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wyh

 

文章数量:62

点击人次:84746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专访李金元:国际化就是本土化

我的日志

专访李金元:国际化就是本土化[@more@]
专访李金元:国际化就是本土化
作者:胡远江 文章来源:分销时代 更新时间:2007-2-26 22

天狮集团,是中国民族直销企业走出国门的楷模,从其诞生到现在,只用了11年时间,就将市场拓展到了全球105个国家,使企业成为了国际化的企业集团。天狮国际化运作的成功,将会为众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提供借鉴。为探寻天狮国际化成功的秘诀,近日,中国直销研究专家胡远江先生专程到天狮集团与总裁李金元进行了交流,我们将其对话实录整理刊发,希望在中国涌现出更多天狮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使我们的民族企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胡远江(以下简称):天狮集团作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直销企业走向海外的经典案例,其在海外所取得的成功,是众多国内企业想学习和借鉴的。我这两年来忙于对国内企业的研究,过来和您进行交流的时间也少了,所以对天狮目前在海外运作的情况还不十分清楚。
  李金元(以下简称):我们作为老朋友,您应该经常到我们企业来,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多给我们提一些好的建议。目前,天狮在全球有6大集团,每个集团都独立运作,基本实现了本地化管理和经营。
  胡:天狮可以说是民族直销企业的一个奇迹。按照我们对一些成功企业进行的分析,一般企业要达到这样的规模至少需要30年,但是天狮只用了11年,这可谓是超常规发展,这种发展速度和您的经营思路及天狮人的巨大努力是分不开的。
  李:这主要是我们分布在全球的天狮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取得超常规的发展就得付出超常规的努力,这一点我们在进军国际市场之初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天狮达到了现在的规模,同时,也增加了天狮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信心。
  胡:我从天狮成立的时候起就一直关注着天狮的发展,也算是天狮取得成功的见证人。我觉得天狮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企业家也能完成大格局的事业。那么,你认为企业全球化的根本在哪里呢?也就是说,怎么才能实现全球化?
  李:我认为国际化就是本土化。企业要国际化,就必须适应每个国家的国情、文化、观念等。所以在走出国门前,首先就要求我们要调整心态、调整观念,这很重要。无论要进入哪个国家,它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素质、文化背景甚至宗教信仰等等,都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别。你如果不去了解、不去适应,盲目去了以后肯定会受到排斥,甚至会血本无归。我们天狮集团现在已经在全球105个国家落地,实现了生产、营销、物流一体化。我们也有世界500强的企业作为天狮的产品供应商,为天狮的全球市场提供最时尚最先进的产品。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本土化。你们知道,我们在好多非洲国家都有自己的市场,有好多人看到我们出去都受到这些国家的总统、部长等的接见,我们的产品也得到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欢迎,那不只因为我们在这些国家开展了一些慈善事业,更加主要的是天狮已经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融合到了一起。你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做到了本土化,你的产品符合当地人的需求,你根据当地人的习惯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你就有可能取得成功。这与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是一个道理。如果那些国外企业,哪怕是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把国外那些东西照搬到中国来,同样得不到我们的接受,同样不会成功。所以我说天狮的国际化就是本土化,越是做到了本土化你就越能够实现国际化。
  胡:我也非常同意您的观点,国际化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天狮无疑是成功的。天狮这几年在竞争力、创新力上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在国际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本土企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国际化的格局,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
  李:骄傲是不敢的,骄傲就会落后嘛。我们还需要向其他企业和行业多多学习,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走出一条更加宽的路子。
  您知道,我是从沧州来的,我到天津这边是来求创业求发展的。天狮的成功一是靠我们的努力,二是靠各级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在我的内心中,我是很感谢邓小平的,我非常感谢国家给予的良好政策和环境,也感谢各级政府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天狮在国外的发展历程让我觉得我们必须去创造自己的国际地位,自己去创造环境。这十几年,我是越走出去越爱国,越走出去越感觉到一个企业所肩负的责任。一个国家要强大,首先要在经济上强大起来,而能够支撑国民经济的,我认为主要还是民族企业,所以我理解以前的企业家为什么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一个国家如果把经济支撑只建立在外来资金和外资企业的基础上,那是很危险的。世界上也有这样的国家,经济发展依赖于外资,结果外资一撤走,国家经济就处于瘫痪的边缘。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是这样,不仅国民素质要提高,而且民族企业也要发展壮大起来。如果我们国家多些世界500强企业,那我们的国际地位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胡:天狮的发展也印证了您所说的国际化就是本土化的理论。天狮在发展过程中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记自己对员工、对消费者、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这种民族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李:今天在全球有这么多人汇聚于天狮,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负责。我一直认为,天狮虽然是一家民营企业,但是也同样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承担企业公民的责任。其实,企业进行国际化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家爱国心的考验。我们天狮集团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一直注意履行自己的责任。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何种肤色的人,只要一进入天狮,我们就要对他们负责到底,服务到底。我们要为创造和谐的国际社会做贡献,就必须创造和谐的国际化天狮,只有这样,天狮才是永久的天狮,才会成为日不落的天狮。
  当然,这一个过程是很艰苦的,但再苦我们也要在全球推行本土化、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
  胡:是的,流程再造是必需的。
  李:本土化、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至关重要,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119号,我们的环太平洋区总部在台湾开业,以及我们正在实施的超市计划就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就是按这几个方面要求的。
  胡:对了,超市计划实施得如何了呢?
  李:超市计划目前正在全球推动。我们的目标是让天狮超市遍布105个国家和地区,计划在2009年至2010年开设1000家左右直营超市,渗透到每个国家、每个地区。这就是我们提出的新超市、新理论、新业态、新概念。
  胡:您的思路是正确的。沃尔玛每年全球1800亿美元的销售,靠的就是超市这种业态。
  李:是的,我认为直销产业也需要创新。对于天狮的这种战略创新,世界直销协会和国际很多行业协会以及很多国外知名企业都很认可,也很感兴趣。
  胡:业界看到了天狮这几年来的极大转变,比如六网互动、新置换理论、新业态理论等。
  李:是的,现在我们在管理上执行各大区独立负责制,权力下放。
  胡:对,对于天狮的管理层来讲,扶上马、送一程的过程已经完成了,现在是需要快马加鞭的时候了。我们也都看到了,天狮这几年在人才引进方面不惜投入巨资,让天狮的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李:对,现在我们也开始自己培养人才,这才是长远的方法。就像这次我们的第一届育狮营,就是从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挑选出优秀人才,也包括从我们天狮学院选出来的,到公司后对他们进行市场、管理实际技能的培训。
  胡:企业自己培养人才是必须的。我们可以说是天狮这一步步走过来的历史见证人。可以说,这每一步都不易,也就只有天狮,才能够做到而且确实达到了这种境界。
  李:我们培养人才都从国际化方面考虑。这次对于培训的人才,首先让他们到基层分公司去锻炼,让他们了解市场、了解天狮。成绩优异的就派出国去,年轻人在国外容易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更好地与当地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实现本土化,也才能更好地推进我们的国际化。年轻人才是未来天狮的管理者,所以我们不惜代价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胡:天狮的国际化之路是成功的,我们相信天狮在未来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果让你总结成功经验的话,你认为是什么呢?
  李:就是我说的国际化就是本土化。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在走国际化道路的时候一定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去强加给别人,而是要做适合别人的事,要有适合别人的产品与服务。

«上一篇:“中华中医药学会推动学术发展贡献奖”,   下一篇:李金元:拓展直销超市新业态»

评论(0) 点击次数(1325)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