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ndy
文章数量:24
点击人次:22639
- 钱港基:康宝莱要赶超安利
-
媒体聚焦
[@more@]钱港基:康宝莱要赶超安利钱港基:康宝莱要赶超安利早报记者 顾俊2005年7月16日康宝莱,这家1999年就在华建厂的美国直销“翘楚”,其后几年一直“名不见经传”。在直销被叫停的特殊时期,它一度在中国迷失了方向,尽管在美国,康宝莱和雅芳、安利、如新、玫琳凯同列“前五大直销公司”。
但去年11月后,康宝莱的中国命运开始改变。如今它不仅是直销界备受关注的新秀,甚至让老大安利也感到了压力。这突然来的“大逆转”,是因为一个“传奇人物”的到任——钱港基、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总裁。
在营销界他被誉为“扭亏高手”、“财务神童”,他曾是安利(中国)副总裁,露华浓大中华区总裁,天狮集团全球执行总裁,华纳中国公司总裁……一个个“响当当”的头衔让直销界对这位新总裁主政后的康宝莱充满期待。
“我的目标就是赶超安利。”钱港基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
扭亏高手到任
“我弃华纳来到康宝莱,是因为前者只是需要我,而后者却是特别需要我。”在来福士广场48楼康宝莱全新的办公室,意气风发的钱港基向记者娓娓道来他的新使命——重振康宝莱。
以开发健康减肥食品起家的康宝莱创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在全球拥有100万直销商,并于去年12月在纽约证交所上市。1999年康宝莱在苏州设厂,但由于当时国内的直销市场已被叫停,不善零售的康宝莱在华发展缓慢。而它全球的竞争对手安利、雅芳已在华赫赫有名,牢牢生根,即使2003年才姗姗来华的如新也以迅猛势头飞速发展。
眼见中国直销市场即将重新开放,康宝莱美国总部心急如焚。2004年4月,通过猎头公司,康宝莱找到了钱港基,希望他全权负责康宝莱的中国事业。
钱港基此前辉煌的职业生涯证明了他骨子里的“不安分”——1955年出生于香港的他,12岁移居加拿大,27岁就成为加拿大Saskachewan省教育局财务行政总监。1992年,成为安利(中国)公司的001号员工,其后任安利(中国)公司副总裁兼华东和华中区总经理,组建了安利最精干高效的业务团队。2000年7月起,就任露华浓(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6个月后,露华浓在中国扭亏为盈,9个月后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销量翻了一番。2003年任天狮全球执行总裁,仅中国市场业绩于9个月内从1000万美金上升超过9000万美金。2004年出任华纳中国公司总裁,成功组建了该公司整体架构和运作团队。
但这一次,虽然对康宝莱产生兴趣,钱港基并没有立刻答应总部的邀请。在其后7个月的时间里,他与康宝莱全球20多位高管在中国、美国两地轮番见面。“我是想知道这家公司是不是真的想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开拓,如果他们只是探探路,好就做,不好就撤,那么我就不会选择康宝莱。”
当时,康宝莱全球也恰恰在经历一场改变,迪斯尼公司的几位高管“跳槽”康宝莱,分别出任全球CEO、COO等要职,他们向钱港基承诺:会全力支持中国发展。
于是,2004年11月,钱港基正式出任康宝莱(中国)总裁。
后发而先制
“我做事情讲究速度,虽然与其它企业相比,康宝莱起步晚,但是在直销法出台之前,一切都不晚。”在钱港基看来,“后发制人”的关键在于人才,“我要打造的是一支中国直销梦之队。”
“聪明人雇佣聪明人”,在采访中钱港基向记者反复强调了他这一用人原则。
虽然他自认是一个挑剔的老板(要求高、压力大、速度快),虽然在3个月前他的手下只有四五个人,但是如今一支由五六十人组成的康宝莱的中、高层管理团队已经组建完成,其中不少是他的老“部下”,有着丰富的直销管理经验的郭丽华、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裁,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曾在安利中国及安利总部担任重要职务。任国文、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销售部副总裁,全面负责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拓展,曾在安利和雅芳长期担任要职。而对外事务总监黄灵、区域销售总监李延亮、吴钧琪、杨宏伟、刘屹松等也都是从事直销行业多年的精兵强将。
“我已经50岁了,康宝莱很可能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所以我没有退路,一定要做好。”钱港基表示,直销法出台后,中国的直销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中国的直销市场实在太大了,还有很多可以开拓的空间,而康宝莱的目标就是要赶超安利,成为中国保健品市场的第一品牌。”
“对于赶超安利,我给自己设定的时限是10年,但是应该用不了这么久”。他笑着说,“我以往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