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B2C的暴利通道 虚拟店+呼叫中心
http://www.dsblog.net 2010-02-26 09:29:04
在益生康健,主要通过 DM(会刊)、电子邮件、短信、电话回访等方式来刺激消费者重复购买。其中DM+电话回访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组合。一本DM制作成本2元左右,加上物流成本,总成本在3~4元。DM的直接转化率不算高,只有15%左右,但 “如果没有DM打头阵,电话回访人员连与会员沟通的理由都没有”。张斌说。
根据益生康健的经验,给那些从来没有购买过益生康健产品的新会员递送的DM要加上公司介绍、获得奖项等,以获取新用户的信任;而递送给已在益生康健购买过产品的会员的DM则可略去公司介绍的内容,突出新产品、折扣活动等信息。
昙花一现?
有趣的是,益生康健的成功却反过来导致了益生康健高层的大量流失,每个高层会带走一批会员数据,创办一个和益生康健直接竞争的公司。
2008年年初,已于2007年年底离开益生康健的曾洪和唐越(蓝山资本合伙人、艺龙创始人)、唐挺(唐越的亲兄弟)以及其他股东一起投资了几千万元开始组建家家乐购,模式和益生康健一模一样。
“我从益生康健离开后本想退休算了,唐越等人找到我,希望一起做。”曾洪说,模式是现成的,利润空间蛮大,那就做吧。现在,家家乐购已成为仅次于益生康健的保健品B2C公司,年营收规模达6000万~7000万元。
2008年年初,曾在联想工作、开办过招商网站3158的彭影联合战健涛获得了同样投资了益生康健的投资人上千万元的投资,做一个更偏向网络媒体分账的保健品B2C公司康陆网,彭影出任执行总裁。
而2008年年初从益生康健离开的张斌到处贩卖其媒体分账系统,两个月就以每套40万元的价格售卖了8套,批量制造了京隆堂等保健品B2C公司。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冒出了20多家模仿益生康健的公司,“大家都以为这种模式简单,拿货便宜,打个广告,接个电话就赚钱了。”曾洪称,现在做这种模式的门槛已不低了。
虽然拥有相关批文的保健品有几千种,可以低到2折的价格进货,但由于保健品B2C公司的增加,媒体广告版面竞争激烈,媒体不愿意再跟企业采取纯分账模式,最低限度也需保底+分成,媒体成本相应提高。
现实情况是,这个行业的关键在于资源整合能力和流程运作效率,也即产品、策划、媒体、呼叫中心、物流、消费者(会员制)的整个链条配合。这显然不是那些模仿益生康健的公司能轻松解决的。
- 一季度营养和保健品零售销售收入同增5.2%
- 浙江省松阳县“剑指”涉老保健品虚假宣传
- 甘肃张掖甘州区开展涉老保健品虚假宣传整治
- 四川警方破获一起“保健品”养老诈骗案
- 保健品市场涌现新赛道 人工智能成新驱动力


- ·如新携手《中华名医号》直播
- ·艾多美《艾闪耀达人秀》总决赛即将举行
- ·东阿阿胶最新研发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
- ·富迪宜城分公司正式开业
- ·安利“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海南站启动
- ·太阳神南极磷虾油凝胶糖果今日上市
- ·金天国际2025金天乐享贴R新品发布
- ·三生在中国客户服务节上再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