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ruanjian2008

 

文章数量:22

点击人次:22673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2007 中国直销趋势大预测

业界信息

对中国直销人来讲,或许我们还没有勇气或力量来爆发出“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的高声呐喊。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理直气壮地说:“2007年,中国直销拥有了新的生命源,它源于新的精神,建造与综合的精神,这些精神将由我们共同驱动!”

[@more@]
对中国直销人来讲,或许我们还没有勇气或力量来爆发出“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的高声呐喊。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理直气壮地说:“2007年,中国直销拥有了新的生命源,它源于新的精神,建造与综合的精神,这些精神将由我们共同驱动!”

  2007年,十大转型企业已经不是中国直销最耀眼的星星,各路豪杰在新直销模式的架构内将不断壮大,中国直销已不再是三两个企业的后花园,而是一片新景象。


趋势一:中小直销企业转型一片

  
  新模式带来的改变,有时会形成一种幻觉,因为伴随其中的不仅有便捷、效率和效益,还有困难、挑战和陷阱,甚至罪恶。这使不少企业老板感觉自己活在一个无所适从的旋涡中。

  原本以为可以在大树下乘个凉,一不留神,2006年的最后一个月,安利、完美居然就拿牌了。他们拿牌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没有那扇挡风的墙了:工商局要打击了、经销商要为难企业了、媒体眼光开始聚焦自己了……为什么?大企业一拿牌,中小企业就推到聚光灯下了,人心散了,自然队伍也就不好带了。他们无法像过去那样闷着赚钱了。

  总之,转型吧!

  2006年11月31日,十大转型企业大限一过,失去“挡风墙”的数千中小直销企业在2007年面临的最大挑战——集体转型!

  对此,大多数企业是不乐意的,当然,也会有人趁机赚钱,在相互诋毁与谩骂中,从网上打到实现,然后大捞一笔。不管如何,中小型企业的转型是必然的,弄好了是个机会,型不好或许还会添上一阵子乱。


趋势二:传统企业转直销步入平稳期


  “渠道致胜”依然成立,好的东西,有效益的东西谁不喜欢。但这不应该是一面挡箭牌。新的营销形态、技术和介质,一定要求内容的生产组织、流程、标准进行变革,在传统领域做营销和在直销领域做营销其做法是不一样的——新模式显然不仅是营销方式方法的变革。毫无疑问,新模式不是传统模式的简单平衡,也不仅仅是将传统模式的体制与新技术的粗造结合。

  也就是说,新的模式的合理性绝对不是建筑在传统模式所习惯的那些方式方法之上,因为二者并不能自然地构成产业的上下链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销模式本身还具有其不可言传的精神力量,比如那些具有示范或榜样性质的“内行”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当然在新直销时代,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高阶经销商、业内经理人要低调和隐蔽,他们不再是市场的一线指导者、过滤者,他们更多的要转变为不动声色地分析推荐、营造市场环境的后盾式人物。但这些仍然将成为传统企业转直销必须吸纳的重要力量,当然,除此之外传统企业转型直销还要面对更多的问题,比如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产品设计、营销战略等等。

  在2005年的燥动与2006年的蜂拥期之后,2007年,传统企业转型直销将步入一个平稳期。


趋势三:职业经理人在传统与直销间互动


  如果没有职业经理人,企业将无法完成其经营思路与市场的对接,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经理人是一个竞技的平台,也是传播的载体。优秀的职业经理有能力挖掘出卓越经销商、调配好各项资源,他们扮演着直销业的伯乐、导师、媒介等多个角色。

  从某种角度来讲,中国内地具有标准职业经理人素质及资质的人才还属凤毛麟角,在更多的时候,直销职业经理人是由一群“兼职”者在维持着。但这并没有妨碍直销职业经理人群体的崛起,他们了解直销,并且在推动中国当代直销的发展中,无可替代地成为众多企业追捧的对象。

  2007年,随着《直销管理条例》及《禁止传销条例》的正式实施,十家转型企业的最后期限截止,越来越多的直销企业纷纷因政策法规限制而不断转型传统。他们的转型连带着大量直销人才流动的同时,直销职业经理人也发生了相应的流动,他们当中大部分会流向其他拿牌直销企业,而另一部分则会随着企业的转型而自然转身为传统职业经理人。

  与之相应的,2007年的传统企业将一改前期浮躁盲目的转型直销,开始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企业老板在运作思路上将更注重客观实用及稳健性,他们将不再是单方面偏信所谓的操盘手,而是开始启用自己原有的传统职业经理人班子,配合部分直销职业经理人,共同营造复合型经营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职业经理人将一些正统管理理念及模式带入直销行业,使原本闭关自守的直销业界开始拥有更新、更先进、更规范的管理经验。从而实现传统职业经理人与直销职业经理人的互动。


趋势四:直销“大众化”


  随着新经济、互联网、新媒体崛起,社会利益多元了,诉求不一样了,民众不再当精英的追随者,由整体而碎片化,再由碎片重新聚合成不同的阶层、社群、圈子等等,先分后聚,一盘散沙的消费者找到了聚在一起的方法。先分众,再聚众。这时,新的模式就有机会上阵了,用新的技术和传播理念,把这分出来的众再重新聚好、服务好。

  从政策角度上讲,在2006年的直销风暴中,在海量的信息中,政府作为行业资源的确定者,从既往注重对打击传的关注,提升到对合法直销的关注。从而在资讯爆炸、观点杂陈的直销行业中,满足了人们在过多信息的迷惑中寻求秩序、合法性和归属感的强烈需求。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作为真正可以惠及草要阶层的“长尾”力量,直销背后的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其具备了发现需求成本剧减、产品和服务规模化时边际成本剧减的能力。

  从消费者的角度上讲,直销真正实现让消费者参与到市场博弈中来。在眼下的市场上,生产者、品牌持有者、营销者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消费者由于分散而没有获得相应的话语权。直销则改变了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思维定式,实现从“生产为王”、“渠道为王”到“需求为王”的转变。

  而这一切的现象都在说明一件事——直销正在“大众化”。2007年,合法化的直销将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认同;直销模式将被从直销转型为传统的企业带入传统领域从而将其部分精髓潜移末化到各个行业;已经转入直销行业并取得直销经营许可证的传统企业将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近十年的行业动荡使得从业者日益成熟化、规模化、标准化;白领阶层对“兼职”直销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或许正如天问先生所言,2007年,中国直销将逐步走向“直消”,真正融入到传统营销领域。


趋势五:政府打传用重典


  2006年,一条以不停行走为主题的酒广告中写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China ,keep walking !”——“中国,向前!”

  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近年来,美国家庭中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小时候,我常听爸妈说:‘儿子啊,乖乖地把饭吃完,因为印度和中国的孩子没有饭吃。'现在我则说:‘女儿啊,乖乖地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

  2006年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成为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辞,“和谐中国”的口号凸显崛起中国的影响力。中国开始赢得世界的尊重。而这个尊重,仍然是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

  说到法制,不得不令人回想起中国直销走过的漫漫十余年艰难历程,所幸, 2006 年两部法规的实施为政府有法可依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证。自然,执法必严亦将是 2007 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乱世用重典,一为保护善良民众不受传销荼毒,二为拿牌企业维持市场空间,三为和谐直销保驾护航。


  

  好的预测与坏的预测,对我们而言是一体两面:希望和恐慌。

  2005年是“激动”的一年,2006年是“忐忑”的一年,那么2007年呢?我们现在满怀着行业上升状态所特有的饱满希望,也持有对未来变数的不安感。

  好预测和坏预测都听听吧,也许,我们能走得比预测更好!

  下一篇:级差,双轨,矩阵三种制度的对话!»

评论(0) 点击次数(901)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