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click
文章数量:23
点击人次:29483
- 读赵桐“直销人"串门"何妨?!”的有趣联想
-
普通
串串门,走动走动,开开眼界,好玩的很!
[@more@]昨天读了赵桐一篇博文:直销人"串门"何妨?!,颇为赞同,他山之石、拿来主义,这些都是人们通常所推崇的概念。
由此,我联想到保险业。保险推销和直销有着非常大的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直销卖的是实物产品,具有实用价值;而保险卖的是契约,并不是即买即用的实物产品,更何况,某些险种(例如意外伤害、疾病等)对买者而言,是希望永远也不要去用的。换言之,保险推销对人的观念的灌输,比直销更具有革命性,它可以让人掏钱买一件永远也不想用的东西!
我所认识的朋友中,既有从保险业转到直销业的,也有从直销业转到保险业的,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转业后初期的上手速度要比一个完全的新人快得多。如果他们不是转行,而是互相交流,进步可能也比不交流来得快,这是否可以支持赵桐的“串门”说?
另一个有趣的联想,是关于收入的。直销现在有明确的规定,不能采用团队计酬,可是保险业一直是有团队计酬这个概念的。保险公司的一个“经理”,其收入除了自己的业务佣金外,还有团队的奖金。我并不清楚其一个月的全部税前收入是否大于其自身保单销售额的30%,而且不同的保单品种其佣金比例也是不同的,年交/趸交更是比例差别很大。但是,个人的收入与团队业绩密切相关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种典型的情况是:一个新人被拉进保险公司,交了“门槛费”(和直销一样),和公司签了合同(直销的“员工制”?),每个月可以领到很少的一点点底薪,如果若干个月没有业绩,保险公司就将其辞退。
有不少保险新人在头三个月里,都是“兔子先吃窝边草”,保单都卖给家人了。许多“窝边草”吃完走不出去的,被保险公司辞退。客观上保险公司就这么得到的保单也不算少。
2006-08-13 21:48:47
其实构成这个社会主体的人们最需要的就是沟通!"语言"是上帝恩赐给人类最美妙的"交流工具"!经常"串串门"可以消除很多不该发生的误解...多谢"易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