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穿“新衣” 检察官建议织密打击传销法网
http://www.dsblog.net 2016-05-03 10:29:25
与非法集资“水乳交融”
为了掩人耳目、降低成本,一些传销组织不再使用传统的实物商品传销模式,而采取股份制、份额制等概念混淆视听,使被害人看不清其违法犯罪的本质,更具有欺骗性。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有的传销组织开始冒用互联网金融概念,众筹、P2P等一些时髦网络金融术语成为“上课”“洗脑”的重要内容。一些被害人由于缺乏基本金融知识陷入圈套。而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行骗模式,非法占有目的明显,往往构成侵犯财产型犯罪,有的还涉及到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犯罪。
“这两年,非法传销与非法集资犯罪手段交织,社会危害性和影响巨大。”淮安市清浦区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韩璐说,在香港大道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一案中,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急于挣钱,改变自己经济拮据的心理,通过非法集资的方式,鼓励亲朋好友之间相互发展下线。犯罪分子一般通过网络发布虚假信息,以投资为名,通过入门费和投资返利的方式运作,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
法网有待进一步织密
“由于传销犯罪立法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传销犯罪法网还有待进一步织密。”泰州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表示,2009年,刑法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2013年,“两高”会同公安部就该罪名的法律适用作出了详细解释,这对于打击此类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打击的对象不能仅限于组织者、领导者。随着传销犯罪手段趋于隐蔽,传销人员反侦查能力不断增强,处于传销组织“金字塔”顶端的组织者、领导者很难被查获。而组织者、领导者毕竟是少数,对于数量众多的积极参加者如何处罚、如何定罪等有较大争议。
如今一些传销组织结构松散、与上线联系不够紧密、内部成员关系复杂,层级和人数认定较为困难。但法律规定“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人员在30人以上且层级在3级以上的”,才对组织者、领导者予以立案追诉。泰州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多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均因认定层级和人数存在较大障碍,最终改变定性或作撤回处理,导致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比率并不高。
另外,对于积极参加者的行为如何评价,是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难点。越来越多的积极参加者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迫被害人购买“产品”的非法敛财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但这些积极参加者多是由被害人转变而来,犯罪动机复杂,如何处理是个法律难题。
来源:检查日报
相关报道
- 南漳县发布关于违规直销、传销的风险提示
- 严查违规直销、传销!一地发布风险提示
- 抚州持续加大整治力度 从严从重打击网络传销
- 美国的最严“反直销法”确有大势所趋之象
- 为什么不得发布宣传直销员销售报酬的广告?


dsblog.net推荐
- ·总局召开专项整治直播电商问题部署推进会
- ·三生荣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 ·安利纽崔莱沛源获行业三项大奖
- ·新时代健康顾问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召开
- ·2025安利纽崔莱健康跑长沙站启幕
- ·和治友德从达沃斯迈向全球
- ·完美获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金穗奖四项大奖
- ·中国经济网聚焦报道安然植物干细胞技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