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300万一个 康力元公关郑筱萸倒卖新药批文

300万一个 康力元公关郑筱萸倒卖新药批文

http://www.dsblog.net 2007-02-05 21:06:38

    21世纪经济报道讯 到底是谁撂倒了郑筱萸?答案是不止一家制药企业,但康力元肯定要算一个。经过记者反复调查,康力元在郑案中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记者在杭州获悉,浙江康力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文中简称“康力元”)负责新药审批的研发部已经有人被纪检部门“带走”——这个名为“研发”的部门实际是康力元负责新药批文报批的核心部门。而此前的2006年11月,康力元集团总裁汤旭东因“涉税”问题被海口市公安局带走。 
    
    “目前已经基本确定,康力元的问题主要是(向药监局提供)虚假材料和违规报批。”2月1日,浙江省药监局官员对记者透露。 
    
    记者另外从浙江省权威部门获悉,浙江省药监系统一名前任官员也已进入中纪委视线。其在去年底出国考察时被突然免职,后又被中纪委问讯,并被限制出境。 
    
    郑筱萸,这名从杭州民生制药厂起家的前药监总局局长,随着案情的进一步披露,他在浙江制药界的一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将陆续浮上水面。 
    
    郑筱萸的康力元投影 
    
    浙江康力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注册资本为1个亿,当家的两兄弟汤小东和汤旭东各占51%和49%的股份。药业是康力元集团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但有意思的是,康力元的主体在海南,集中了生产、研发等要害环节,这一块由集团总裁汤旭东负责;杭州只设了一个经营公司,主要是医药销售,由董事长汤小东亲自坐镇。 
    
    2月2日,记者来到杭州建国北路海华广场22层康力元的杭州办公地,办公室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一名行政人员。 
    
    “我们陷于停产状态,大部分员工已经回家。”康力元负责媒体的魏小姐告诉记者说。 
    
    另据与汤氏兄弟熟识的知情人士称,目前康力元整个公司都在清理最后的债权债务问题。其董事长汤小东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在公司露面,汤本人与公司另一高层总裁助理贺晓华的手机也已经全部停机。 
    
    该知情人士推测,由于康力元是海口的纳税大户,其“涉税”罪名仅是一个借口,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其与郑筱萸一案千丝万缕的联系。 
    
    康力元内部人士透露,汤氏两兄弟与郑筱萸相交已久,同时与郑筱萸的妻子刘耐雪亦十分熟识。此间媒体曾经报道,康力元公司将郑筱萸的题词印在公司的员工卡上。 
    
    杭州的圈内广泛流传康力元为郑筱萸在杭州西湖边购置了别墅。记者核实,郑在该地区确有一套公寓楼式的房产。但知情人士分析称,房产由企业直接赠送的可能性不大,在实际操作中有更多隐蔽的手法。 
    
    汤氏兄弟是怎样攀上郑筱萸的呢? 
    
    记者调查获知,汤氏兄弟的发家始于浙江中部、有制药传统的金华市。该地大大小小有几十家药厂。早在1998年之前,汤氏兄弟就开始涉足药品销售,并由此结识了时任金华七一农场下属制药厂供销科长的贺晓华。贺的手中握有药品销售资源,成为日后康力元帝国的核心资源。 
    
    在1990年代末,由于国企药厂的体制僵化,部分资产出现严重闲置,药品的巨大利润驱动着流通取代了生产成为医药企业的决定性因素。当时汤氏兄弟从包销感冒胶囊开始,慢慢从贺晓华处取得该国有药厂的药品代理权。 
    
    在代理过程中,他们把代理的药品私自委托了其他药厂以更低的价格生产,并混杂在代理药品中一并销售。这样的操作手法使得他们在代理药品的几年间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在贺晓华的牵线下,汤氏兄弟的人脉资源开始向药厂的高层扩张,并从金华来到了杭州。据一位与汤氏兄弟及药监系统都有深厚交情的人士称,两兄弟在1996年前后与郑筱萸结识。 
    
    而1998年是国家药监局正式组建的时点。国家药监局组建后,迅速上收了药品批文的审批大权。 
    
    这时段,一些异军突起的民营药厂“另辟蹊径”,通过省级药监局将批准仿制药手续改成1998年之前的药,并由此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新药批号,并藉此获得了批文所带来的自主定价权——制药业内人士介绍,这批崛起的民营药企自身研发能力不强,主要依靠在实验室中分析和仿制进口药品的成分,并取得国内批文达到合法上市的目的。 
    
    汤氏兄弟也参与其中——他们不再满足于药品代理,在他们眼里,药品批号才是最核心的利润来源。只要能拿到批号,就有了药品上市的“准生证”。 
    
    300万一个批文 
    
    1998年10月,汤氏兄弟通过收购当地企业在海口成立了海南康力元药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研发。据与汤熟识的知情人士透露,汤氏兄弟之所以远赴海南,主要是源于当地优惠的税收政策。汤氏兄弟还通过安置进一些残疾员工,从而取得了更低的税收优惠。 
    
    但汤氏兄弟此时依然留在他们耕耘多时人脉的杭州,并牢牢抓住药品批文和销售命脉。这条命脉就是汤氏兄弟早年结识的郑筱萸。 
    
    据一位同在杭州医药界、了解康力元的人士说,在业界看来,康力元取批号如囊中取物,简单迅速,往往能够抢占市场先机。别人需要半年多才能拿下的批文,康力元可能只需要一两个月——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 
    
    该人士称,康力元的市场反应十分迅速,药品的市场热度可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而康力元往往能随市场而动,迅速获得第一手的信息。 
    
    正因为此,康力元和药监系统的“良好关系”在业界无所不知,更有企业通过康力元“公关”药监局,或者直接从康力元手中购买批文。 
    
    “一般的三百万,紧俏的上千万,明码标价可以买。”这名制药界人士说。 
    
    康力元也获得了迅速的扩张。其速度让业界侧目。一份康力元集团业绩报告显示,近几年,康力元集团的销售业绩一直是成倍增长——1998年公司业绩为300万,2000年为5000万,2002年2亿,2004年6亿,2006年16亿,2008年预计至少达到20亿元。 
    
    让业界更刮目相看的是康力元迅速获取新药批号的能力。 
    
    2005年,康力元的新药批号数字达到顶峰,一年内拿到200多个新药批文。即使在汤氏兄弟岌岌可危的2006年,康力元依然拿到了40多个批号。康力元公司现在在生产的有165个品种、286个规格的产品。 
    
    与此相对照的是,杭州的另一家国企制药巨头——正大青春宝集团,在2006年未能获得一个新药批文。 
    
    浙江省医药界的一名政协委员估计,我国一年内自主创新的新药不会超过5个,但新药批文的发放却有上万个之多。 
    
    康力元模式 
    
    现在看来,康力元集团是拜药品监管“异化”所赐而一夜成名的企业。但一位刚离开康力元不久的中层管理者透露,像康力元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民营药企数量颇多。 
    
    “康力元只是这个‘圈子’中的一员而已,在吉林等地有类似的企业通过分设多个不同名称的子公司,一年也能拿到200多个批文。”上述康力元中层人士说。 
    
    该人士认为,康力元之所以进入公众视野,是因为其行事高调——将各个子公司整合到康力元一个品牌下的做法,在业内资深人士看来,是未能规避风险的不明智之举。 
    
    “康力元模式”为什么能够大行其道呢?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局药品注册处负责人介绍,这主要源于新药审批注册权力集中于那么少数的几个人之手。 
    
    该官员介绍,在整个药品注册申报过程中,我国实行的是“一级管理”的模式,从企业申报新药到最终获批一共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形式审查”,主要由国家药监局委托给各省市药监局来完成。 
    
    “每个申报新药的企业需要准备33项资料,主要由药品注册处负责审核这些资料是否齐全,并且对企业的研制情况和生产条件进行核查。”上述浙江省药监局官员说。 
    
    但据记者了解,仅浙江省2006年就上报了1000多种新药,而该处室仅有正式编制6人,编外科研人员2人。这位负责人坦言,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赖于各地市的研究所来协助完成。 
    
    省局“形式审查”之后,企业的申报材料将由国家局委托给下属药品审评中心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技术审核。 
    
    这个审评中心成为众多药企公关的首选——来自国家药监局的内部消息称,药审中心曾因为屡次审核通过完全雷同的新药资料,曾在2000年前后进行过“内部整风”。 
    
    药品审批链条的末端,则是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他们参考前两个环节的审查结果,最终决定是否下发批文。2006年底落马的曹文庄即是该环节的掌权人。 
    
    而药企一拿到批文之后,就可以享有新药的自主定价权。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这无疑给药企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众多药企对批文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2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第2楼, 云中鹤 2007-02-06 00:16:09   投诉 支持(694)
    07年将是一个直销的一个大的拐点,直销将在法制进程下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和参与,直销已经进入新的一轮洗牌阶段,拿牌的公司在洗拿不到牌照公司的牌。有实力的公司在洗没有实力公司的牌,民族企业在洗外资企业的牌。同样,有实力的团队也在洗其他团队的牌。这就要求有更多理性,有专业能力的人士参与。中国这个博大、混乱、高速、持续的直销市场,陈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直销人员,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直销市场的兴起、混乱、失控、整顿到立法的历史时期。只有客观的去发掘你的合作伙伴的内在,从投资的规模到业务规则的规定,做事的态度,关注的角度,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看看你的合作伙伴,直销公司,是否与你的情况一样。今天,陈老师跨上南方李锦记搭建的无限极事业平台,因为这里不仅仅人人可以参与、成长、归属、尊重、赞赏,所有这些让人开心的元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在这里可以收获健康和享受快乐,而且还能振奋民族精神,还能弘扬中国五千年优秀的养生文化。陈老师说,他一定会坚定的走下去,因为成功属于脚步不停的人。QQ349784583..UC73598800.手机13110912984云中鹤
  • 第1楼, 2007-02-05 22:29:20   投诉 支持(716)
    中鹤 ( 2007-1-21 19:56:53) ? 12年风雨直销路最终他选择了南方李锦记,就是看到了行业的广阔前景与南方李锦记无以比拟的优势。十二年的感悟;今握手南方李锦记.愿与同仁分享与交流. QQ349784583..UC73598800.手机13110912984云中鹤. 评论人:云中鹤 ( 2007-1-21 19:59:42) ? 今握手南方李锦记.愿与同仁分享与交流. QQ349784583..UC73598800.手机13110912984云中鹤.说自己想要的公司一定是要一家成功型的国际型的公司。二、一定是要产品物美价廉,是大众消费型产品。产品定位要准。三、制度一定要人性化,适合中国国情,系统的教育一定要正统,才能心一致,行动一致,是合作伙伴就一定要对事业有坚定的信念。市场切入时机一定要恰当。一流的商人是厚道加精明,二流的商人是精明加精明,三流的商人是厚道加厚道。云中鹤说,他想做个一流的商人。选择一定大于努力,只有理性的选择,才能找到理想的事业平台。做好选择就要挑战自我, 评论人:云中鹤 (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