识和自我发现,以并行却截然不同的道路寻求信仰、金钱及快乐。
故事的大概内容就是富哥哥通过三次商海沉浮达到财务自由之后,走向了在金钱自由下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心灵财商教育之路。活佛触碰了比丘尼妹妹的心灵,她在以和平方式过着清贫的佛家生活中经历了一次癌症,一次心脏手术之后,走向了在心灵富足下的“高度信仰也要追求财富的”金钱心灵教育之路。书中描写了两个对立的世界:物质与精神、战争与和平、问题与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生命如何在更高的精神力量下分离,然后又重新皈依在一起,结果寻求的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同一个问题的答案——生活幸福和生命的价值。
家——
除了孤儿外,每个人出生都有一个家,一首歌词叫“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形象的说出了人需要一个温暖充满快乐的家。
我们生下来便拥有两个家庭:第一个是我们在生物意义上的家庭,即原生家庭;第二个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个让我们为之贡献且不断成长的地方,也是我们能欣然度过一生的地方。原生家庭已经定格,就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有我们的父母,有我们的兄弟姐妹。至于第二个家庭精神家园,那是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找到归宿,得到理解和快乐之所。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物质意义上的家。我们出生、成长,最终面临死亡,这个过程是不可回避的。家需要物质基础,吃喝拉撒是个消费的过程,很明显,这些都需要金钱。在生命的旅行中,我们还会遇到疾病和衰老以及组建家庭、养育孩子,生活原本就会为我们带来各种痛苦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生活,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著作。但是教会教育的是金钱是万恶之源,对金钱的渴望是邪恶的,可生活中遵守《圣经》里的教义以及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的人却仍然拼命的为了金钱而工作,甚至奔波劳碌了一生。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无论你是如何看待金钱,金钱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人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以及赚钱的方式才是罪恶所在。比如,我为了钱去抢劫银行,或者为一家杀人公司工作,或者为污染型企业工作,这些赚钱方法才是罪恶的。不过对我来说,钱只是钱,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要钱,也不愿挨穷。
书中的比丘尼妹妹过着清贫的生活,只是为了崇高的信仰,当危及生命的病痛降临到她的身上时,她从忙碌的生活中停了下来,思考了一些自己以前从没思考过的问题。如果她没有更多钱或者更多保险金来支付这些额外的医疗费,结果会怎样呢?如果她这次生病需要源源不断的钱来治疗,结果又会怎样呢?如果她生活不能自理了,结果又会怎样呢?就是她没有问题,那如果她的家人或者亲戚朋友有了病痛,需要大额资金时,她该如何是好?不是用咒语诅咒那个人,如果这种情况降临到你的身上,第一次有亲人面临危及生命的病症,你该如何?爱、信仰、意志力可以拯救吗?你觉得自己对亲人是不是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在于你的良心。那如果发生了,你做好意外情况的应对准备了吗?
当治病所需的大额医疗费用和她的经济状况相冲突时,比丘尼妹妹这才发现自己所处的两个世界发生了碰撞,光靠信仰、意志力已经无法激励或是引导自己。她发现,极其节俭和让自己处境危险是有区别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当危及生命的疾病出现并由此产生了巨额的医疗费用时,金钱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朋友阿威问我:青藤,如果给你一个亿,你会离开中国吗?我说:我不会,大家知道,我们自身都是爱国者,这一点先不说,从国家的定义来说,国家就是统治阶级管制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很多时候,如果你是个穷人,国家对你而言则是个很无情的地方;可如果你是个富人,任何一个国家对你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国家,再说,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机会重重的国度。
很多人为了金钱和安全感去大机构工作。哪怕是在孤儿院这种机构工作的人都不是因爱而来。现在,一些人在周日晚上一想到下周的工作就会有恶心的感觉。可他们仍然还是去工作,去挣钱,这些都反映了金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们缺乏了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和安全感,甚至危及到我们的生命。想想这些关于爱、家庭和金钱的问题时,突然意识到,今天所谈论的问题其实是全世界的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觉得是这样吗?
第二个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提到精神家园,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深圳弘法寺的现任方丈印顺大和尚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朋友在银行工作,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银行的高管,职位很体面,收入也很可观。现代社会常说的三子:房子、车子、票子,他早都有了,这些对这位年轻人来说,可以说应有尽有。而且,除了三子之外,他还有四子——一位漂亮的妻子,真可以说好事占尽,是现代社会所标榜的成功人士的典范,非常令人羡慕。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成功人士,除去表面的光环,他那不为人知的烦恼,却比一般人都要严重许多。从几年前开始,就有严重的失眠症,需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慢慢地,这些心理烦恼越来越严重,演变成了一种严重的抑郁症,而且还伴随有妄想症,经常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已经需要家人看管了。找了很多心理医生,却不见有丝毫改变。后来,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信佛了,想从佛法中寻求精神的解脱。但是,虽然信佛了,却没能把握住佛法的精髓,对于佛法中所说的放下执著、放下烦恼等等置若罔闻,却对于一些所谓的神通、所谓的奇异功能非常痴迷,就像他以前痴迷于股票炒作、痴迷于期货交易一样。本来就有一些轻微的妄想症,再加上一些幻觉,现在又痴迷于这些神通等等虚幻的东西,经常认为自己能够飞起来,飞到另外的一个世界去。这样一来,病症就更严重了,出现了精神分裂。
大家知道什么是精神分裂吗?精神分裂,就是病人的精神认知跟我们当下现实世界脱离了,在他的思想意识中,仿佛有另外一个甚至于好几个其他世界。如果大家去过精神病院或者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精神病人,就会知道有些病人经常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莫名其妙的话,仿佛在跟外星人说话一样。其实这些病人就是这样活在他思想幻化出来的虚妄世界中,犹如一般人做梦一样。梦里的世界,也是会哭会笑,会吵会闹。所不同的是,我们人做梦会醒过来,而病人那梦却是醒不过来的。所以就只能永远地活在如梦幻泡影般的虚妄世界中了。当然,他也可以从那个虚妄的世界暂时切换到当下的世界,而跟周围的人进行一些暂时性的交谈。但是,在他的意识里,他是不明白哪个是当下的世界,哪个虚幻世界的,也就是说,他对于做梦和清醒是分不清的。
后来,更大的悲剧发生了。有一次,看管他的人一时疏忽,上洗手间的时候把他一个人留在客厅里。而这样一位曾经有着无数光环的年轻人,便在意识半昏半醒幻觉生起来的状态中,从十几层高的楼上往下一跃,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当然,他自己会以为他飞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而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重演,时刻都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发生着。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统计调查数字表明,我国十几亿人口中,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有将近30万,而且还有约200万人自杀未遂。这就意味着说,我国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而且有8人自杀未遂。这是什么样一个概念啊,真是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在15岁到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已经成为了他们死亡的首要因素。前段时间,在深圳连续发生了多起坠楼身亡事件,这些坠楼者大多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大家说,这怎么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这样的现状值不值得关注,需不需要改变它呢?所以探讨内心的精神家园是如此重要。
我们知道,精神家园中有纯洁的爱,在这里能找到我们在生活中已许久不曾得到的内心满足。精神家园是我们真正的家,在这里能发现真正的自我,并能学会宽容和欣赏。有很多条路都能带你通向精神家园,如婚姻、教育、信仰、职业、朋友、老师,甚至是危机和绝望。
在婚姻中找到精神家园,就是要找到你的灵魂伴侣。人生最大的幸福就在于能找到另外一个人和你分享生活。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的离婚率很高,离婚的理由更是多种多样。一个人的人生是孤独的,但如果结婚的对象并不是自己的灵魂伴侣,结婚带来的只会是更多的孤独和空虚。爱你的配偶和爱你的灵魂伴侣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很多人都在寻找他们的第二个家庭--精神家园,不过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找到。这一点来说,生活中确实很少,但是如果你们能够在精神上共同走向进步和成长也是很不错的,我总觉得夫妻之间是要互相学习和引导的。
一位基督教主持曾经说过:“我们既然被授予人肉之躯,这就说明我们既有人性也有灵性,有些人的人性超过灵性。”他继续解释说,“人生来就是有缺陷的,而灵性却没有。人会变老,而灵性则会进步。”他又说:“人最终会死去,灵性则不会。人需要工作,灵性则有其使命。”听他这番话令我感慨万分。自从我被这种精神所震撼,我便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我已经蜕变成为全新的自我。显然,人性和灵性、躯体和精神之间的差别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一旦你不再畏惧死亡,你便获得了新生。这些转变带来的问题就是,我很难再去容忍那些害怕超越的人、那些畏惧死亡的人、那些害怕犯错误的人、那些害怕被批评的人、那些活得保守的人、那些不去追求更丰富更完美生活的人。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说:“这个我做不了。”“这个任务太难了。”“如果钱多一些我倒是可以这么做。”“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呢?”“万一犯错误了怎么办呢?”“这个我可受不了。”“你能不能再给我延长一些时间?”他们厌倦现有的生活状态,但又不知如何改变,也缺乏改变的勇气。这种心态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我不想了解新事物,因为新鲜知识会冲击已有的生活。
小时候,我跟着妈妈参加过基督教教会,之后我妈妈说基督教就是让人在一起交流可以暂时获得心灵的自救。我那时听其他老年人都说他们以后什么上天堂,其他人下地狱。我感到很好奇,现在想想,我不认为穷人死后上天堂,而富人死后都下地狱。基督教是心灵的一种疏导,说金钱是万恶的说法确实无法让众人接受的,如果金钱是万恶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基督教徒为了金钱而劳累一生,甚至铤而走险呢。他们在教堂里说的和他们除了教堂做的完全不一样。在现实世界里,在金钱世界里,没有人会原谅你对金钱以及蒙蔽双眼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的无知。在这个世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世界便会给予你严厉的惩罚。曾经跟一位大师学了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先给予,然后你才会有收获。”我发现,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往往都是因为专注于收获而不是给予。如果想要得到更多,你必须先做到给予更多。
这些在我经营事业,大师们的指点以及看到社会种种现象之后的种种感悟,从以上的叙述,我们大概知道该如何追求自己的生活,你到底为了谁而活,或者说是为了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才叫生活的幸福?那就是追求一种财务自由和心灵富足的生活。只有这两件你达到,你才会更好的去帮助家人,他人,甚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人各有志,行业无贵贱,社会的分工,让各行各业的人有着不同的贡献。无论来自哪个行业,你要清楚自己的人生该往何处去,你想要的是什么就可以了。人生之路,在我们追求金钱的过程中,也要时刻去修正一下我们的心灵,反之,在我们追求精神家园的路上也要思考一些有关财富的知识。两者都不能处于无知的状态。
就如书中讲到的比丘尼妹妹,在她走上了精神追求的道路之后,现实生活总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拍拍我们的肩膀,提醒我们生活的本质,现实生活以及你的亲身经历总会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健康和财富。特别是在她一次癌症,一次心脏手术后,需要昂贵的医疗费时,对此感受更为深刻。
佛家强调的四谛中的第一谛就是苦谛,即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也许当比丘尼妹妹患上了癌症、心脏病之后,会听见自己内心默默的呻吟声:“这是不公平的。”但现实是她一天天变老,身体越来越差,医药费也越来越高,由于年轻时没有规划好医疗保险费用,经济状况就会越来越糟糕。不公平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你都要去面对现实。世界无论是公平的给你开了一扇窗,还是不公平的锁上了大门,死死的。你都要去面对事实,你也可以逃避,但只要你活着,你总会回到现实。
可见,生命不仅仅是一段身体的旅程,也是一段精神上的旅程。追求两种家,一个是富有的物质家园,一个是富有的精神家园,那该如何追求呢?管好自己的事情。意思就是:管好你自己的生活--好好活着,规划好自己的未来,这才是最重要的。你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得到足够的社保,医保,同时还要改变僵化的头脑、改变思维和生活方式。生活这个游戏并不简单,也不公平,我们在这个游戏里面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做这场游戏,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从佛教因果论来说,我们的生活处境首先是由我们的态度决定的,其次便是我们自己所作所为导致的结果。这种情况持续几年之后,你就会彻底明白什么叫现实。做人的好处就是:我们还有改变的机会,我们不会总是陷入困境,我们的思想是有活力的,可以创造出变化。我们的生命不断地在寻求一种外在的生活,同时又与我们内心的旅程和心灵的需要相互编织缠绕。每一代人都是他们出生的那个历史时代的产物。随着历史幕布被揭开,我们能看出人们身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故事是如何影响并塑造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和重大决定。失去了经济上的安全感,再加上不断升级的全球竞争和日益上涨的物价,特别是医疗费用的上涨,这些问题的存在引发了我们对精神和信仰的关注,促使我们去寻找生命的答案,这个答案在我们的学校、教会、商界及政界都不曾提供。
信息时代的好处就是其能让个人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人们能够自我教育。
美国著名编剧家菲茨杰拉德的说:“对一流头脑的检验是看它在同时装载两种对立的思想时运转的能力。”富勒博士认为科技带来的财富不再受到少数人的控制。科技能强大到让我们所有人,无论贫富,都享受便利。他们说:“那些能够自我教育的人可以进行完全自由地创作,充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的天赋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不再受到政府的压制和种族主义的歧视。在信息社会,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受到他人偏见的影响。”
对人生规划要规划好2个账户:一个是我们个人的经济账户,这个账户表明了我们个人的财产和能力:我们赚多少钱、花多少钱、欠多少钱;一个是我们的社会账户,说明我们在这个地球上做了多少好事;我们为多少人、多少事、多少地点服务过。
《易经》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经营第一个账户,就如天一样的自立自强;经营好第二个账户,你要像地一样的胸怀宽广。
对于今天的话语和建议,一些朋友是否进行自我教育,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并且豁达的面对现实,对此会有四种态度:
1.做好准备,但不接受;
2.不准备,但接受;
3.准备好,并且接受;
4.没准备好,但愿意接受。
话说回来,无论你接受不接受,现实总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而且随着岁月的洗礼,现实画面在你脑海中呈现的会越来越清晰。
常青藤祝愿你们生活幸福。
祝愿你们拥有爱和快乐。
祝愿你们和家人以及精神家圆都有爱。
一位智者曾经说过,一个人能给你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他的时间,
我知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谢谢你们以及你们的时间,谢谢你们阅读这篇文章。
我是常青藤——
懂直销的没有我懂互联网,懂互联网的没有我懂直销。 有问题,一个@我QQ532494029,让您从业余走向专业。
想时刻知道我的动向么?你可以关注我的微博: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qq532494029
腾讯微博:http://t.qq.com/w15212230588
评论(0)
点击次数(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