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关于螺旋藻产品报告打架 疑因企业公关
http://www.dsblog.net 2012-04-10 10:14:58
中介机构“编材料”“贿评委”
“蓝帽”是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获批的保健食品企业,在对外销售的产品外包装标注“国食健字”字样,为天蓝色,呈帽形,俗称“蓝帽”。
为取得“蓝帽”,中介首先替申报企业“制作”一张“完美”的配方。“科尔天使”工作人员张某说:“我们申报的绝对能通过,因为申报前,会找好多参加保健食品审评的权威专家。”
张某表示,除了配方,她还负责整理上百页的文字申报材料。“为顺利获批,申报材料当然和实际生产所用的不一定符合。”
这种“偷梁换柱”的申报手法在“康维安”也得到验证。记者带去的样品经该中介的市场经理黄某分析,主要含有四种成分,其中的“二甲基亚砜(一种化学溶剂)”属违禁成分,不得添加。
“在申报时可不写这种违禁成分。”黄某“点拨”说,“生产线也不用改,因为申报配方我们会‘整理’成合格的。”
搞定申报材料,中介还要在样品生产、审核环节“做文章”。“科尔天使”工作人员张某说,参与现场考核的官员和专家一般会驻厂检查申报样品。为了样品的安全稳定性,本应分三天生产三个批次。“其实申报企业一天就生产出来了,然后把这一批分成三小批装好应付审评。”
“样品送检”也是关键一环,中介会通过“公关”确保不出意外。“一旦产品有问题,试验过不去,做做公关,改改数据,能做到。”“康维安”市场经理黄某说。
得到“蓝帽”认证的最后一关是专家组审评会,由相关主管部门从专家库中抽取组成的专家组,投票决定企业的“蓝帽”认证。
张某信誓旦旦地表示,她所在的中介“有关系”,审批结果什么时候出来,会知道“内部消息”。“如果申报材料有问题,给审评专家发红包就会很多。”
记者打开上述两家公司的官方网站发现:“北京康维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网名称为“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网”,且大多发布“本公司与各级药监部门及检验机构建立了良好工作关系”等内容。
中介公布的申报成功案例也确实骄人:“北京科尔天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称,曾成功为国内外企业代理申报保健食品项目近300个;而“康维安”在近8年中成功代理申报进口“蓝帽”产品48项,占相关主管部门同期审批总数约四分之一。
卫生部中国保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介行业黑幕完全属实,保健食品审批从样品生产到机构检测,再到申报材料、试制现场核查,直至最后的专家评审,全程造假。
“黑洞”造就灰色利益链条
记者调查发现,“蓝帽”审批的背后,存在着一条从申报企业到中介机构、再到审批单位(监管部门)的利益链条,有着巨额利润空间。
- 抖音突袭平台全球购“保健品”是否一刀切?
- 一季度营养和保健品零售销售收入同增5.2%
- 浙江省松阳县“剑指”涉老保健品虚假宣传
- 甘肃张掖甘州区开展涉老保健品虚假宣传整治
- 四川警方破获一起“保健品”养老诈骗案
- 保健食品十大“忽悠” 天狮牌螺旋藻胶囊上榜


- ·天狮【八新八全】战略发布
- ·安利亮相2025中国净水行业博士论坛
- ·国医大师施杞与春芝堂的骨健康守护之路
- ·USANA跨境购平台暂停服务
- ·三生专访|鲁可发:谁说60后来不及
- ·【越健康•悦完美】走进福建赋能八闽大地
- ·康宝莱两款产品分获两项大奖
- ·美容化妆品领域 安然再添两项耀眼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