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打传热线 » 求职者梦寐以求的工作竟然是非法传销陷进

求职者梦寐以求的工作竟然是非法传销陷进

http://www.dsblog.net 2008-10-17 15:28:08

 
 
想逃出传销组织的小魏手、脸、腹部被传销组织者打伤。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小春被解救后才知道,给自己介绍工作的学姐原来是传销组织人员。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我今天才知道,他们做的真的是传销!”20出头的小春(化名)见到记者激动地说。10月15日、16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连续捣毁了6个非法传销窝点,查获了90多名参加传销的人员,解救了5名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受骗者。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年龄都在30岁以下,小春就是其中一个。

受骗者

    学姐介绍网络销售工作原是传销

    被学姐骗到传销组织的小春,还是满脸的稚气。今年才大专毕业的小春告诉记者,毕业后,在惠州的一位学姐说要给她介绍工作。于是,她于8月14日来到惠州,被学姐带到市区龙丰上排一栋破旧居民楼里。后来她才知道,她要做的工作并不是学姐当初答应的设计工作,而是做网络销售业务,而且要交3800元才有资格进行网络销售。

    小春开始有些怀疑是否搞传销,但学姐坚持说不是,小春在半信半疑中打电话叫家里寄钱来。来到惠州不久,小春的手机就被学姐“借”去再也没有归还了。“在传销组织里,每天早上6时起床后就是做游戏,锻炼口才,然后打电话联系业务。打电话联系业务也不能随便打,要先打好草稿后才能打电话。我今天才知道,他们做的真的是传销!”小春说,不能随便打电话,也不能随意外出,传销头目说是“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小春也因此很久没有与家人联系,直到10月14日,她往家里打电话才知道妈妈来惠州找她。

    记者见到小魏时,只见他双手有很多伤痕。小魏说,他有一位朋友在惠州工作,前几天打电话给他,说在惠州帮他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于是,他就来到惠州。与朋友见面后,他被带到河南岸的一处民居。进门后,小魏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手机上交了,并被要求交3800元“入伙费”。他察觉到是被骗进传销组织,当即要求离开。几位传销人员一起上来打他,他的手、脸、腹部都被打伤了。小魏躲到窗边,对着窗外大声叫“救命”。传销人员怕事情败露,打开门想转移小魏,没想到走出门口就看到街上有警察,吓得全部跑掉了。逃出来的小魏马上向工商部门提供了传销窝点的线索。

家 长

  “谢谢你们帮我找回了女儿”


    在市工商局,记者还看到了两位专程从河南省来找孩子的家长,其中一位就是小春的妈妈。

    女儿失去了行踪,这让小春的妈妈申女士非常担心。“接到女儿要钱的电话后,我估计女儿是被骗去搞传销了。怕女儿出事,我借钱给女儿寄去了4000多元。后来打电话给女儿打不通,我着急了。”后来,申女士得知女儿是在一位学姐的介绍下到惠州找工作的。于是,9月26日,原本在外地工作的申女士马上赶回河南省,她没有回家,而是在火车站与女儿学姐的父亲崔先生会合后,就直接到惠州找孩子了。

    到惠州半个多月的时间,申女士每天到处寻找女儿,带来的1000多元都用完了。“等找到女儿时,我身上只有8元钱,吃饭都是工商局工作人员给提供的。见到女儿我非常高兴,谢谢你们帮我找回了女儿。”申女士非常激动地说。

    在10月16日的行动中,小春的学姐也被解救了出来。崔先生说,他女儿正在念大学本科,明年才毕业。今年6月放暑假,女儿说要来惠州打工,没想到就陷入了传销组织,还骗自己的学妹到惠州搞传销。“我已经给女儿寄去1万多元,自己来惠州了也花了2000多元。幸好女儿被解救出来了!”崔先生说。

工商部门

    受骗者大部分是大学生

    小春说,她所在的传销组织里有10多个人,全部都是大学生,有些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市工商局,记者看到了一位被解救出来的大学本科生李先生。他来惠州已经有9个月了,当初也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到惠州工作的,没想到一来到就陷入了传销组织。已经被“洗脑”几个月的李先生,虽然被骗去了1万多元,但他还是有些执迷不悟。远在西北的姐姐得知李先生被查获后,表示要马上赶到惠州带弟弟回去。其姐姐在电话里哭着说,弟弟“失踪”有1年了,家里人找不到他,非常着急。

    惠州市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魏伟芳介绍说,在半个月前,市工商部门接到河南、重庆等地的多位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失踪”了,无法联系,可能在惠州陷入了传销组织。经过周密的调查,10月15日、16日,市工商部门连续端掉了6个非法传销窝点,查获90了多个传销人员,解救了5名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受骗者,全部是外地人,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年龄都在30岁以下。经调查,其中一个名叫“广州星光体系”的传销组织是以“传人头”的方式进行传销的,交纳了3800元的“入伙费”即可成为会员,会员再发展其他人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每发展一个会员可以提成570元,以下线交纳的费用付给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在这些传销人员中,很大部分是大学生,打着我市一些大企业招工的名义,把同学骗来。大学生社会接触面小,很容易被那些宣称能暴富的传销组织‘洗脑’,上当受骗。所以,大学生要认清非法传销的本质,只要是以拉人入会为盈利目的的组织,就要及时退出,坚决拒绝非法传销的诱惑。”魏伟芳说。(本报记者朱如丹)
来源:惠州日报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