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ix
文章数量:34
点击人次:80674
- ·我的日志(34)
- · 黑龙江天赐康制药有限公司是参美集团下属一个公司,是我市医药行业的重点企业,企业多年来为全市经济发展、缴税创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荣获国家“守合同、重信誉”先进企业等诸多殊荣。天赐康的品牌在省内、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正因为我们参美集团有如此良好的平台和品牌,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参美的旗号搞非法营销,给我们集团和品牌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参美集团也多次到工商和公安部门报案,经察证明,均属一些不法商贩盗用参美天赐康名义所为,参美集团本身没有参与非法营销的行为。
- ·中国自己的民族产业都不支持 你是不是等你的后代都用上洋品牌你就高兴了 把钱给外国你就高兴了 但是你看看中国受灾的时候洋企业捐了多少 再看看咱么的名族企业大爱无疆的表现 一家就捐几个亿 假如说你哪天病了是你爸妈管你还是外人管你 对于发这篇文章的人不知道你目的何在 难道你也感觉到了名族企业的强大对你们洋企带来的压力么
- ·淘福啦是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开始,是消费者的一场革命淘福啦海宁QQ1395728815,TEL15932952816
- ·直销其实是一种模式,可以让消费者从中受益的,让产品能快速进入千家万户的营销平台。当消费者在多种商品的竞争广品声中无法作出选择的时候,直销代理商出来为你作出商品介绍引导消费的一个形式;现在淘福啦网商的出现更让消费者在自己的消费的同时在自己的消费中得益。消费积分,消费联盟在淘福啦平台上令消费者得以消费意义的延伸。传统的消费将中间环节的利润交给了中间管理费用,消费者最终买到了最贵的产品,却没有消积分,众多的竞争,产品无法从最好的最差的中间作出谨慎的选择。只能以价格和服务评论。而淘福啦从厂家的考核期到上架期间进行了一次严格的审核,最终代理商为了打开消费局面也为自己的产品作了一次慎重的选择。从网店到地面销售是代理商最初选择时就要考虑的因素,要想长期与淘福啦上架,首先必须有良好的质量无假冒伪劣产品。这是直销的消费观念,他不是单纯的快乐能做出来的,较深的消费理念。你真的看懂了直销吗
- ·和我通话我的号码是13033664594
- 玫琳凯又上火刑柱 3月末的猜想
-
我的日志
玫琳凯又被媒体捆上了火刑柱!
http://www.dsblog.net/detail.php?id=1252
http://www.dsblog.net/detail.php?id=1276[@more@]两家财经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绝不容忽视。
粉色军团,真的那么令人深恶痛绝吗?
在此引用甄刚先生的一篇博客:
今早在网上看到据说出处是《第一财经日报》的这篇文章:《安利大规模整肃经销商 近期安利产品市价回升》 ( http://biz.163.com/06/0307/03/2BJ4TRJ500020QGP.html )。这里转引王大记者所引用的“安利全国业务总经理杨王秀萍”在“安利近期的内部刊物《新姿》”上指出的话:“削价现象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营销人员为使自己的短期利益最大化,如在短期内达至某一业绩、职级,或者为了获得研讨会出席资格等,不顾公司营业守则规定,主动采取削价销售,通过操纵和囤货等手段人为制造出产品需求和销售业绩的假象。”凭良心说:有做安利的或者做其它直销公司的直销商会从内心里同意这些话吗?削价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市场供求关系的一种表现!如果某样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你是卖家,你可能去削价倾销吗?比如电视里报道上回北方大雪,公路都被封住了,被困住的司机和旅客们都没吃的,村民们兜售方便面,一碗卖到25块钱,请问,要是你当时在现场,你是卖方便面的你会去削价卖一碗一块钱吗?
实际上,出现削价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本身的多层次佣金制度!就拿安利来说,当大象腿产生,下级把自己顶死时,除非自己囤货,靠囤货的业绩超上去,才能多一个3%,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团队很大,小组业绩很高,自己却领不到奖金!但是,囤货会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即自己获得的奖金都是产品的形式!要把产品变现怎么办?只有靠销售,可市场是有限的,大家都囤了那么多的货,怎么能卖出去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削价!
因此在这里,安利完全颠倒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它把削价行为指控为本公司营销人员(直销商)为达到个人目的而采取的不良手段。而按照这样的逻辑,包括开除在内的对营销人员的任何处分自然都是恰如其分、无可指责的!
咱们的王大记者在这里就起了狐假虎威、为虎作伥的角色,引用安利提供的资料曰:“2005年第四季度,安利在全国各地共打击削价案件979件,比上个季度同比增长了150%;开除商户1688户,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86%,其中包括中级经销商142户、高级经销商79户、特二级经销商2户。”不知道王大记者知道不知道这里所谓的“中级经销商”、“高级经销商”和“特二级经销商”是什么概念?你知道他们一个月赚多少钱吗?你知道他们得到的那么多的钱是怎么算出来的吗?如果你不知道,那我告诉你:是因为安利的多层次佣金制度!
同样是这位王大记者,首先在去年的12月初向玫琳凯发难,指控玫琳凯做传销。我倒想问一问这位王大记者:既然这两家企业采用的都是多层次佣金制度,凭什么说玫琳凯属于传销,而安利就不是?你既然如此痛恨传销,干嘛不把当初仇恨玫琳凯的那股子劲儿拿出来发泄到安利身上,反过来却要采访安利,拿安利官方发表的冠冕堂皇的数据和言论当成新闻发表?
答案请读者们去想吧。
其实,甄刚先生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很可能安利借此来打压竞争对手。
不过,似乎还有一种可能,仅仅是我的个人猜想,安利有没有可能,把玫琳凯扔出去先看看政府的反应,以次来制订自己下一步的对策?也就是说,安利故意采用这种方法,让玫琳凯成为自己的垫脚石、挡箭牌?如果玫琳凯被政府枪毙了,那么安利就可以安心的彻底转型。如果政府态度暧昧,玫琳凯得以继续生存,那么安利似乎也有了继续下去的先例。
当然,仅仅是猜想,3月末的猜想。
2006-03-28 11:24:47
有意思,不排除此可能2006-04-10 20:21:24
好呀,玫琳凯的狗在咬安利的狗了,都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