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决定你一生成就的21条信念---上

我的日志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95%以上都是按照习惯行事,信念的力量之所以巨大,是因为95%以上的时间,尤其是关键时刻,人的行为是按照自己大脑的潜意识中那些习惯性的看法,即信念的指挥而行事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出了问题,那么他的行为在95%以上的概率当中,都会跟着出问题,行为如此,结果可想而知。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是,信念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软件,由后天获得。既然信念是由后天获得,我们就有选择给自己安装什么样的软件的自由。
请我们慎选自己的信念。[@more@]
决定你一生成就的21条信念---上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易发久,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一开始,仅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的不同,不知你是否也能认同它。我步入训练界之初,是专业从事销售技巧训练的。销售技巧其实是很简单的,几天差不多就可以教完。可是当我教完所有技巧之后,我发现大部分的销售人员的业绩并没有得到持续的增长。一段时间的跟踪研究发现,销售人员持续的业绩80%并不来源于技巧本身,而来源于他在销售时候的心理状态。于是我就立即决定缩小我的训练领域,专门从事销售心理的专业训练。事实证明,效果立即大不一样。后来的几年训练实践,成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无论在什么领域,所有成功的方法最后几乎都殊途同归。那就是成功根源于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根源于他对问题的看法,根源于他的态度与信念。我有一位朋友,是拥有24项国际专利的美籍华人科学家林先生,有一次林先生,坐飞机回国途经地中海上空,突然飞机发生故障,出现剧烈地颠簸。飞机上的人群由紧张而骚动,空中小姐也想尽力控制局面,极度恐慌的人们仍然是慌做一团。林先生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得发抖。紧咬的牙关都快渗出了血丝。脑袋里完全是一片空白,此刻什么金钱、地位、荣誉等等,早己被吓得烟消云散。所剩下的就只有对死亡本能的恐惧。然而,无意间,他突然看见,邻坐有一位客人非常奇怪,他居然一脸安祥在那里祈祷。那可能是一位教徒,他在祈求上帝保佑。后来,飞机最终还是奇迹般的迫降成功。飞机着陆以后,可能是由于受到惊吓过度,林先生发现自己居然好几分钟都站不起来。但是他却发现那位邻坐的客人,从容的拎着自己的行李走下飞机,一下飞机,只见他把皮箱往旁边一扔,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感谢上帝。完毕以后呢,他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若无其事的拎着他的行李,就这样离开了机场。林博士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本应该可以坦然的面对死亡,可他想,为什么当时自己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控制那本能的恐惧感。而那位教徒却可轻而易举的做到呢。这件事情对他的刺激很大,这个刺激到不是因为这件意外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后来他终于悟出其中的一些奥秘。当然,其中道理非常简单,在飞机出事故的整个过程当中,那位教徒满脑子都是上帝保佑,快来搭救我,等等。试想,一但飞机安全着陆,这个教徒会怎么想?他会说,哇,上帝果然无所不能,感谢上帝,感谢上帝!如果飞机真的失事了呢,他又会怎么想?噢!上帝,真的感谢你啊,这么快我就能够上天堂,这么快就能见到你。好,也就是说,不管飞机失事与否,面对死亡,这位教徒此刻都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因为,他有一个信念,“上帝与我同在”。这位教徒因为坚信上帝与我同在,因此即使面对死亡也处事不惊。林先生因为对死亡没有足够牢固的信念,因此当死亡突然来临时,几近崩溃。当然,事后林先生并没有因此开始信教,但是呢,后来他经常在很多场合,包括对他的学生,对他公司的职员,提起这段故事。他说,他最大的感悟就是:“信念是有力量的”。
生活当中,也许我们不曾经历过死亡的恐惧,但是,类似的故事,我们可能是经常能够看到的。比如说,小时候我们看电影,常常看到一些这样的情节,一个正面人物被坏人打得奄奄一息,他肯定不会死,因为坏人还没有死。一旦坏人被除掉,他便立即头一低,含笑于九泉。这会不会是真实的呢?完全可能呀。因为支撑他生命到最后的支柱就是,一定要把坏人彻底消灭掉的信念。因为这样的情节,电影可能演多了,有点看起来象假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也许听说过,一位父亲病危,但一息尚存,因为他在等待远方正在赶回来的儿子。当儿子赶到床前,悲痛的呼唤父亲的时候,父亲会缓缓的睁开眼睛,看上儿子一眼,然后又缓缓的闭上双眼,悠悠的飘然而去。是什么在支撑这位父亲的生命?一定要看到儿子最后一眼的,信念的力量。类似能证明信念力量的例子,我想会多如牛毛。当你坚信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无疑给自己的潜意识里下了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有什么样的信念,就决定你会有什么样的力量。一切的决定,一切的思考,一切的感受与行动,都会受控于某一种力量。它,就是我们的信念。

观念是一个人对某一个事物的看法,信念其实也是对某一个事物的看法。然而,观念与信念是有差别的,它的差别仅在于对看法的牢固程度。即信念就是指牢固的观念,或者是对事物习惯性的看法。观念之所以较弱,是因为观念随时都有可能会因时因地而改变。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95%以上都是按照习惯行事,信念的力量之所以巨大,是因为95%以上的时间,尤其是关键时刻,人的行为是按照自己大脑的潜意识中那些习惯性的看法,即信念的指挥而行事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出了问题,那么他的行为在95%以上的概率当中,都会跟着出问题,行为如此,结果可想而知。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是,信念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软件,由后天获得。既然信念是由后天获得,我们就有选择给自己安装什么样的软件的自由。
请我们慎选自己的信念。
那么,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信念呢?第一,你必需确信信念的力量。第二,我们可以系统地去模仿成功者的信念。不要向平庸者寻求答案,不要简单地去认同多数人的想法。世界上最顶尖的资讯就在那些顶尖人物的脑袋里。只有成功者的信念系统才能快速的帮助我们达此成功。第三,把那些成功者所禀持的信念全部写下来,把他们贴在墙上,放在你最显见的的地方,写在你的笔记本的首页,让我们每天都可以重复的看到。用潜意识中视觉化的力量不断的将它强化,直到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为止。

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信念会有很多,但我相信,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这21个信念,将可能会影响你一生的成就。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面放进一个跳蚤,他发现跳蚤立即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跳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以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动物届的跳高冠军。接下来,这个实验者,再次把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一次呢,他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上一个玻璃盖,咚的一声,跳蚤重重的撞到玻璃盖,这次跳蚤十分的困惑,他说怎么搞的,刚才跳的好好的都行,现在怎么不行了。好,他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阵子跳以后呢,这个跳蚤因为每次都会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慢慢地,他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他开始根据这个杯子的高度,慢慢的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在一阵子之后,发现这个跳蚤再也没有撞到这个玻璃盖上,而且在盖子下面自由的继续的跳。过了一天,实验者轻轻地把盖子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被去掉了,他还在原来的高度上继续的跳。三天以后,他回来再看看,这个跳蚤,他发现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这个跳蚤依然还在这个玻璃杯里面不停的跳。其实,我们知道,这个跳蚤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子了。现实生活当中,许多人也许就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

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屡屡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又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便开始不是报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者再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降低自己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来的一切限制已被取消,比如说,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是那个跳蚤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了,或者是已经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这个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玻璃杯么?绝对不是,只是在它的心里,已经默认这个杯子的高度就是自己无法逾越的高度。让这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拿一根小棒子,重重的敲一下这个杯子或者是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面加热,当跳蚤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声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人有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这个成功,而是因为在他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他常常会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一个较低的心理高度,是限制人们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我们能不能成功?我们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的出现,而只需要看一看一开始每一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是怎么样思考的,就已经知道了答案。不要自我设限,让我们每天都大声的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第一个信念:“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

日本有一个水泥大王,叫浅野一郎。年青的时候只身一个人来到东京谋生,他身无分文,但是当他看到东京的街头有人在卖水,他高兴了,东京真是个好地方,连水都能卖钱,看来我浅野要在这个地方活下去绝对不会成问题。可是,我们想一想,会不会有人的想法恰恰相反呢,东京真是个鬼地方,连水都要钱,我怎么活下去啊。“连水都能卖钱”和“连水都还要钱”,是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态度不同,结果就会两样,谁对谁错,是否一目了然?

有一次,偶而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则小故事,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在路上他们同时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了那一副黑黑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中咯登一下,他就凉了半截,他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他的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他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是他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官财,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我这次一定是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了,于是他心里十分的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回到家里,这两个秀才都对家里的人说,那个棺材真的是好灵呐。

著名的心理学家爱丽丝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她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是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也就是说,事情的前因A,会透过当事者对该事件的评价与解释,以及他对该事件的信念B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会产生什么样结果C。分析刚才秀才的那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秀才之所以落得个名落孙山的结果C,是因为他在考场上文思枯竭,而文思枯竭是因为他情绪不好,情绪不好又是因为他看到了棺材A,为什么他看到棺材,他情绪就会不好呢?因为他对棺材的评价与解释是:“触霉头B”。另一个秀才之所以出现金榜提名的结果,是因为他在考场上文思如泉涌,而文思泉涌是因为他情绪高涨,情绪高涨又是因为他看到了棺材。为什么他看到了棺材会情绪高涨?是因为他对棺材的评价和解释是:“好兆头B”。

现实生活当中,有人会因为失败而跳楼,也有人会因为失败而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有人会因为对手强大而畏惧,也会有人因为挑战巨人而使自己快速成为巨人。有人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报怨产品,报怨公司,报怨顾客,也会有人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创新出大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新服务。有人会因为受不了上司的严厉而每每跳槽走人,也会有人会因为严师出高徒,而使自己成为能够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最后不断晋升到高位。所有这一切,都在印证爱丽丝的理论。也正如苏文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的看法的影响”。无数事实的结果告诉我们,一切结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权对该事物作出不同评价与解释的我们自己。
我是一切的根源!
对某一客观事物,你是如何思考的,你就会有什么样的看法,你有什么样的看法,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是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每一个人都必定要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消极思维的人他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并且总能为自己找到报怨的借口,最终他会得到消极的结果。接下来,他消极的结果,又会逆向强化他消极的情绪,从而又使他更加消极。积极思维者恰恰相反,他们对事物永远都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寻求到积极的解决办法,最终也能得到积极的结果,接下来,积极的结果又会正向强化他积极的情绪,从而,又使他成为更加积极的思维者。我们可能无法掌握风向,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但至少我们可以调整心情。让我们不再报怨,因为我是一切的根源!
好,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信念,我是一切的根源!

生活当中,会有相当的一部分人,他们的期望就是在追求一生平平淡淡。下面,让我们来演义一下他们可能的人生轨迹。首先,让我们设想,什么样的观念比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一定是差不多就行了,随遇而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枪打出头鸟,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假如这些观念,日积月累变成为他的信念,就是对事物习惯性的看法,就是最终面对事物的时候,态度的选择,积极进取,努力等等,十有八九不会是他们的人生态度。接下来,他们对待工作的行为也就是差不多就行了。对得起这份工资就行了,到点就会下班,编外工作或份外事他们不会去做,更不会去多做。如果稍遇挫折,他们就会立即自我安慰说,成功是少数人的事情,退一步海阔天空吧,他们的结果会是什么?平平淡淡。仔细分析一下,似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的结果正是他们当初的内心期望。

生活当中也会有相当的另一部分人,他们的自我期望是一定要成就一番事业,下面也让我们来演义一下他们可能的人生轨迹。首先,我们想一想,什么样的观念,比较容易被他们所禀持,一定是永争第一,不做则己,要做就做到最好,付出皆有回报,不成功便成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等等。假使他们的期望强度足够牢固,假使这些观念日积月累下来也变成他们的信念,这些信念也会最终在他们面对事情的时候,对事物的选择是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等,就成为了他们的人生态度。有了这些态度以后,接下来,他们对待工作的行为,我想一定不会再是,差不多就行了。如果工作没有做完,相信他也不会到点就下班,奉献精神,主动意识一定会促使他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编外工作与份外的事情,即使是遭遇挫折,接下来他的行为一定是爬起来。如果再次跌倒,再次爬起来,再次跌倒,再次爬起来,直到成功。这就是他们的结果,一生中他们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
再仔细分析一下,是否能又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的结果也正是他们当初的内心期望,或者是说,他们当初的内心期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轮回,最终演变出了他们的结果。

成功的规律表明,改变会遵循一定的轨迹,即结果决定于行为,行为决定于态度,态度决定于信念,信念决定于自我期望。有什么样的内心期望,我们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信念,接下来我们就会有什么样的处事态度,以及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我们的心目当中,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我们最终就会成为什么。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平淡淡的人,你的结果就真的平平淡淡。如果你认为自己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你的结果常常就是成就一番事业,一切都在印证自我印象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结论,这也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第三个信念:“我是我认为的我,我们是我们认为的我们”。

有一个问题,一直会困扰着很多人,那就是成功到底是因为什么。或者是说,决定成功最关键性的要素到底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哪些人是你心目中的成功者,也许他们是一些历史人物、英雄人物,或者是某些著名的企业家、发明家、劳模、球星、影星,或者是你身边的上司、同事、朋友,当然也可能是你自己。仔细分析一下,你认为决定他们的成功在前三位的要素会是什么?很快也许你就能列出一大堆,因为不同的成功人成功的关键要素不尽相同。针对同样的问题,我已经对上万人次做过不同的调查。经过分析、归纳,结果发现又有一些规律,即其中有一大类的因素,与我们的自我取向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将他定义为态度,比如说积极、主动、努力,果断,毅力,奉献,乐观,信心,雄心,恒心、决心,爱心,责任心等等一大堆。可以说出八十多种。另一类要素属于我们后来修炼出来的,叫技巧。比如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口才很好,有远见,创造力很强,技术很好,能力很强等等,这类的要素大概要占到13%左右。还有一些看起来,我们无权决定的所谓的客观因素,我们将他归为其它类,比如说运气,机遇,环境,背景,长相,天赋等等。这一类要素大概要占到7%。既然决定成功的要素80%都来源于态度,似乎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成功是因为态度。当然呐,你也许可能会认为,这个结论似乎有点点牵强,因为还有20%非态度类的要素。或许他们才是真正的决定性要素。

好,接下来让我们现在来研究一下技巧,比如说,某人有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的人际关系会很好。我想不外乎其一,他愿意与人接触;其二,他愿意真诚的与人相处。此两点,已经是态度。相反,假使真的他只是用脑做人,而非用心做人,那么定然会日久见人心。用技巧与人相处的结果是,我们得到朋友,得到信任的速度会很快,可是失去朋友,失去信任的速度也会一样快。同样的,口才很好是技巧,但是口才好的根源也一定是因为他准备口才的态度,勤学与多练,所谓“腹有诗书语自华,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什么一个人的创造力会很强,是不是也会源于他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态度,再加上他不断的努力,尝试,练习,总结,提升自己,而最后就会造就他非凡的创造力,所以他能力很强。我相信一开始也是因为其愿意练习能力的态度与常人不一样。

研究分析所有的技巧因素,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态度与技巧其实就是一个因果关系。所有今天的技巧都根源于我们昨天练习技巧的态度。换一句话说,今天的技巧有问题,是因为我们昨天的态度不够好。而明天的技巧如果不好,那一定不是明天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今天的态度,已经出了问题。这13%的技巧,如果剔除时间的因素,就属于态度。因此将这13%加到刚才的80%的态度当中去,我们就会发现态度已经占到成功要素的93%。成功是因为态度,这一结论是否有更大的说服力。

好,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那些占7%的其它类的客观因素。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运气和机遇类的因素。运气不好、没有机遇,是人们为自己的失败最容易找到的借口。偶而一次运气,当然要归功于运气,然而成功者仅仅靠一次运气远远不够。因为他可能只靠这次运气而成功,但是十有八九他会因为没有下一次的运气而失败。

香港有一家著名的杂志曾经做过一次著名的调查,调查的是例届六合彩中头彩的人,十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生活还不如十年以前,我们一定难以相信这一结论,然而经过他一段分析,终于发现其中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你突然中了一千万,一阵惊喜之后,你会做什么?买一座大房子,换掉那个烂车,卖一个靓车,辞掉那个早就厌倦了玩偶似的,那个苦差事,全家到国外去好好逛一趟,疯狂的购物等等。我们会发现转眼之间,也许就花掉了其中的四百万。你也许已经意识到,不到坐吃山空,得做点投资才行,经过一段思索以后,你发现首选的项目就是投资股票,然而,没有想到,你会发现自己对股市太缺乏驾驭能力,几年下来,我们发现不但没有赚钱,一路下来,到是又亏了两百万。你会不公甘心失败?不会的,我们一定还会另谋他路。此时,你可能会正遇到一个朋友邀请你开一家酒楼。一切条件都不借,于是说干就干!经过一阵子之后,我们有可能又会遇到新的麻烦,因为管理不善,酒店每天都在亏损。眼见大事不好,我们只好转手出售。但是,这下子又亏了两百万。现在,你只还有两百万了,怎么办呢,此时,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终于来了。内地正在搞改革开放,你决定到内地来搞一个大项目,那就是到内地来投资房地产,因为项目可以赚到钱,这个时候因为你手头有两百万,你会不会甘心做两百万的生意?我相信你不会的。于是呢,你可能会七拼八凑,左借右贷,终于凑足了一千万,这时也许我们时来运转,旗开得胜,没过多久,我们的项目一转手,还本去息,啊!赚了一千万。外面的形势依然一片大好,周围的朋友也是个个赚得不少,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可能是乘胜追击,加大投资,继续以小博大,几番下来,项目越做越大,投资近亿啊。然而我们可能万万没有想到,房地产过热,内地的经济必需盘整,一夜之间,宏观调控之风吹遍大江南北,房地产的泡沫也在一夜之间随之破灭,近亿元的投资被套牢。房子大量积压,项目无法脱手。此时,合作伙伴纷纷的撒资,银行也见势不妙,开始大肆追还贷款。接下来,残不忍睹的景象也许会是什么呢?拍卖资产,变卖家产还贷,但是,我们即使将我们的家产通通的卖掉,也会发现早己资不抵债。等待我们的命运就是破产。钱没了,房子没有了,车子没有了,舒适的生活也没有了,可是,债务却背上一大堆。重新去打工,无济于事,而且也适应不了。想一想,十年以后,我们的生活会不会真的还不如我们的从前。

上述的一切,只不过是众多香港故事的一个缩影。然而他并非是神话,不幸的是,这个故事几乎就好象是在讲我自己在珠海创业的那一段经历一样。所不同的是故事的开头略有差异,我的原始资金并不是中奖得来的,我从九一年开始,到九四的时候,我们公司房地产合作项目的投资已经达到六千万左右,加上装修投资已经差不多快九千万了。同样的命运,也就是在九四年,一夜之间,我也象刚才那位中彩者一样,轰然的倒下了。接下来的几年,我也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些艰难的历程。如果说我的上次的成功是因为机遇很好,运气不错的话呢,那么我来上海的这几年的洗练所孕育出的今天的成绩,我的真实感受是其中没有任何的运气可言。一切都是自己决心、计划、付出、拼搏、坚持,然后就是不懈的努力,努力,再努力。成功需要持续的好运气,而持续运气肯定不是运气的本身在起作用,恰恰是因为积极主动去准备,去创造运气的态度与把握运气的能力。关于能力,刚才我们已经推断出它与态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似乎就可以说,运气的根源,其实就是我们对待运气的态度。

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环境与背景。环境对人的成功有不小的作用力,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在说明环境的力量。但让我们稍稍的转换角度,让我们扪心自问,是什么使长在英雄同一环境下,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什么时势只造他,而没有造就其它的人。

古人云,富不过三代。既然背景如此富有,为何后代不能继续拥有财富?反过来,那又如何解释白手创业呢?既然是白手创业,表明没有什么背景,没有背景,靠什么取胜?按照刚才同样的逻辑推断,环境、背景等等要素的根源仍然是人们对待把握环境与背景的不同的态度。长相与天赋等所谓与生俱来的的先天条件,亦是如此。多少人长相一般,但依然成就非凡,多少人长相不错,但因为他不原意再发掘他更加无穷的潜质,而使他一生平庸,甚至失败的更快。爱因斯坦有一个成功的公式,他说成功就等于1%的天赋加99%的汗水。成功当然需要一定的天赋,然后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一定不是那1%的天赋,而是那些占99%的汗水。汗水就是态度,客观因素肯定是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但是真正决定我们今天客观因素如何在我们身上起作用的一定不是客观的本身,而是一个人昨天练就的把握成功因素的能力与技巧。是他前天对待客观因素的态度。即使是客观因素,在成功者的字典里面也同样属于态度。

成功100%都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也许,会令你感到震惊,也许,一些差别,仅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的不同,让我们就用这种思考方式思考成功、思考明天,让我们就用这种思考方式去准备成功,准备未来。“成功就是因为态度”,就是我要向大家分享的第四个信念。让我们一起仔细的感悟这一令人随时回味的结论。

一般的人,如果你问他为什么没有成功,或者是为什么失败的时候,他也许会毫不犹豫的对你说,当然是因为没有机遇啦,当然是因为学历太低,年纪太大,或者太年轻,家里没有钱,产品有问题,公司制度不行,领导不重视我,同事不合作,选错了职业,国家的政策有问题,大环境就是这个样子,我自己又没有靠山等等等等。你可以看看以上的这些原因,有哪一些是属于自己态度的范筹的。好象一个都没有,试想,他们能不能找到暂且失败的答案呢,当然找不到。好比一个人想到东方明珠去玩,但结果他却朝虹桥机场的方向去走,请问他能不能找到?肯定有问题,当然也许他可以找到,那就是绕地球一圈,不过,当他达到目的地的时候,也许他已经七八十岁了。刚才我谈的所谓这些他失败的因素,可能真的是可能导致他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绝对不是根本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的人总是要在到老的时候才会醒悟,可是这已经晚了。最可惜的是,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悟到,他们就在迷茫和报怨中离开了人世。这真是人生的大不幸。客观的环境很重要,他可以决定一个人暂时的成败,但不可以决定一个人三年,十三年,三十年,乃至一辈子的成败。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被客观因素所限制,没有办法突破,那么一定不是客观上的这些东西在限制他,而是因为他很愿意呆在那里,受制于环境。

人对环境有四种基本反应。第一是离开这个环境,第二是改变这个环境,第三是适应环境,第四是报怨环境。前三种反应,我们都有可能从中找到新的生机,只是千万千万不要选择第四种反应。因为报怨的结果只能使人的精神颓废。这种人往往把失败的原因归究于他人与环境,为失败去找借口,而不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去为成功找方法。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世界,你有什么样的态度,就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成功是因为态度,失败也是因为态度。


正如决定今天技巧高低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对待技巧的态度。决定明天技巧的好坏也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对待技巧的态度。我们今天是由过去所决定的,而我们的明天不由过去决定,而由今天决定。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的成败只代表过去,未来要靠现在。过去成功了,不能说明我们未来还会成功。过去失败了也不等于我们未来就会失败。成败都不是结果,它只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事件。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到哪里去!

不论过去怎么不幸,如何平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未来必需充满希望,只要你对未来保持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请记住第五个信念,“过去不等于未来”。现在就做一个决定,决定我们明天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六个我要向大家分享的信念是一位先哲的名言,“人因梦想而伟大”。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梦想。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实践一个伟大的梦想。伟人之所以伟大,根源于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梦想黑人与白人一样平等,一样自由;国父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毕生都在实践推翻禁锢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的梦想;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亲手设计的强国梦真的让十几亿中国人民日益强大起来。人因为梦想而伟大。几千年的封建文明,曾经为中华民族创造过辉煌。但是传统文化当中许许多多消极的思想与行为不幸也日益强盛,消极其实也是一种愚昧。愚昧就会贫穷,贫穷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近代史上的屈辱,使我们不得不接受列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烙印,我们由中央之国式的盲目的自大,一下子曾经跌入到盲目的自卑的泥潭。时至今日,悲观的情绪、消极的观念仍然使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裹脚不前。我就有一个梦,梦想十二亿中国人都能积极的生活,不再消极,不再悲观,不再报怨。让我们为自己设计一个伟大的梦想,我们的人生便开始变得不平凡起来。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实践那个伟大而光荣的使命。我们一样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人。

信念之七,“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
以前的人一定认为水不可能倒流。我们知道,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的人也一定认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未来的人一定会说,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让人类能够居住到另外一个太阳正好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的方法而己。不是豢赡埽 皇窃菔被姑挥姓业椒椒āH梦颐遣灰 约禾 嗟目蚩颍 灰 苁亲晕疑柘蕖<偃纭安豢赡堋闭馊 鲎忠丫 晌 桓鋈嘶蛘呤且桓銎笠档目谕缝 且丫 肮吡硕宰约核担 庖膊豢赡埽 且膊豢赡堋U庋 姆瘴б残砭妥⒍ 怂 窃诰赫 拇蟪敝心延谢曰停 ⒆钪毡荒切┎凰挡豢赡埽 蛔ㄗ⒂谡曳椒ǖ娜怂 蕴 JО芤欢ㄓ性 颍 晒σ欢ㄓ蟹椒āH梦颐堑髡 米约鹤⒁獾慕沟悖 巡豢赡苷飧黾 湎 淖盅鄞游颐堑乃饺俗值渲校 蛘叽游颐瞧笠档拇实渲杏涝兜纳救ァR蛭 词拐娴挠龅侥烟猓 颐侵辽倩箍梢远宰约核担 皇遣豢赡埽 皇窃菔被姑挥姓业椒椒ǘ 骸?lt;/P>

在创造力的训练当中,有一个著名的训练案例,就是回形针到底有多少种用途。第一反应也许你就只能说出“夹文件”。打开思路,也许你就能够发现回形针更多的用途。比如说,作绳子,钉子,导线,钮扣,或首饰,鱼钓,牙签等等。日本有一位科学家,他宣布他已经列出回形针2400种用途。在南京有一位学者,就曾经宣称,他能列出回形针用途三万种。回形针到底有多少种用途,只要你愿意去找,你是否同意这样一个答案,无数种。一根小小的回形针,竟然有无数种用途,那么解决一个难题,怎么就不会有无数种方法呢。打破思维的框框,绝不自我设限。当你遇到任何难道的时候,你得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信念之八,成功一定有方法。

完美就是健康,因产品好;完美就是财富,因制度好;完美就是幸福,因理念好。使用倪睿祥的完美优惠卡(优惠卡号:28611082)可以让您在完美专卖店购买产品时享受优惠,以倪睿祥为推荐人办一张完美优惠卡,可以积累积分不归零越用越便宜。其他好处和所有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可以联系手机:13375666680,您的所有健康需求都欢迎来交流。谢谢!

«上一篇:祝您健康   下一篇:七、成功八步(上)»

评论(0) 点击次数(2604)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