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 培训师的“雅”与“俗”
-
我的日志
最近与几位业内好友聊起培训师是“雅”好还是“俗”好呢?“雅”可以彰显一个培训师的所谓文字功底,显得知识渊博,但有时部分学员不易明白;“俗”可以使课程通俗易懂,气氛活跃,但培训师在嬉笑怒骂中发泄了个人怨愤,但易掩盖主题、喧宾夺主,学员似乎当时有了共鸣,但事后感觉言而无物。
“雅”、“俗”二者似乎是矛盾的,其实笔者认为不然,撇开极端“对错、好坏”的二分法,来点中庸的思考,“雅俗共赏”也许才是现代职业培训师的正道!
如何做到“雅俗共赏”呢?这对培训师来说是一种考验,就如如何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一样值得我们所谓为人师者深思。笔者不才,在此斗胆说上一二,以望抛砖引玉。
“雅”是文雅,不是咬文嚼字、不是之乎者也、不是用词富丽堂皇甚至是奢侈,不是以此来对比老师的渊博和学员的无知;“俗”是通俗,不是俗气,不仅仅是流行、时尚的语言,更不是色情故事。
选择“雅”还是选择“俗”应该根据课程对象、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和课程过程等因素做出正确选择。
针对年轻的朋友,可以多采用一些通俗的语言甚至是网络语言,诸如:“爽歪歪、酷毙了、帅呆了”等语言和“韩寒、郭敬明、周杰伦”等人物,可以拉近与学员距离,不至于有代沟,可以使课程的沟通顺畅有效。如果针对年长的朋友,来点孔孟之道,也是一种选择。伟大诗人白居易每每写完一首诗还要读给老婆婆听一下,看看人们能不能听懂,何况我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