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圣博士

各位同仁和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umbershire1,分享美丽与健康!  

文章数量:696

点击人次:2096547

博文分类
搜索
【原创】 中医论皮肤与脏腑的关系

健康讲坛 │ 2010-06-11 13:23:50

皮肤的生理活动与脏腑的生理活动息息相关。每个脏腑功能特点不同,因此对皮肤的支持和维护也不一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而形成了皮肤——脏腑有机功能活动整体。
(一)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是指在心气的推动下血液能通过经脉运行于周身皮肤。皮肤得到血液的营养,才能保持其润泽柔韧的特性。若心气旺盛,血脉郁于皮肤,则产生红斑或紫斑,常出现血热证,在许多皮肤病屡见不鲜。又由于心主血脉,皮肤脉络失疏则痛,皮肤脉络血液不充则痒,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如心气旺盛,面色红润光泽;心气不足,面色  白无华;心气瘀阻,面色晦暗青紫。故“有其华在面”的说法。
心藏神    
这里指人的精神、思维等神志活动的心所主。心藏神与皮肤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血脉反映出来的。如《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神志活动以血液为主要物质基础。若心绪烦扰、产生心火,火热随血脉壅于肌肤,则起红斑(如神经性皮炎)或瘙痒(如皮肤瘙痒症);也可由精神紧张,血热郁于毛窍,因而突然出现斑秃。
心开窍于舌    
舌体是血脉较多的部位之一。舌面由粘膜覆盖。心绵别络上行于舌。心血不足质淡,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点,这对辨证十分有用。此外,舌粘膜易溃烂,舌类红而有糜烂者,表明是心火上炎所致。可见心开窍于舌在皮肤科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   皮肤与肺
肺主宣发,外合皮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肺生皮毛”之说表明肺与皮行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肺有宣发(即布散之意)功能来维持的。如《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意思是肺有宣发功能,通过肺的宣发使卫气和津液输布全身,皮肤和毛发也得到温养和润泽。若肺气不足,皮肤失于卫气的温养而不固密,易受风寒、风热等邪气侵袭而发病,如荨麻疹的风寒证、风热证及卫气不固证,就与肺有关。肺主宣发还表现在对皮肤玄府(汗孔)开合的调节方面。肺气充足,玄府宣通,开合正常,汗液(也可包括皮脂腺的皮脂分泌)排汇通畅。若肺气不足,卫气不能正常输布而为固,肌肤腠理不密,则常汗出,如皮科常见的多汗症。而肺卫闭实,玄府不通,则临床上可见闭汗症。
肺开窍于鼻    
肺主呼吸,鼻是呼吸气出入的通道,所以称“鼻为肺窍”。在皮肤科肺与鼻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一些常见皮肤病方面,如酒渣鼻,常因肺胃有热,上薰于鼻所致。因此,在治疗上则以清肺胃热为主。
(三)   皮肤与脾
脾主运化,主肌肉    
脾为后天之本,是因为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的营养都来源于脾。脾是靠消化饮食和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即脾主运化)来完成的。皮肤(包括肤、革、分肉、肌等)各部分无不依赖脾运化的营养来保证其正常生理功能。脾气健运,气血充足,营养丰富,肌肤得养则韧肌坚;反之,若脾不健运,气血化源不足,不仅导致整个机体抵抗力下隆,而且也会波及肌肤,产生一系列病症。例如硬皮病、红斑狼疮,脾气虚弱就是其主要病因病机之一。另一方面,脾主湿而恶湿,脾气健运,水湿化为津兴而正常输布,也是保证肌肤润泽的重要方面。若脾失健运,水湿停聚,外发肌肤,会产生疱疹类皮肤病,例如湿疹、天疱疮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还有,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气输送的营养,才能使四肢肌肤丰满、温和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布而失于温煦,就会出现四肢不湿、手足冰凉,如硬皮病、红斑狼疮就常见此症。
脾主统血  
脾有统摄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脾气充盛,统摄有权,使血液不致溢出经脉之外。若脾气虚衰,失去统摄的功能,血液外溢,郁肌肤则出现瘀斑、紫斑,皮肤科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是一例。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素问集注》为之注解说:“脾乃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脾开窍于口,故荣在唇。”这说明脾的精气之所以能够反映于口唇这个部位,是和它的肌肉、气通于口分不开的。故脾能健运,则气血充足,口唇红润光泽;脾气不健运,则血气虚少,口唇淡白不泽,甚至萎黄;脾胃湿热内蕴,外壅于口唇,易发生口周皮炎及唇炎等病。
(四)   皮肤与肝
肝藏血,主疏泄    
肝脏既贮藏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又有疏散宣泄的功能,二者有着密切联系。尤其在血液运行方面,肝疏泄功能保持气机的条达舒畅,从而协助心肺脾气共同促使血液畅行不致瘀滞。若情志不遂,或暴怒伤肝,肝气郁结,疏泄失调,气血悖逆,不能上荣于面,则发生黄褐斑。
肝主筋,其华在爪    
《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而“爪为筋之余”,所以爪甲生长亦需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肝血虚弱,筋弱无力,爪甲软薄,枯而色夭,甚至变形或脆裂。
(五)   皮肤与肾
在皮肤与五脏的关系,肾脏致关重要。尤其是皮肤和毛发与肾脏更有密切关系。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皮毛生肾”之说(即皮毛生于肾之意)。兹将肾脏与皮肤、毛发之间的生理机制分述如下:
1、 肾与皮肤
在气血的荣养下,皮肤调和柔韧,润泽光滑,腠理致密,玄府宣通。卫气和津液是气血的组成部分,在维持皮肤正常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卫气和津液的生化输布,与肾息息相关。
其一:卫气温煦皮肤是很复杂的生理活动,肾脏则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有两方面:
(1)卫气根源于肾:元气是气的根本,藏纳在肾。《难经》说:“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脉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可见元所主在肾,卫气是气的一部分,自然来源于肾。肾寓真阳存命门火,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化生作用,是以卫气温煦功能禀受于肾。
(2)卫气运行始于足不阴;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主要靠上焦的宗气以推动敷布,但肾也参与这一生理活动。《灵枢·邪客篇》说:“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不阴少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说明卫气昼夜运行,周而复始,不能没有肾的参与,肾气尤如原发动力引导推动着卫气正常运行敷布。因此,肾气充盛,会使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若肾气虚衰,卫气功能减弱,则发生皮肤病。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弥漫性硬皮病的发病机理,内因肾气不足,卫气虚弱,气血失各,肌肤失于温煦;外因风寒湿热诸邪乖虚而入,阻于肌表,络脉失于疏通,从而出现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由于“卫气之行,……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灵枢·卫气行篇》),当肾气虚卫气弱,各脏腑及皮肤也因而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内外皆受损害。病本在能,而皮肤出现标象,此乃本虚标实之证。故依其理论,这两个病当以治肾为主,就是这个道理。
其二:津液滋润皮肤的生理活动有赖于肾的气化作用。因为津液的化生输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许多脏腑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其中以肾为主。所以《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在正常情况下,水饮入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则下归于肾,在肾中阳气的温蒸之下,分别清浊,清者为津液,浊者为代谢废物。《灵枢·本脏篇》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也。”在三焦膀胱的配合下,清者敷布润养皮肤粘膜及脏腑组织,浊者通过皮肤和膀胱以汗、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肾之气化在保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肾气虚,津液化源不足,则皮肤粘膜失润而干萎,便如干燥综合征就应从肾论治,若单纯从滋阴润燥论治,只能解决临床症状,不能从根本解决病痛;肾气弱,鼓动运行不利,水液停留,“上下溢于皮肤”,则发生水肿,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常有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更应从肾论治;肾气衰,津液失固,“腠理开、汗大泄”而导致虚脱,理应急补肾,参附汤就是首选方药。
2、 肾与毛发
肾者,其华在发,为医者熟知。发为血之余,换句话说就是毛发的润养来源于血。血与精是互为资生的,精足则血旺。肾主藏精,所以发的生机则根于肾气。《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因此,发为肾之外候,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均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青壮所肾精充沛,毛发光泽。老年人肾气虚衰,毛发变白而脱落。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若肾气虚衰过早,或因久病导致肾气虚衰,则毛发也会随这胶落或枯槁。

«上一篇:理君博士:谈直销企业的概念炒作   下一篇:中国人缺乏哪些营养素?»

评论(0) 点击次数(4898)
评论(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