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dsq

相信是成功的开始, 坚持是成功的终点! 

文章数量:117

点击人次:82906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转载】 中国经济新常态 浅谈直销行业的“八大”拐点

我的日志

 直销行业正迅猛发展,不少业内人士对于直销的未来寄予了最大的愿景。不负众望,直销确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关注与驻足。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具有直销行业的发展,参与行业的销售人员共计4000多万,而中国直销员队伍已超过280万人。
  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下,受国外国内大市场环境的驱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影响,直销行业正在走向一次新的拐点。


  一、经济大环境拐点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放缓,专家预测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不可否认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向着更加高效、智能、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迈进,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已经在稳步行进之中。
  我们可以看到身边传统企业的发展现状,普遍走向下坡路。关注一下身边的生活可发现,目前只有两个传统在发展,一个是餐饮,一个是母婴!但这只是表象。餐饮的起伏是最大的。三到五个月换一拨。而现在小孩,虽然放开二孩,但年轻一代生二胎的意愿并不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直销行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经济推动直销发展,传统企业经历困局时也纷纷转型。进军直销也是其中一个选择而已。都希望能在大经济环境下抓住生存机会。


  二、政策监管的拐点
  1998年,中国传销走向直销的第一个政策拐点。这一年,国务院总理签署全面禁止传销。在中国发展八年的传销被否定。外资直销企业被要求转型。而2005年是中国直销行业政策监管的第二个拐点,《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的推行为直销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一个合法开放的环境,至今已实施超过十年。
  直销企业在履行企业责任与遵守直销法规的同时,深刻认识直销法规的历史性作用,也不断在推动直销法规的完善。但我们从2015年开始商务部发牌速度加速,直销产品范围扩大。各种呼声:开放直销,修改两个条例!
  现行法律与直销模式之间相背而行。从业内的呼声,反映了企业生存的不易。商务部、工商总局在近两年也围绕企业诉求和行业呼声,多次召开了相关的调研与讨论会议。虽然目前没有什么具体结论出来,但这些结果也正体现着国家对直销行业的信赖与期许。
  我们有理由相信,直销行业的政策监管正走向一个新的拐点甚至是起点,中国直销行业正创造着一个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合法环境与氛围,包括相对公平与开放的监管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直销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不断促进直销业的健康发展。


  三、机会导向的拐点
  我们都知道,几年前,相对于传统而言,直销模式算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对很多人来说,选择直销是为数不多的创业机会之一。无论是传统行业或是直销行业,商业制造与投资的机会较为单一,而现在,除了直销模式外,在近年不断涌现出来的包括微商、众筹、资金盘、虚拟货币等等各种新模式层出不穷,乱花渐欲迷人眼,机会变得不再单一。
  投资者创业者增加了许多赚钱的机会。进而瓜分了很多从事直销或欲从事直销的人的关注度!抢走了很大的市场。然而,新事物必定有其不稳定性与风险性,层出不穷的负面与涉传的舆论也纷纷“缠上”这些新项目,人们在巨大的利益吸引下丧失理智,误入骗局。其实,一方面,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人们更应看清项目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而另一方面,新项目的兴起急需市场的严控以及政策的监管。


  四、消费者诉求拐点
  众所周知,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品牌、文化、口碑是打动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购买甚至回购的三大诉求。这就要求直销企业要从自身特色文化与品牌效应出发,生产个性化、特色化产品,从而做到产品线与消费群体的高度聚焦,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而吸引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从而造成粉丝效应。这就是所谓的“口碑营销”。
  抓住消费需求,打动消费者,才能更好地占领市场。但是,不得不提一点,现在的消费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忠诚度!除了上述三个点,产品性价比、广告效应也是可以轻松撬动消费者的有力武器。消费者也分了不同的年龄阶段。大致上可以分为35以上,和35以下两个层面。从35以上,对产品品质有更多理智型的选择与消费观念。他们更看重品质和性价比匹配。而35以下消费者,对新事物接受度高,极容易凭借个人喜好来选择。结合自身产品特点,选择消费者也是企业产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成功,绝非偶然   下一篇: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最关注功能和安全性因素»

评论(0) 点击次数(769)
评论(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