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2005年传销产业经营概况调查报告
http://www.dsblog.net 2006-07-26 13:03:45
在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之下,传销产业2005年的整体营业额为683.73亿元,较2004年成长0.69亿元,比例仅为0.1%,是自2000年止跌成长以来成长幅度最小的一年。
而虽然产业整体营业额停滞不前,台湾的传销人口在2005年却首度突破400万,达到403.7万人,较2004年增加16万人,若以此为基础,并在2005年的市场盘整过后,冀望2006年产业整体营业额能再度成长,顺利挑战700亿元的关卡。
2005年台湾传销产业的营业概况,尽管在少数几家老牌传销企业强势成长的带动下,仍敌不过大环境不景气的牵制,使得产业整体只创造683.73亿元的营业额,与2004年的683.04亿元相较,成长金额为0.69亿元,比例仅为0.1%,是自2000年以来成长幅度最小的一年。
总计公平会自1992年起进行传销产业经营概况调查,2003年业绩首度突破500亿元,达到519.91亿元,2004年突破600亿元,达到683.04亿元(与2003年相较,成长率为31.38%),而这也是自2000年以来,产业整体营业额连续第五年成长及成长幅度最高的一年,但2005年传销产业受到国内双卡效应的拖累,许多以切货方式经营的公司受到极大的冲击,全年营业额与2004年时预估2005年将挑战800亿元的目标,足足有超过100亿元以上的落差。(详见表1)
营业额10亿元以上公司家数为14家
往年,传销产业年营业额达到10亿元以上的公司家数总是不超过十家,2004年时一举暴增为16家,但2005年10亿俱乐部名单再减2家,14家公司分别为:妮芙露、仙妮蕾德、如新、克缇、安丽、善美得、贺宝芙、美乐家、阶梯、雅芳、丞燕、亮碧思、秀得美、东震,新进榜为东震,亚洲多宝、桐核闳、圣恩跌出榜外。
再从营业额分布情形来看,2005年营业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公司数有14家,结构比为4.86%,营业额合计为399.14亿元,占总体营业额比例的58.38%,与2004年相较,10亿俱乐部的营业总额下降14.51亿元,所占营业总额之比例也下降2 .18%。
而2005年营业额在1--10亿元的公司家数有64家,结构比为22.22%,合计营业额为240.45亿元,占总体营业额的35.17%;与2004年相较,公司家数增加6家,营业额增加18.24亿元,所占营业总额之比例也上升2.64%。
若将以上二者合计,2005年营业额1亿元以上的公司合计有78家(占公司结构比的27.08%),营业总额为639.59亿元,占总体的93.55%,其余的210家公司,结构比为72.92%,合计营业额仅占6.45%,合计金额为44.14亿元;与2004年相较,营业额1亿元以上的公司总数增加4家,营业总额也增加3.73亿元,而占营业总额之比例则由93.09%微幅上升至93.55%。(详见表2)
2005年实际从事传销的公司数为288家
总计至2005年底,向公平会报备之传销公司家数为735家,较2004年减少4家,而其中有69家公司在公平会执行该调查前撤销报备(调查时间为每年3月16日至4月5日),因此实际执行调查之公司家数为666家。
与2004年相较,总报备公司数微幅下降了0.54%,但2005年实际从事传销事业的公司家数为288家(占39.18%),较2004年的276家成长了4.35%;另外,撤销报备者与2004年相较减少了19家,跌幅为21.59%,而停止多层次传销事业者与2004年同为331家(占45.03%)未进行多层次传销事业的公司有47家(占6.82%),较2004年的44家略为增加。(详见表3)
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持续成长,美容保养及衣着饰品类衰退
在13大类传销商品中,以销售金额计,前五名依序为:营养保健食品(298.43亿元,占43.65%)、美容保养品(14.17亿元,占21.67%),衣着与饰品(54.45亿元,占7.96%)、清洁用品(38.57亿元,占5.64%)、资讯商品(36.09亿元,占5.28%),其中,营养保健食品较2004年增加19.3亿元,清洁用品增加8.72亿元、净滤饮水器材增加7.55亿元、资讯商品增加6.43亿元;衰退部份以美容保养品最多,较2004年下跌25.66亿元,其次是衣着与饰品类下跌11.46亿元,减重食品下跌4.83亿元。
从销售家数计,前三名依序为:营养保健食品(226家,占78.47%)、美容保养品(165家,占57.29%),清洁用品(88家,占30.56%),排序与2004年相同,但与2004年相较,营养保健食品增加27家、美容保养品增加16家,清洁用品则减少2家。(详见表4)
异业结盟
在异业结盟部分,2005年有33家公司(占11.46%)采行,也就是利用传销通路销售非传销事业之商品,而在这些公司中,异业结盟商品占营业额比率在10%,以下者有12家,11%—30%者有9家,31%—50%者有4家,51%以上者有8家。
而以金额计,2005年异业结盟部分之营业额为4.39亿元,占总营业额683.73亿元的0.64%,而与2004年之10.69亿元相较减少6.3亿元,比例也较2004年之1.57%减少0.93%。
资本额
在资本额分布情形部分,1000万元至未及5000万元的比例最多,共有109家(占37.85%);其次是500万至未及1000万元有88家(占30.56%);5000万元以上者有35家(占12.15%)。
若与2004年相较,未及500万元者比例明显增加(上升2.77%),而1000万元至未及5000万元者则下降2.73%,而值得注意的是,5000万元以上者较2004年增加6家,其中有部份为国内大型财团投入所致。(详见表5)
国籍分布
从国籍分布情形来看,在288家传销事业中有51家为外商公司,占所有公司比例的17.71%,其中有27家为美商公司、10家为日商公司、4家为香港公司、3家马来西亚公司、2家纽西兰公司、韩国、加拿大、巴拿马、英属维京群岛、荷兰公司各有1家;另外,本国公司计有237家,占82.29%,是连续第四年呈现下跌,2004年时,本国公司数比例为84.78%,显见近年来外商进驻的比例有逐年提升的现象。(详见表6)
地区分布
从传销事业所在地区分布情形来看,以北部地区181家最多(占62.85%),其次是中部地区6、家(占21.18%),南部地区则为46家(占15.97%)。与2004年相较,北部地区成长19家,中部及南部地区相对减少,而各地区比例与2003年极为相似。
若从县市别来看,以台北市128家最多(占44.44%);其次是台中市48家(占16.67%);高雄市28家居第三(占9.72%)。三个地区公司数合计为204家,比例为77%。
与2004年相较,台北市公司数增加15家、台中市公司数减少6家,高雄市前进到第三名,2004年第三名的台北县则跌出榜外。(详见表7)
营业据点分布
2005年传销事业在台湾地区之营业据点,包括报备之登记所在地、业务处、办事处、展示中心、发货中心等,共1038处,其中以北部地区442处最多(占4258%),其次为南部地区318处(占30.64%),中部地区252处第三(占24.28%),东部地区仅26处(占2.5%)。
与2004年相较,所有营业据点共增加136处,北部增加94处、中部增加7处、南部增加51处,东部地区则减少16处。
传销方式采用情形
在传销方式采用情形部分,全部采用的公司有193家(占67.01%),较2004年的63.41%上升36%;而部分采用者,以营业比重占80%——末及100%的43家最多,其次为50%——末及80%的有25家,未及20%者有17家,而20%——未及50%者有10家。(详见表8)
台湾地区传销人口首度突破400万,达403.7万人
总计至2005年底止,台湾地区曾报备参加传销事业的人数为505.8万人,较2004年的485.7万人增加20.1万人,成长比例为4.14%;而根据调查,有25.28%的参加人为重复参加,若剔除重复参加之人数,推算至2005年底之参加人数为403.7万人,较2004年的387.7万人增加16万人,成长比例为4.13%。
而根据内政部统计,至2005年底,台湾地区人口总数为2277万人,以此换算,台湾地区每百人中有17.73人曾参加传销活动,较2004年的17.09%增加0.64%。
在新加入人次部分,2005年为91. 9万人,占总参加人次之18.17%,而人数与2004年的93万人相较减少1.1万人,比例则较2004年的19.15%减少了0.98%。
参加人数规模
若以2005年底参加人总数505.8万人计,平均每家参加人数为17560人,较2004年底之17600人,减少40人或0.23%。而各事业中,以未及1千人者为最多,计117家(占40.63%),其次是1千至未及1万人者计105家(占36.46%),1万至未及5万人者计44家(占15.28%),而参加人数在10万人以上者有9家(占3.13%),其中,营业额未及100万元之26家事业,其参加人数皆未及1千人,而10亿元以上之14家事业,有7家之参加人数在10万人以上。
与2004年相较,参加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公司数减少2家,而5万至未及10万人的公司则增加4家。(详见表9)
参加人订货比率
在288家公司中,参加人订货比例在60%以上者有131家(占45.49%),其次是25%—39%有46家(占15.97%);而未及15%者有44家(占15.28%),40%—59%者有42家(占14.58%)。
与2004年相较,参加人订货比例在60%以上者增加3.1%,25%—39%者增加1.48%,其余则为下跌,而以40%—59%者下跌2.81%为最多(详见表10)
领取奖金人数
在领取奖金人数部分,2005年为86.4万人,较2004年之77.8万人增加8.6万人,占总参加人数比例之17.08%,较2004年之16.2%增加1.06%。
而个别公司参加人领取奖金比例以未及15%者居多,有73家(占25.35%);其次是60%以上者有59家(占20.49%);再是40%~59%有55家(占19.17%),15%—24%有52家(占18.06%),25%—39%有49家(占17.01%)。
与2004年相较,未及15%者比例明显下降,而40%—59%及15%—24%者上升比例较为明显。(详见表11)
性别比例
在参加人性别分布情形部分,女性参加人占比例50%—74%的公司家数最多,共计145家(占50.35%),其次为75%以上者有84家(占29.17%),而这二者合计达229家公司(占79.51%),也就是有近八成的公司女性参加人在半数以上。
与2004年相较,女性参加人占半数以上之公司数继续攀升,而25%—49%比例区间是各比例中唯一下降者。(详见表12)
专职比例
在专职参加传销事业的人口比例部分,未及15%的公司家数为147家(占51.04%),15%—24%者为51家(占17.71%),而25%以上者合计90家(占31.25%)。
与2004年相较,末及15%者上升3.94%,而15%—24%者则下降4.03%,25%以上者合计与2004年相当。(详见表13)
奖金支出总计284.71亿元,占总营业额之41.64%
2005年产业奖金支出总计为284.71亿元,占总体营业额之41.64%,较2004年的279.3亿元(占该年产业整体营业额之40.89%)增加5.41亿元。
就个别公司来看,以支付40%至未及50%的公司家数最多,有75家(占26.04%);其次是30%至未及40%有67家(占21.18%),第三是50%至未及60%有46家(占15.97%),而60%以上者合计有34家(占11.81%)。
与2004年相较,40%至末及50%级距的上升比例最高,涨幅为3.21%,而50%至未及60%者则下降最多,跌幅为5.04% 。(详见表14)
领取奖金人数为86.4万人
2005年领取奖金人数为86.4万人,较2004年之77.8万人增加8.6万人,而以产业整体奖金支出284.71亿元计,平均每人领取奖金为32940元,较2004年的35917元减少2977元,再以这二组数字作交叉比较,2005年奖金领取人数虽较2004年大幅成长,但每人奖金领取金额却减少了近3000元。
另外,从参加人领取奖金情形来看,以1万至末及5万元比例最高,达52.78%,而末及1万元的比例也有37.15%,两者合计高达89.93%,5万元以上者合计仅约一成,其中,20万元以上者合计为1.73%,较2004年下降;总计2004年领取奖金达20万元以上者比例为2.54%,人数为19761人,而2005年奖金领取超过20万元以上者人数则为14947人。
而除了高奖金族群减少,1万至末及5万元者也较2004年减少4.1%,另外,奖金领取未及1万元者则上升4.54%。(详见表15)
商品来源
在营养保健食品部分,比例最高者为委托制造,有109家,其次为经销外国及经销国内品牌各有73家及50家,自行制造者35家;而美容保养品部分,委托制造的比例最高,共71家,其次为经销外国品牌有63家,经销国内品牌有37家;清洁用品部分,委托制造者有39家,比例最高,其次是经销外国品牌25家及经销国内品牌23家。(详见表16)
层级数分布
至于层级数的分布情形,最少有2个层级,最多达24个层级,而其中以4—8层的196家最多(占68.06%),其次为9层以上的68家(占23.61%),而2—3层有24家(占8.33%)。
与2004年相较,2—3层比例变化较为明显,成长幅度为2.17%。(详见表17)
退货概况
2005年参加人退货金额总计为15.51亿元,占整体营业额683.73亿元之2.27%,其中属于退出退货为69.68%,30.32%为一般性退货。
与2004年退货金额11. 9亿元相较,2005年退货金额增加3.61亿元,而以退出退货比例明显攀升,比例由48.83%上升至69.68%,而一般性退货则由51.77%下近至30.32%。(详见表18)
加入条件
参加人除需年满18岁或20岁之外,其它需符合之参加条件,以缴纳保证金或入会费最多,有128家(占44.44%,保证金或入会费介于50元—36.5万元间);其次为订购产品有120家(占41.67%,商品总值介于900元—22.78万元间);再者为购买资料袋有67家(占23.26%,其费用介于200元—5888元间);而无任何限制条件者有32家(占11.11%);需达一定营业标准者有14家(占4.86%,营业额介于1300元—14万元间)。(详见表19)
半数公司预估2006年营业额成长
对于2006年的营业预期,预期较2005年增加的公司家数有147家(占51.04%),预期减少的公司有41家(占14.24%),预期持平者有100家(34.72%);与前一年相较,预期成长的公司比例明显减少10.19%,而预期减少者则增加2.28%,预期持平者上升7.91%。(详见表20)
营业据点拓展计划
总计2006年度有意拓展营业据点的事业有89家,199家无拓点计划;预订增加之营业据点总数为51处,平均每家计划拓展据点5.76处,其中以北部地区159处最多(占30.99%),其次为南部地区150处(占29.24%),中部地区有132处(占25.73%)再次之,另东部地区及海外地区分别有53处(占10.33%)及19处(占37%)。
与2004年相较,预期2005年时有拓点计划的公司比例下降7.14%,但计划拓点的总数却呈现上升。(详见表21)
预期未来经营问题:担心市场不景气者上升一成
在预期未来经营将面临的问题部分,以非法多层次传销之破坏比例最高,占56.25%,比例较2004年上升1.9%;其次是担心同类产品竞争加剧,比例与2004年时同为50%;而担心市场不景气者在2002年时达到59.13%的高点,近几年逐步下降,2004年时仅剩三成业者对景气感到忧心,但2005年担心不景气的业者比例再提升至39.58%,较2004年成长9.51%。
在市场渐趋饱和部分,忧心者由2004年的23.91%上升至27.08%;对于未来经营没有问题者,比例由2004年的15.22%下降至13.54%,另担心传统通路竞争者比例由25%下降至22.57%。(详见表22)
2006年营业额预估为770亿元
根据公平会对288家事业对2006年营业之预期,推算出各事业2006年之营业额约达756.44亿元,另假设2006年新加入者之营业表现为13.54亿元(依2005年之数值计),则推估2006年营业总额为769.98亿元,较2005年的683.73亿元增加86.25亿元,成长幅度为12.61%。
2005年,传销产业可说是经历了剧烈震荡的一年,原本预估的800亿元营业额不仅未达到,甚至连700亿元的关卡都没突破,以此经验为戒,期许能带动更多传销公司修正过去以切货方式经营的负面做法,让台湾传销产业的发展正常化,传销要能成为主流通路的愿景才能更早实现。
而虽然产业整体营业额停滞不前,台湾的传销人口在2005年却首度突破400万,达到403.7万人,较2004年增加16万人,若以此为基础,并在2005年的市场盘整过后,冀望2006年产业整体营业额能再度成长,顺利挑战700亿元的关卡。
2005年台湾传销产业的营业概况,尽管在少数几家老牌传销企业强势成长的带动下,仍敌不过大环境不景气的牵制,使得产业整体只创造683.73亿元的营业额,与2004年的683.04亿元相较,成长金额为0.69亿元,比例仅为0.1%,是自2000年以来成长幅度最小的一年。

总计公平会自1992年起进行传销产业经营概况调查,2003年业绩首度突破500亿元,达到519.91亿元,2004年突破600亿元,达到683.04亿元(与2003年相较,成长率为31.38%),而这也是自2000年以来,产业整体营业额连续第五年成长及成长幅度最高的一年,但2005年传销产业受到国内双卡效应的拖累,许多以切货方式经营的公司受到极大的冲击,全年营业额与2004年时预估2005年将挑战800亿元的目标,足足有超过100亿元以上的落差。(详见表1)

营业额10亿元以上公司家数为14家
往年,传销产业年营业额达到10亿元以上的公司家数总是不超过十家,2004年时一举暴增为16家,但2005年10亿俱乐部名单再减2家,14家公司分别为:妮芙露、仙妮蕾德、如新、克缇、安丽、善美得、贺宝芙、美乐家、阶梯、雅芳、丞燕、亮碧思、秀得美、东震,新进榜为东震,亚洲多宝、桐核闳、圣恩跌出榜外。
再从营业额分布情形来看,2005年营业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公司数有14家,结构比为4.86%,营业额合计为399.14亿元,占总体营业额比例的58.38%,与2004年相较,10亿俱乐部的营业总额下降14.51亿元,所占营业总额之比例也下降2 .18%。
而2005年营业额在1--10亿元的公司家数有64家,结构比为22.22%,合计营业额为240.45亿元,占总体营业额的35.17%;与2004年相较,公司家数增加6家,营业额增加18.24亿元,所占营业总额之比例也上升2.64%。
若将以上二者合计,2005年营业额1亿元以上的公司合计有78家(占公司结构比的27.08%),营业总额为639.59亿元,占总体的93.55%,其余的210家公司,结构比为72.92%,合计营业额仅占6.45%,合计金额为44.14亿元;与2004年相较,营业额1亿元以上的公司总数增加4家,营业总额也增加3.73亿元,而占营业总额之比例则由93.09%微幅上升至93.55%。(详见表2)

2005年实际从事传销的公司数为288家
总计至2005年底,向公平会报备之传销公司家数为735家,较2004年减少4家,而其中有69家公司在公平会执行该调查前撤销报备(调查时间为每年3月16日至4月5日),因此实际执行调查之公司家数为666家。
与2004年相较,总报备公司数微幅下降了0.54%,但2005年实际从事传销事业的公司家数为288家(占39.18%),较2004年的276家成长了4.35%;另外,撤销报备者与2004年相较减少了19家,跌幅为21.59%,而停止多层次传销事业者与2004年同为331家(占45.03%)未进行多层次传销事业的公司有47家(占6.82%),较2004年的44家略为增加。(详见表3)

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持续成长,美容保养及衣着饰品类衰退
在13大类传销商品中,以销售金额计,前五名依序为:营养保健食品(298.43亿元,占43.65%)、美容保养品(14.17亿元,占21.67%),衣着与饰品(54.45亿元,占7.96%)、清洁用品(38.57亿元,占5.64%)、资讯商品(36.09亿元,占5.28%),其中,营养保健食品较2004年增加19.3亿元,清洁用品增加8.72亿元、净滤饮水器材增加7.55亿元、资讯商品增加6.43亿元;衰退部份以美容保养品最多,较2004年下跌25.66亿元,其次是衣着与饰品类下跌11.46亿元,减重食品下跌4.83亿元。

从销售家数计,前三名依序为:营养保健食品(226家,占78.47%)、美容保养品(165家,占57.29%),清洁用品(88家,占30.56%),排序与2004年相同,但与2004年相较,营养保健食品增加27家、美容保养品增加16家,清洁用品则减少2家。(详见表4)

异业结盟
在异业结盟部分,2005年有33家公司(占11.46%)采行,也就是利用传销通路销售非传销事业之商品,而在这些公司中,异业结盟商品占营业额比率在10%,以下者有12家,11%—30%者有9家,31%—50%者有4家,51%以上者有8家。
而以金额计,2005年异业结盟部分之营业额为4.39亿元,占总营业额683.73亿元的0.64%,而与2004年之10.69亿元相较减少6.3亿元,比例也较2004年之1.57%减少0.93%。
资本额
在资本额分布情形部分,1000万元至未及5000万元的比例最多,共有109家(占37.85%);其次是500万至未及1000万元有88家(占30.56%);5000万元以上者有35家(占12.15%)。
若与2004年相较,未及500万元者比例明显增加(上升2.77%),而1000万元至未及5000万元者则下降2.73%,而值得注意的是,5000万元以上者较2004年增加6家,其中有部份为国内大型财团投入所致。(详见表5)

国籍分布
从国籍分布情形来看,在288家传销事业中有51家为外商公司,占所有公司比例的17.71%,其中有27家为美商公司、10家为日商公司、4家为香港公司、3家马来西亚公司、2家纽西兰公司、韩国、加拿大、巴拿马、英属维京群岛、荷兰公司各有1家;另外,本国公司计有237家,占82.29%,是连续第四年呈现下跌,2004年时,本国公司数比例为84.78%,显见近年来外商进驻的比例有逐年提升的现象。(详见表6)

地区分布
从传销事业所在地区分布情形来看,以北部地区181家最多(占62.85%),其次是中部地区6、家(占21.18%),南部地区则为46家(占15.97%)。与2004年相较,北部地区成长19家,中部及南部地区相对减少,而各地区比例与2003年极为相似。
若从县市别来看,以台北市128家最多(占44.44%);其次是台中市48家(占16.67%);高雄市28家居第三(占9.72%)。三个地区公司数合计为204家,比例为77%。
与2004年相较,台北市公司数增加15家、台中市公司数减少6家,高雄市前进到第三名,2004年第三名的台北县则跌出榜外。(详见表7)

营业据点分布
2005年传销事业在台湾地区之营业据点,包括报备之登记所在地、业务处、办事处、展示中心、发货中心等,共1038处,其中以北部地区442处最多(占4258%),其次为南部地区318处(占30.64%),中部地区252处第三(占24.28%),东部地区仅26处(占2.5%)。
与2004年相较,所有营业据点共增加136处,北部增加94处、中部增加7处、南部增加51处,东部地区则减少16处。
传销方式采用情形
在传销方式采用情形部分,全部采用的公司有193家(占67.01%),较2004年的63.41%上升36%;而部分采用者,以营业比重占80%——末及100%的43家最多,其次为50%——末及80%的有25家,未及20%者有17家,而20%——未及50%者有10家。(详见表8)

台湾地区传销人口首度突破400万,达403.7万人
总计至2005年底止,台湾地区曾报备参加传销事业的人数为505.8万人,较2004年的485.7万人增加20.1万人,成长比例为4.14%;而根据调查,有25.28%的参加人为重复参加,若剔除重复参加之人数,推算至2005年底之参加人数为403.7万人,较2004年的387.7万人增加16万人,成长比例为4.13%。
而根据内政部统计,至2005年底,台湾地区人口总数为2277万人,以此换算,台湾地区每百人中有17.73人曾参加传销活动,较2004年的17.09%增加0.64%。
在新加入人次部分,2005年为91. 9万人,占总参加人次之18.17%,而人数与2004年的93万人相较减少1.1万人,比例则较2004年的19.15%减少了0.98%。
参加人数规模
若以2005年底参加人总数505.8万人计,平均每家参加人数为17560人,较2004年底之17600人,减少40人或0.23%。而各事业中,以未及1千人者为最多,计117家(占40.63%),其次是1千至未及1万人者计105家(占36.46%),1万至未及5万人者计44家(占15.28%),而参加人数在10万人以上者有9家(占3.13%),其中,营业额未及100万元之26家事业,其参加人数皆未及1千人,而10亿元以上之14家事业,有7家之参加人数在10万人以上。
与2004年相较,参加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公司数减少2家,而5万至未及10万人的公司则增加4家。(详见表9)

参加人订货比率
在288家公司中,参加人订货比例在60%以上者有131家(占45.49%),其次是25%—39%有46家(占15.97%);而未及15%者有44家(占15.28%),40%—59%者有42家(占14.58%)。
与2004年相较,参加人订货比例在60%以上者增加3.1%,25%—39%者增加1.48%,其余则为下跌,而以40%—59%者下跌2.81%为最多(详见表10)

领取奖金人数
在领取奖金人数部分,2005年为86.4万人,较2004年之77.8万人增加8.6万人,占总参加人数比例之17.08%,较2004年之16.2%增加1.06%。
而个别公司参加人领取奖金比例以未及15%者居多,有73家(占25.35%);其次是60%以上者有59家(占20.49%);再是40%~59%有55家(占19.17%),15%—24%有52家(占18.06%),25%—39%有49家(占17.01%)。
与2004年相较,未及15%者比例明显下降,而40%—59%及15%—24%者上升比例较为明显。(详见表11)

性别比例
在参加人性别分布情形部分,女性参加人占比例50%—74%的公司家数最多,共计145家(占50.35%),其次为75%以上者有84家(占29.17%),而这二者合计达229家公司(占79.51%),也就是有近八成的公司女性参加人在半数以上。
与2004年相较,女性参加人占半数以上之公司数继续攀升,而25%—49%比例区间是各比例中唯一下降者。(详见表12)

专职比例
在专职参加传销事业的人口比例部分,未及15%的公司家数为147家(占51.04%),15%—24%者为51家(占17.71%),而25%以上者合计90家(占31.25%)。
与2004年相较,末及15%者上升3.94%,而15%—24%者则下降4.03%,25%以上者合计与2004年相当。(详见表13)

奖金支出总计284.71亿元,占总营业额之41.64%
2005年产业奖金支出总计为284.71亿元,占总体营业额之41.64%,较2004年的279.3亿元(占该年产业整体营业额之40.89%)增加5.41亿元。
就个别公司来看,以支付40%至未及50%的公司家数最多,有75家(占26.04%);其次是30%至未及40%有67家(占21.18%),第三是50%至未及60%有46家(占15.97%),而60%以上者合计有34家(占11.81%)。
与2004年相较,40%至末及50%级距的上升比例最高,涨幅为3.21%,而50%至未及60%者则下降最多,跌幅为5.04% 。(详见表14)

领取奖金人数为86.4万人
2005年领取奖金人数为86.4万人,较2004年之77.8万人增加8.6万人,而以产业整体奖金支出284.71亿元计,平均每人领取奖金为32940元,较2004年的35917元减少2977元,再以这二组数字作交叉比较,2005年奖金领取人数虽较2004年大幅成长,但每人奖金领取金额却减少了近3000元。
另外,从参加人领取奖金情形来看,以1万至末及5万元比例最高,达52.78%,而末及1万元的比例也有37.15%,两者合计高达89.93%,5万元以上者合计仅约一成,其中,20万元以上者合计为1.73%,较2004年下降;总计2004年领取奖金达20万元以上者比例为2.54%,人数为19761人,而2005年奖金领取超过20万元以上者人数则为14947人。
而除了高奖金族群减少,1万至末及5万元者也较2004年减少4.1%,另外,奖金领取未及1万元者则上升4.54%。(详见表15)

商品来源
在营养保健食品部分,比例最高者为委托制造,有109家,其次为经销外国及经销国内品牌各有73家及50家,自行制造者35家;而美容保养品部分,委托制造的比例最高,共71家,其次为经销外国品牌有63家,经销国内品牌有37家;清洁用品部分,委托制造者有39家,比例最高,其次是经销外国品牌25家及经销国内品牌23家。(详见表16)

层级数分布
至于层级数的分布情形,最少有2个层级,最多达24个层级,而其中以4—8层的196家最多(占68.06%),其次为9层以上的68家(占23.61%),而2—3层有24家(占8.33%)。
与2004年相较,2—3层比例变化较为明显,成长幅度为2.17%。(详见表17)

退货概况
2005年参加人退货金额总计为15.51亿元,占整体营业额683.73亿元之2.27%,其中属于退出退货为69.68%,30.32%为一般性退货。
与2004年退货金额11. 9亿元相较,2005年退货金额增加3.61亿元,而以退出退货比例明显攀升,比例由48.83%上升至69.68%,而一般性退货则由51.77%下近至30.32%。(详见表18)

加入条件
参加人除需年满18岁或20岁之外,其它需符合之参加条件,以缴纳保证金或入会费最多,有128家(占44.44%,保证金或入会费介于50元—36.5万元间);其次为订购产品有120家(占41.67%,商品总值介于900元—22.78万元间);再者为购买资料袋有67家(占23.26%,其费用介于200元—5888元间);而无任何限制条件者有32家(占11.11%);需达一定营业标准者有14家(占4.86%,营业额介于1300元—14万元间)。(详见表19)

半数公司预估2006年营业额成长
对于2006年的营业预期,预期较2005年增加的公司家数有147家(占51.04%),预期减少的公司有41家(占14.24%),预期持平者有100家(34.72%);与前一年相较,预期成长的公司比例明显减少10.19%,而预期减少者则增加2.28%,预期持平者上升7.91%。(详见表20)

营业据点拓展计划
总计2006年度有意拓展营业据点的事业有89家,199家无拓点计划;预订增加之营业据点总数为51处,平均每家计划拓展据点5.76处,其中以北部地区159处最多(占30.99%),其次为南部地区150处(占29.24%),中部地区有132处(占25.73%)再次之,另东部地区及海外地区分别有53处(占10.33%)及19处(占37%)。
与2004年相较,预期2005年时有拓点计划的公司比例下降7.14%,但计划拓点的总数却呈现上升。(详见表21)

预期未来经营问题:担心市场不景气者上升一成
在预期未来经营将面临的问题部分,以非法多层次传销之破坏比例最高,占56.25%,比例较2004年上升1.9%;其次是担心同类产品竞争加剧,比例与2004年时同为50%;而担心市场不景气者在2002年时达到59.13%的高点,近几年逐步下降,2004年时仅剩三成业者对景气感到忧心,但2005年担心不景气的业者比例再提升至39.58%,较2004年成长9.51%。
在市场渐趋饱和部分,忧心者由2004年的23.91%上升至27.08%;对于未来经营没有问题者,比例由2004年的15.22%下降至13.54%,另担心传统通路竞争者比例由25%下降至22.57%。(详见表22)

2006年营业额预估为770亿元
根据公平会对288家事业对2006年营业之预期,推算出各事业2006年之营业额约达756.44亿元,另假设2006年新加入者之营业表现为13.54亿元(依2005年之数值计),则推估2006年营业总额为769.98亿元,较2005年的683.73亿元增加86.25亿元,成长幅度为12.61%。
2005年,传销产业可说是经历了剧烈震荡的一年,原本预估的800亿元营业额不仅未达到,甚至连700亿元的关卡都没突破,以此经验为戒,期许能带动更多传销公司修正过去以切货方式经营的负面做法,让台湾传销产业的发展正常化,传销要能成为主流通路的愿景才能更早实现。

<<
1
>>
来源:《直销人》
相关报道
- 嘉康利董事长罗杰·巴纳特登上《福布斯》
- 天狮集团孟加拉团队“中国激励之旅”盛大启幕
- 天狮李金元主席奖励IT团队 数字化创新驱动
- 5月1日 欧瑞莲全球BCM正式登陆中国
- 东阿阿胶·2025年聊城半程马拉松活力开跑


dsblog.net推荐
- ·铸源发布最新公告通知
- ·双迪核苷酸保障国家队运动员备战
- ·三生东方素养品牌广告5月登陆江苏卫视
- ·6国留学生探秘安然植物干细胞科技谷
- ·今年已新增保健品相关企业超62.8万家
- ·徐建成:绿叶积极拥抱羊奶粉
- ·探寻无限极萃雅玫瑰的高品质之源
- ·最高法重磅发布 严禁“远洋捕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