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企业动态 » 和治友德|立夏养生先静心 祛湿吃苦锻炼勤

和治友德|立夏养生先静心 祛湿吃苦锻炼勤

http://www.dsblog.net 2025-05-05 08:16:03

  今日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之后,万物进入旺季生长,是一个重要养生节气。
  四季中夏天属火,心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应。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其应虚里,在液为汗,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心功能系统。夏日火气通于心,易烦躁不安,出现口腔溃疡、失眠等上火症状,因此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


  饮食养生
  祛湿养阳 适当吃苦
  饮食上,要把握“春夏养阳”的原则,选择温补阳气、有辛味生发的食物,如生姜、韭菜、大蒜、芥末等;还可选择祛湿的食物如淮山药、芡实、赤小豆等,以去除身体内湿气。
  要少吃生食,少喝清凉饮料,多吃甜食少吃酸食,避免寒凉伤阳气,同时用甜食养脾气,达到祛湿养脾的目的。这时候也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可选择鱼类、肉类,可以多吃豆类,选择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夏季可以适当补充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菜、苦瓜叶等,用带苦味的食物养心清热。

 

  行为养生
  增强运动 早睡早起
  立夏到来,顺应自然阳气的发散状态,人应该适当增加活动,运动有助于激发阳气,外达气血,适当的排汗是人体排出不慎所受之寒邪的有效途径。因此,夏天保健要多增加室外活动,要适当晒晒太阳,不要怕出汗。当然,如果稍动则大汗的人,则要防止剧烈运动而大汗导致的伤津耗气,所以多汗的人可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打太极拳或做瑜伽拉伸。
  民间有“没过五月五,不要收被褥”之说,意思是没有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里的棉被不要随便收藏起来。这是因为在端午节前,天气没有规律,有时白天十分炎热,到了晚上却气温突然下降,被冻醒,这些情况下稍不留意就容易受凉。

 


  夏季日照时间延长,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要相对“晚睡”、“早起”,建议晚上10点之前就寝,早上6点左右起床。掌握“子午觉”原则,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午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去工作或学习,建议静躺10分钟后再起床。


  心理养生

  戒躁戒怒 静养心神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暑热易让人烦躁不安,心神被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心跳加速,进而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情绪不佳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急躁易怒、爱发脾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因此,立夏后养心是第一要务。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养生小贴士:交通心肾食疗方

  山茱萸、芡实、五味子、人参、麦门冬、当归、炒酸枣仁、茯神、白术、甘草各2克,老母鸡1只,洗净切块,加入各种调料适量,与上药一起煲汤。有交通心肾,静心安神之功,主治倦怠乏力,健忘神疲。煲汤服用,吃肉喝汤,晚餐前食用效果更佳。


——摘自《养生理论应用枢要》

 

 


  和治友德以“弘扬养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为使命,经过不断摸索与创新,结合西方营养学和中医养生理念,以现代生命科学成果为依据,建立了“饮食养生、行为养生、心理养生”三大养生学说,帮助人们通过三大养生收获健康。

  饮食养生:
  通过饮食的调节而达到养生目的
  行为养生:
  通过有目的的行为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心理养生:
  通过心理调节而达到养生目的

来源:和治友德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