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献爱心 马来西亚华人赈灾晚会震撼人心
http://www.dsblog.net 2008-06-05 08:55:11
以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马来西亚华人拿督古润金先生联同马新友人于1994年在中国广东中山创办的一家公司,2006年12月经我国商务部批准从事保健食品、化妆品和保洁用品的直销业务。虽然经营状况很好,但也不能说是特别富裕的企业。然而,古润金先生热心公益的情怀却始终不改。根据记者掌握的资料,如果不计此次地震救灾,多年来完美公司已经为我国捐赠各类款项合计达到1.6亿元。有人说,如果完美公司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来搞广告宣传的话,早就是中国的知名企业了,这话应该不是虚言。
自四川地震发生以来,完美公司的赈灾行动一直保持着十分激情的态势。
——5月13日,在马来西亚的古润金即刻向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捐赠20万马币(约43万人民币)。
——5月14日,古润金回到中国,决定向灾区同胞捐款500万元人民币。
——5月15日,完美公司通过中山市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捐款800万元人民币。
——5月16日,完美公司总裁胡瑞连代表公司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款100万元。
——5月20日,完美公司决定,向灾区捐赠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赈灾物资,迅速运往灾区。
——5月21日,完美公司向来自四川的74名家里受灾的职工表示慰问,并发放慰问金。
——5月22日,完美公司决定再追加200万元捐款。
——5月25日,由胡瑞连亲自率队的“完美赈灾慰问队”奔赴都江堰、绵竹、什邡等重灾区,带去了2000床棉被、300顶帐篷和其他救灾物资。同时,完美公司还组织了“完美百城千店万人献血”活动,号召各地的公司员工义务献血。
——5月30日,在马来西亚“地震无情,大马有爱”赈灾晚会上,古润金当场再次捐款100万马币(约215万人民币)。
此次大型赈灾晚会,古润金先生就是主要的筹划者之一。目前,古润金身兼马中友好协会署理会长、中山市侨联名誉主席等多个社会职务,荣获了“全国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中国希望工程贡献奖”等荣誉。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球华人的文化根源在中国,完美公司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国各级政府和各位父老乡亲的支持。因此,我们从事公益事业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四川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我们在赈灾活动中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完美公司不但要经营完美,而且在社会责任上要更完美”。
那么,华人企业如此频繁投入公益事业,会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呢?记者就此采访了这次赈灾晚会的另外一个组织者,马中友好协会秘书长、马中经贸总商会名誉会长、马来西亚海鸥集团董事长陈凯希先生。
陈凯希先生告诉记者,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从事公益活动非但不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会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长远竞争力。这是因为企业通过热心公益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意识,会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从而使企业的生意更好做。相反,那种一毛不拔,或者光说不做的企业,反而没有竞争力。“我们不是要做暴发户,而是要做百年老店,因此不会过分在意当前利润高低。”长期从事马来西亚华人维权运动、已经将近80高龄的陈先生说。
回国以后,青年政治学者、中共中央党校辛鸣教授接受了记者的访问。他说,公益活动的实质是互助互爱,从事公益活动不在乎钱多钱少、地位高低,每个人都应该投入到其中来。这一方面,马来西亚华人“人人都是慈善家”的做法让我们十分敬佩,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从不担心捐款被挪用”
马来西亚捐款文化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成文法律与不成文惯例相结合的善款管理制度,这保证了每笔捐款都能透明地使用到应该使用的地方。陪同记者的导游小陈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他说:“我们从不担心捐款被挪用。”
陈亚才先生则向记者介绍了这一方面的具体情况。他说,由于募捐现象在马来西亚华人中特别普遍,可以说有上百年的历史,马来西亚华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善款筹集、使用监督机制。
他说,马来西亚华人募捐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开透明。这是百余年来形成的不成文的惯例,没有人去违背。无论是为某特定事宜从事的募捐,还是慈善机构或基金会的募捐,在事先都会公告此次募捐的目的、募捐的组织者、款项的使用方式等,并随即公布“特许会计师”(Charted Accountant)的名单和机构。在募捐活动结束以后,特许会计师会马上行动,仔细地、一笔一笔地审计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并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然后,特许会计师要向社会公布查账的结果,供社会各界、尤其是捐款人监督检查。
以此次赈灾晚会为例。从记者拿到的工作人员的名单,可以详细地看到此次赈灾活动的组织单位和个人,其中列着特许会计师“周素英、周芝兰”的名字。据介绍,特许会计师看账是非常仔细的。如果有一张演出票售出了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款项,组织者就必须说明款项的去处;如果是赠票,则必须有相应的证明。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的话,马来西亚华人每次赈灾活动筹集的所有款项,必须一分不少地转到相应部门,连其中的手续费、交通费,都是组织者自己掏腰包,否则就过不了特许会计师这一关。而个别可以用部分善款作为工作经费的筹款行为,则必须事先说明自身使用的比例,并且确保不被挪用到其它地方。
“对于马来西亚华人来说,搞公益本来就是奉献,如果出了问题丢了面子,其成本将远远高于搞小动作得到的利益。因此,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马来西亚华人组织的捐款活动资金使用出问题的事情。对于一个每天都在捐款的社群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反过来又促进了马来西亚华人捐款文化的发达。”陈亚才先生说。
除了民间不成文的对善款监督的制度,还有官方的法律对善款的监督制度。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报纸,每天发行量达到100万份,报社不仅组织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活动,还经政府批准成立了专门的基金会来常年筹集善款。此次我国四川地震,星洲日报不但派记者深入采访,还亲自派救援队伍进入灾区实地赈灾;同时,星洲日报也是马来西亚为四川地震筹款最主要的机构之一。
本报记者与中国媒体采访团专程对星洲日报进行了拜访。据星洲日报集团总编辑萧依钊女士介绍,马来西亚华人的捐赠行为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政府法律的承认与支持,所以即使是捐款也要缴纳所得税,这是很不公平的。为了争取平等权利,星洲日报发起成立了基金会,根据大马法律,往基金会的捐赠是可以豁免所得税的。法律规定,基金会必须将绝大部分筹集到的款项用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不得挪作其他用途,不得从事股票等投资行为。如果有款项不能按比例花费到慈善事业,则必须事先得到政府的批准。例如,星洲日报的基金会为了积攒足够资金修建“乐龄中心”(类似我国的敬老院),经政府批准可以将善款积攒下来。但是,所有款项都必须经过专业部门的监督。
“由于成文和不成文的制度约束,社会各界对我们报社非常信任。四川地震发生以来,不但每天有大量人士专门到报社缴纳善款,还有很多人直接将善款邮寄到报社,有不少人甚至不留名字,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据估计马来西亚华人在马来西亚通过各种方式为四川地震捐款已经超过一亿元人民币。这对我们既是鼓励又是鞭策,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快一分不少地将这笔善款用到灾区民众身上。”萧依钊女士说。
- 完美湖北分公司为户外工作者撑起“清凉伞”
- 广东省宣传事务中心赴完美公司座谈交流
- 第十四届完美义工进万家活动日前走进贵州
- 第十四届完美义工进万家活动走进长沙和郴州
- 第十四届完美义工进万家活动走进新疆昌吉


- ·安然集团AI培训全景回顾
- ·金木夏季新品上市发布会收官
- ·太阳神半年度表彰庆典正和专场召开
- ·艾多美亮相山东卫视《品牌山东》
- ·康宝莱召回近6000瓶速溶茶
- ·东阿阿胶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召开
- ·广药集团再登“中国500强”
- ·炎帝开展人类表型组项目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