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ws
文章数量:13
点击人次:13545
- ·我的日志(13)
- ·[url=][/url]
- ·凡企业高官或直销月入万元以上的高端经销商,请加QQ:79605709您将得到意外的惊喜!一个大型的平台-高端资源俱乐部有了这个平台可使运作者,进行行业大整合,行业大洗牌!让每个加入者(免费加入)无意间多了一个高端客户市场!让您更轻易的成功!我们将免费提供给您全球八大系统的整体培训课件,成功学培训课件和光碟,书籍。。。最重要的为您提供丰富的市场资源。企业会主动和您合作,并且可与高端人才强强联手。和高端人才合作打造无懈可击的系统,共同创造辉煌事业!
- ·说的好,痛快!狂犬?简直就是一堆垃圾!害得我们经常打扫!
- ·你也被“螯”(咬)了嗦?赶快去消毒打针!那些疯狗儿硬是讨厌得很!
- ·欧洲第一欧瑞莲的素质太低了,把那样的文章点那么高,自产自销,qiaoqiao写给他所谓"十强"的两幅帖子居然删掉了!你要写点文章出来规范一下最近涌进来的新博客们行为!还有海王直销茉莉也是自产自销,都要点名规范一下!
- 李嘉诚:企业失败半数因为贪婪(4)
-
我的日志
[@more@]凯马特的失败,就是一个不知“止”的典型案例。
美国大型零售企业凯马特曾经声名显赫,对于零售业而言,它就相当于汽车业的福特公司,堪称业界的“教父”级企业。凯马特被视为“折扣营销模式”的祖师爷,在上个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位居美国零售业榜首,创造了世界最大的连锁超市和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并且是世界上首家使用现代超市收款系统的企业。1981年,凯马特的店铺总数超过了2000家,网点覆盖了美国50个州。
就当时的经济状况而言,凯马特足够大了,水几乎已经满了。但是这时,它的管理层开始失去理智,头脑中完全没有“止”的观念,错误地认为做大就是做强,只有不断地做大才能保持自己独有的强势地位。所以,它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不再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它的核心竞争力——折扣营销,而是把本应投资于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改善后勤物流体系的资金,全部用来收购书店、体育用品店、家庭用品店及办公用品店,试图通过向8个不同领域的扩展使自己更加强大,成为零售领域的“全能冠军”。1984年,它收购了家装连锁店Builder Square。1989年,它收购了PACE会员制仓储超市。1990年,它收购了拥有10家店铺的体育用品连锁超市Sports Authority和办公文仪零售商Office Max。1992年,它又进军欧洲,收购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的13家店铺,以及Borders图书连锁超市企业。1994年,它在墨西哥和新加坡建立合资零售企业。到了1997年,凯马特还倾力推出了所谓“大凯马特”(Big Kmart)店模式,比传统的凯马特店更大、商品更多。
但是,折扣商店和其他商店的顾客群体不同,服务方式也不同,凯马特的竞争优势无法延伸到这些领域。结果,这些耗费大量资金和精力辛辛苦苦收购来的企业,最后都亏损,不得不忍痛“割肉”,一一悉数卖掉。并且,“大凯马特”店模式也令人大失所望,最终于2001年弃之不用。
而在凯马特四处扩张的时候,沃尔玛已经悄悄后来居上,并取代凯马特成为美国零售业的霸主。从2001年开始,凯马特试图扳回霸主地位,与沃尔玛大打价格战。但这时,凯马特已经雄风不再,一位零售业咨询师这样说:“凯马特和沃尔玛打价格战,就相当于卢森堡和美国开战。”结果,凯马特的赢利大受影响,到期的欠款无法支付,最终只能申请破产保护。
所以,大不能代表强,大也不代表安全。相反,心满了,理性丧失了,大就成了趋弱的先兆,成了危险的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