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企业动态 » 让爱越分越多 中脉周希俭:公益脚步永不停止

让爱越分越多 中脉周希俭:公益脚步永不停止

http://www.dsblog.net 2017-01-06 14:23:20


  周希俭:以两个关爱青少年的公益项目为例来说
  “朝阳计划——青少年健康守护行动”计划五年投入一个亿,为全国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配备2000个卫生室(保健室)。该项目是中脉公益基金会践行“一老一小一发展”公益发展观的重要项目,是“一小”公益战略的品牌项目“名片”。
  截止2016年底,累计建设1026所朝阳卫生室(保健室),超过80万青少年将从中获益。仅在2016年,我们就在内蒙、湖南、青海和广西一共落成了400所朝阳卫生室(保健室),同时为这400所朝阳卫生室(保健室)培训了400位具备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工作人员。
  而“中脉青少年安全守护行动”已于辽宁、四川、浙江、北京、广东等13省22市建成38间“中脉安全体验教室”,惠及青少年数量达到12万人次。


  让爱越分越多
  中国网:据悉,以“朝阳计划”为蓝本设计出的“青少年健康教育”项目获得了中央财政50万的资金支持。这是否可以看作是中脉公益基金会带动了更多的力量加入公益事业?
  周希俭:我们没办法解决社会所有的公益问题,但是我们付出的一点可以带动跟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越分越少,只有爱越分越多。
  中央财政给了50万元,我们也拿出50万元,在广西巴马县建了10所卫生室(保健室)。未来我们希望地方政府和其他企业也参与进来,中脉公益基金会和它们按照1:1的比例出资,共同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中国网:除了中脉公益基金会,您个人还成立了周希俭公益基金会,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017年1月3日,周希俭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中国网记者 陈勇 摄


  周希俭:我个人成立的基金会,用来关爱老家浙江海宁70岁以上的老人。以前大年初一我都会去敬老院,给那里的老人送点儿慰问品或是发点儿红包,后来他们每年都盼着我回去。于是我就成立了一个300万元的专项基金会,过年和中秋节的时候给家乡的老人们送去点儿礼物和钱。
  中国网:您身体力行给中脉集团的员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周希俭:机场、酒店或者谈判桌,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有时候我感觉我们是脱离社会的。做公益之后你会发现,这个社会需要你所做的事情、帮助的人有很多。
  我带着中脉集团的高管们一起到云南贫困山区体验生活,那里的贫困程度让同行的所有人都震惊了。农民家里什么都没有,屋顶上都是窟窿,而且不是一家两家,一个村子几乎都如此。你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地方。
  回来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出发点和动机都发生了变化,希望公司每年多盈利一点儿,好拿出更多的钱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现在中脉集团的员工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每年都有慈善晚宴, 员工们踊跃捐款,报名慈善拍卖。平时他们还积极参与义工和志愿者活动。


  做公益的企业家都是好样的
  中国网:在中国做公益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光标、曹德旺、马云都曾陷入过舆论的漩涡,您是否也遭遇过非议?

 


2017年1月3日,周希俭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中国网记者 陈勇 摄


  周希俭:在我看来,从自己口袋里掏钱出来分享给不认识的人,这种行为就值得称赞,至少他做了别人不愿意或者没有去做的事情。
  我觉得有些时候中国的公益和慈善事业被道德绑架了。比如说我去一个地方做公益,第三年没去,就会有人说:“怎么今年不来了?是企业不行了还是做秀啊?”于是一些人宁可不去做,也不愿得到这样的评价。
  当我们成立公益基金会的时候,董事会是有争议的。有同事觉得企业利润好的话尽一份力就够了,如果成立基金会就要一直做,而企业利润不可能每年都好。我的想法是,企业好就多捐一点,企业状况不好也没有办法。未来的路谁都要走,要遵从自己的心,付出的感觉永远是快乐的。
  中国网:在诸多的公益活动中,哪些事会让您觉得即使被诟病也是值得的?
  周希俭:有些时候我们捐出的就是救命钱。中脉集团针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社会贫困家庭有个家基金,公司每年都会存一部分钱进去,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白血病人来说,这些钱能救回他们的命。
  我们不断地付出,消费者、员工对公司的信赖度和公司的美誉度提升了很多,至少员工觉得这个企业值得尊敬,他们愿意在这里一直做下去。中脉集团有句格言,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永远把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虽然我们不能帮助所有人,至少能够帮助千千万万的人。

来源:中国网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