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 古朴扬州 精雕细刻的慢生活
-
我的日志
当你忙完了一周繁忙的工作,想闲下来,找一座慢城去慢游,扬州最合适。
早上“皮包水”,“水包皮”,晚上吃顿饭也要先嗑把瓜子养养神,扬州人的慢和悠,很让忙惯了的人羡慕。
不过,游客毕竟是游客,短短一个周末,你不可能真的像扬州人那般慢活,只不过可以将游览的步子放慢。
京杭大运河贯穿扬州城,1400年前,隋炀帝为了到扬州游玩,特地精修了运河,最后玩死在扬州,现在,扬州还有隋炀帝的墓。多少年来,运河已经成为扬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沿着运河,你能看到扬州人最真切的生活场景。
运河 老宅老桥还是原样子
扬州古运河扬州的运河,奇异地同时保留着清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及当代这三种状态。
如今,运河两边是满眼的绿意与大片的老房子,有些老房子已经华丽转身成为博物馆、古宅遗迹,或者开成了商业会所、酒吧,而更多的清代老房子里,仍住着老城的居民。河边的广场上,夜晚人声鼎沸,人们尝着各种小吃,放着孔明灯,很民俗的画面。
运河上的桥,大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像那样带有完整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的地方已经不多。桥的名称,也各有意义,比如带着战争色彩的渡江桥、建国后印记的跃进桥,站在渡江桥畔,眺望桥的东北,一大片名为南河下的老房子的黛瓦屋顶尽收眼底,据当地民间考证,林黛玉的爸爸就住在南河下。
当大多数城镇急吼吼地旧貌换新颜,扬州以它的慢,为我们保留了历史的印迹。
瘦西湖 当年的水上新天地
瘦西湖沿着护城河往西,不知不觉便蹩进了瘦西湖。瘦西湖从隋唐开始就依湖建园,在清代,等于是“盐商的水上新天地”。瘦西湖船娘这两年挺出风头,租条船跟年轻的船娘聊聊天,她会跟你说瘦西湖的种种典故。来到瘦西湖旅游,你会看到瘦西湖中有个趣园,是清代扬州著名的二十四景中的“四桥烟雨”,走累了,在趣园中品茗、吃饭,你就能体会到为什么当年乾隆皇帝要四次为其赐御诗了。
园子 精雕细刻的慢生活
扬州美景运河也串起了扬州各个著名景点。这些景点的美妙精致,体现了老扬州另一种气质,精雕细刻下的精致生活。
运河上有座古色古香的徐凝门桥。桥下有著名的“晚清第一园”何园,何园很多中西合璧的建筑细节,可以印证当时主人的世界眼光。个园,是运河边园林里历史最悠久、最具艺术价值的,无愧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虽然很多人都去过,但匆匆忙忙到此一游,也品不出什么味道。来扬州旅游看个园,要看到清代建筑设计师的本领,如何在50亩地里面做足文章。有人说,个园的园林设计像一篇语文课本的范文,它的每一处设计都有一个理念作为支撑,大到整体布局,小到一砖一井,都有内在的讲究。如果要找慢生活的典范,当年的个园主人算一个。
豪宅 要让皇帝看得见
考究的建筑护城河边的盐阜路,是唐宋时扬州的城墙,到了清代,就成了沿河的大路。沿着盐阜路行走,等于在古代扬州城墙上走,盐阜路的河边绿化,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味道,而河边,则是连绵不断的老园子,除了个园,还有史公祠、天宁寺、冶春园等,以前都是盐商的大宅子,是为了欢迎乾隆皇帝造访扬州而在御码头以及河边上建的风景。
乾隆皇帝下扬州,从运河而下,进了护城河,再登码头,当年盐商每家都有私家码头,希望皇帝看到自己家的风景而登临,放在今天,就是把房子造在高速公路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