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专家观点 » 鲁栎:谨防大学变成非法传销组织的活动基地

鲁栎:谨防大学变成非法传销组织的活动基地

http://www.dsblog.net 2008-08-21 14:18:16

  今年3月,南京市查获了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一起在校大学生传销案,案件涉及33所高校的834名在校大学生。涉案的南京某商贸公司从2006年9月开始,以销售会员卡和项目合作等名义,收取150元至1000元不等的入门费,发展在校大学生从事传销活动。昔日的高考状元沦为传销头目,女大学生被“洗脑”后竟当众脱掉衣服演讲。(人民网8月20日)

  成功是一个对于现在大学生充满诱惑的字眼,从哈佛肄业的比尔盖茨创造了世界首富的神话,这也是中国贫寒学子的奋斗目标。看着同样在一个班中的同学开着宝马上学,为学费苦恼的同学多少会心理不能平衡。他们梦想着成功,梦想着在短时间内走上一条获得成功的秘密通道。当以华丽包装的传销摇身一变成了某贸易公司并挺进象牙塔的时候,梦想成功迷惑了他们的眼睛和头脑,最终落入深渊并为虎作伥。

  然而“天才是不可复制的”。这句话既阐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同时又是予以告诫。显然,大学生们并不清楚这样的一个成功公式:成功=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天才+运气。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小提琴家薛伟先生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就颇为感慨地道“你看到别人有多成功,却不知道他为成功吃了多少苦”。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渴望成功并追逐成功无可厚非,又为何会陷入传销而不能自拔。笔者看来,原因并不复杂。

  一、社会竞争白热化。大学生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变成了“落毛凤凰不如鸡”。大学扩招导致本科生泛滥成灾,研究生博士生如雨后春笋,海归们雄赳赳气昂昂地纷至沓来,让手握本科文凭的学生们坐不住了,经过“千军万马独木桥”的高考本以为就此精英的学子们彻底抓狂。渴望成为精英的他们在“精英培训”面前失去了基本的识别能力,并自觉自愿当上了“精英病毒”的“肉机”。

  二、严重缺乏社会经验,法制意识淡薄。社会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三教九流的牛鬼蛇神都有。一个精英人士为什么放着宝贵的时间不开发大的项目走上层路线赚美金开宝马,而是选择和一些没有资源的大学生纠缠。光这一点就十分可疑。另外,通过网络就可以对该公司的营销模式进行评判。该大学已关闭过一次该公司的前身,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反思。

  三、严重的精英情结。“投其所好”是营销学上的一个关键点。利用这个关键点,传销分子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弱点展开攻势。贫寒学子们“为了成功可抛头颅洒热血”的心情成了传销病毒入侵的“back door”。

  四、学校相关工作的力度不够。“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因为贻误“战机”,使得近千学生执迷不悟。学生痴迷传销组织在其第一次毁灭后依旧不离不弃,从各方面来说,学校难辞其咎。

  解构所谓的盖茨的成功,其实是微软公司团队多年的艰辛努力,是盖茨多年在微软打拼的结果,是他曾抓住了一个重要的机会打败了其主要竞争对手IBM,是他抓住了家用电脑(PC)的普及趋势这个重大商机,是微软的前中层梅林达为他操持打理后院解除其后顾之忧并料理其生活,综合来说是一个抓住机会的天才的成功。芸芸众生,滚滚红尘。众生如果都是天才,天才也只是普通的社会一员而已。或者说,成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对着一个人被骂几句即可“天才”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水到渠成”、是两句俗到不能再俗的大俗话,又镌刻朴质的真理。当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知道传销绝对不是成功的正确路径,成功和传销的关系水火不容。

来源:天山网 作者:鲁 栎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