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企业动态 » 陈怀德:要做改变自己命运的“狂人”企业家

陈怀德:要做改变自己命运的“狂人”企业家

http://www.dsblog.net 2018-03-26 09:32:31

 

  “苦孩子”的梦:他立志做改变自己命运的“狂人”
  1964年,陈怀德出生在广州市的一个书香之家。他本该有一个享受着物质丰盈、氤氲着文墨书香的幸福童年。然而在1968年,父亲因被遣送回乡,年仅4岁的陈怀德随着全家回到了化州农村。不甘沉沦的父亲又独出心裁地办起了化工厂,后因客观原因被捕入狱,对于本来就已破败不堪的陈家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从此,母亲那副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养活一家5口人的重担。这一切,陈怀德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暗暗发誓: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做改变自己命运的“狂人”,挣很多很多的钱,让家人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励志创业的种子已经深深溶进了陈怀德的血液里。
  转眼间到了1985年,陈怀德已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这年,他刚刚高中毕业,准备报考大学。由于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吃尽了苦头,父母便对陈怀德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他只能报考医学院。但是,陈怀德有他自己的想法:要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狂人”,必须要掌握能挣大钱的知识。当他拿到深圳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录取通知书后,母亲顿时傻了眼,恨不得要揍这个“不听话”的小儿子。在父亲的劝说下,母亲最终理解了儿子的心思,也就默认了他的选择。
  深圳大学是深圳特区新办的一所高校,学生的学杂费比内地其他的大学要高出一倍多,陈怀德到大学报名要交纳400多元的费用。这对他们一家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没办法,父亲把自己的上海牌手表和其他值钱的东西卖掉换来200多元,但还根本不够上学报名的费用。怎么办?妈妈的心头掠过一片愁云。为了儿子上大学,妈妈咬咬牙对陈怀德说:“德儿,我们家穷但志不穷,妈妈一定会借钱让你去上大学。”说着说着,母子俩抱在一起痛哭了起来。
  那天,风很大,雨也很大。妈妈撑着一把破雨伞,带着陈怀德去左邻右舍借钱。当大家知道陈怀德考上了深圳大学,都赞不绝口,表示一定支持这孩子上完大学。就这样,张家5元,李家10元,好不容易借到了200多元,总算湊齐了这400多元的报名费用。回到家,陈怀德捧着这钱,眼泪就像天上飘落的大雨,顿时泻了下来,跪在地上,向父母连磕三个头,泣不成声地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后保证不向家里再要一分钱,我会挣很多很多的钱来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从小饱经磨难的陈怀德,时刻没有忘记儿时“要做改变自己命运‘狂人’”的梦想,在深圳大学求学时就像空中盘旋的老鹰寻找猎物一样,急于寻找机会,开创一番赚钱的事业。
  一天下午,陈怀德来到校园照相馆,看到许多同学把自己拍的胶卷送到照相馆冲洗,冲一张照片收费5角5分。陈怀德立刻想到广州的价格是每张收费2角2分,他觉得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好机会。于是,他与校园照相馆经理商量,每星期五他将胶卷带到广州冲洗,星期日送来冲好的照片,照相馆每张付他3角5分钱。照相馆不用出力,只管收发,每张净赚2角钱。第一个星期,陈怀德就赚了1万多元。这1万多元就成为陈怀德在大学勤工俭学的第一桶金。
  陈怀德兴冲冲地回到家里,把其中的一万元交给了母亲。母亲第一次看到那么多钱,顿时觉得孩子真的长大了。“德儿,你上大学多亏了村里的乡亲,我们要用这笔钱双倍还给他们。”妈妈的建议,陈怀德不假思索地说“好”。就这样,陈家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一家人心上的愁云一下了散了开去,心中充满了阳光。
  在随后的日子里,陈怀德真正开始用一股“狂”劲,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他在学校承包了一个人家商场,接着又办起学生服务公司,到1989年大学毕业时,陈怀德已经拥有6000多万元的资产。

来源:富迪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