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炫富、涉传、造假或成“保健品”乱象三大原罪

炫富、涉传、造假或成“保健品”乱象三大原罪

http://www.dsblog.net 2019-01-16 10:47:05


  涉传
  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购物、跨境电商等网络概念和营销方式的发展,传销被包装成了“保健品”的形式,在他们的组织中,有一部分人已经被骗入组织,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涉及传销,进而又将这种模式复制给亲友,煽动他们加入其中,也有人因此“众叛亲离”。
  这其中备受争议的便就是直销企业,目前国内允许的是直销,是单层次直销,多层次直销即被界定为传销,是非法的。
  对此,韩兆磊告诉记者:“至于直销企业以传销的方式来运作,其实这似乎是一个行业潜规则:所有的直销企业从奖金制度来看,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几乎都是传销,都是双轨制和靠不断发展下线来获得收益,这些直销企业真正卖给消费者的产品非常之少,绝大多数都是被下线会员们自己消费了,而且价格非常昂贵。”
  而在反传防骗联盟负责人坚哥(化名)看来,中国从事保健品的直销企业的确存在违规行为。一些小厂家偷偷使用非法传销获得暴利,而合法的直销企业交了这么多钱获取牌照,如果不做越轨的事情,就做不过那些小公司,难以盈利。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传销和直销是一个概念,传销在国外也有做得很正规的厂商。但因为传销太有效了,心理素质、法律意识,社会结构等因素使得传销存在风险。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之法治水平与国民素质也跟不上,导致国内的传销企业很容易就演变成犯罪集团。
  记者发现,国内最初的传销,卖的还是货真价实的产品,但是后来走上了歪路,有些企业把重心放在拉人头、扩大网络上面,并不想做好产品。产品与服务只是噱头,价格大大超出其价值,最终没有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价值,这是非法传销的特点。


  造假
  如今保健品市场发展迅猛,年销售规模已达2000亿元人民币。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保健品行业也逐渐成为掺杂造假的“重灾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分子用非食用物质加工名贵药材,在保健品中添加多种违禁成分,或者假冒药品进行销售,给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埋下重重隐患。
  而国内保健品市场“乱象”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近年来,政府部门屡次重拳整治,仍未彻底遏制。记者采访发现,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不法分子已将交易悄悄转移至地下或网络,其手法更趋隐蔽。同时,由于保健品进入各地市场销售几乎没有门槛,对于掺杂造假等违规行为,执法人员常常面临源头追踪难、调查取证难、异地查处难等尴尬。
  虽然监管部门强调“国家从未批准过任何一种改善性功能的保健食品”,但仍有部分顾客会在违法分子的忽悠下购买;虽然国家规定所有保健食品广告中均应说明“本品不代替药品”的忠告语,但仍会有消费者轻信违法分子花言巧语下的“神奇疗效”。
  据介绍,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保健品设置推销骗局,通常采用免费试用、免费体检、“专家”义诊免费讲座等方式,先吸引消费者试用,然后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催促赶快服用保健品。记者注意到,不少保健食品的消费者都是中老年群体,很多不法分子会在住宅小区、菜场或公园附近设摊,免费给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取得老人的相关资料,然后电话邀请老人去参加免费的“健康讲座”,再谋取利益。而很多老人由于不太会辨别真假,极易上当受骗。


  警惕保健品消费套路
  在正规保健品销售渠道外,各地也存在一些保健品诈骗团伙。在监管不断升级的同时,欺骗套路也在“升级”。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常用的九个套路,帮助消费者识别骗局,保护自身权益。
  套路一:免费礼品。保健品销售人员免费送礼品,如鸡蛋、大米、购物车、面、油、杯等等,引诱老年人上钩。推销人员大多通过发宣传单,免费发放礼品,或用保健品包装盒、票据换礼品,让老年人进入圈套。

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作者:申杰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