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玫琳凯就业行动 200多位学生走上见习岗位

玫琳凯就业行动 200多位学生走上见习岗位

http://www.dsblog.net 2009-03-24 08:40:20

 

  没想到,3月6日我接到了录取通知,我整个人笑傻了:“我终于找到落脚点了!”

  见习的日子过得很快,半个月来,我与师傅、同事相处得很融洽。我们主要是做技术支持这块,每天都要与客户接触、沟通。现在,回想起来我能被录取的原因,可能就是我比较外向,与别人的沟通能力比较强吧!

  师傅年龄不大,他出差的时候会从QQ上传资料给我学习,主要是一些机顶盒模块和基础知识,因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太广泛了,见习时需要的却是非常细的知识。

  这些天见习下来,我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真的很多,师傅要求我每天写见习报告给他,他说不懂的地方就要问,这样才能有进步。

  3、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人力资源专家眼中的大学见习生

  作为主办方之一,浙江省对外服务公司已组织中国移动浙江公司、高丝化妆品有限公司数十家中外知名企业加入“大学生就业阳光行动”,这些知名公司在制订今年的见习岗位招募计划时,优先录取报名本报活动的学生。

  首批见习生走上岗位后,浙江外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又及时进对他们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大学生可以对照想想,自己找工作时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优势——

  懂外语、会电脑,潜质很不错

  报名参加“大学生就业阳光行动”的大学生,很多外语能力强,熟悉各类办公应用软件,在校期间参与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有部分学生甚至有创业经历。这些情况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岗位胜任潜质是优秀的,只是缺乏有效的岗前培训和职业引导,导致学生在求职市场中一时难以找到相匹配的岗位。

  干劲很足,新点子多

  大学生刚刚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有一股子干劲,创新能力强,想把自己所学所知尽快用在工作中,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和存在。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这种特点也容易出现急躁、冒进,工作出错率高等不良现象。

  弱势——

  考虑自己多,对岗位了解少

  大部分见习生面试时表示,求职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发挥特长,实现自我价值的就业岗位,以及追求经济上、生活上独立等。但是,当问到你需要为公司或者工作岗位做出何种业绩时,学生普遍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所应聘的公司和所在行业也了解甚少。

  工作技能比较弱,难以独立完成任务

  囿于自身经验不足和对工作环境的生疏等因素,大学生的实际业务知识和经验很少,因而很多人的工作技能较低,难以独立完成任务。

  大学生重外表,企业重品行

  大学生普遍看重的最外显、最有形的素质和能力,往往列在企业评价大学生能力胜任模型的最末位。比如学习成绩、专业基础知识、服饰等大学生最热衷的话题,却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录用见习生的冷门标准类别。

  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用人需求日益理性化,仅凭一份漂亮的简历已很难打动HR主考官的心,最好的方式是:端正态度、放松心态、注重系统正规的职前培训,认真做事与诚实做人。

  企业认为“非常重要”的评价大学生见习生的标准: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倾向;个人品行;具有责任心,懂得承担;不随意毁约,不违背诚信;踏实,务实,克服浮躁。

  记者手记

  找工作难,难在哪里?

  此次本报联合杭州市团委、杭州市青企协、杭州市对外服务公司推出的“大学生就业阳光行动”,近200家企业推出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但一个月下来只有200多人正式签订协议,这个数字不能不说带着遗憾。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获得了面试机会、甚至已经被录取,但最终没有走上见习岗位的大学生,他们拒绝的理由也让人深思。

  有一位浙江传媒学院毕业的女孩,已被天搜科技有限公司录取,上了几天班就不干了,原因是“应聘的是销售岗位,实在太累了。”

  其他大学生不干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面试?早上九点?太早了起不来,能不能我定个时间来你们单位接受面试?”

  “学校在下沙,见习的单位在杭州市区,每天上班往返就要两个多小时,太累了!”

  “我是大学生,怎么能叫我下车间干活呢?应该坐办公室才对!”

  “见习结束,你能保证我留下来正式工作吗?”

  ……

  不肯从基层扎扎实实做起,眼高手低,不能吃苦……以这样的心态找工作,能不难么?

  其实,想想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的创始人,很多也是从基层做起的:IBM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曾经是美国“全国收款机公司”推销员;玫琳凯创始人玫琳凯·艾施创业前,在直销岗位上做了25年;欧莱雅创始人欧仁·舒莱尔,小学毕业后很长时间在家庭的糕点店里学徒经商,后来还当过流动商贩卖布料……

  以前,我们抱怨,企业的眼光太挑剔,只想招有工作经验、马上能上手的熟手。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大学生敞开了大门。一位人事经理告诉记者,他们除了想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也是想引进一些新鲜血液,让大学生发挥鲇鱼效应,增加企业的活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企业已经尝试着转变观念,如果大学生也能适当降低要求、正视现实,找工作或许并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