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企业动态 » 医美、保健品仍然是虚假违法广告的重灾区

医美、保健品仍然是虚假违法广告的重灾区

http://www.dsblog.net 2021-04-19 09:51:01


截图自上海市场监管公众号


  经查,这款固体饮料为普通食品,其广告宣传内容涉及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构成使用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广告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10万元。
  上海樊字实业有限公司在未获得医师执业资格或者其他卫生部门认可的行医资质的情况下,通过自设网站首页宣传“樊字疗法”的发明人受到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并将领导人照片刊登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同时宣传“樊字疗法从根本上铲除由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各种疾病,如高血压、脑血栓、脑梗塞、脑萎缩、脑血管硬化”等内容。

 


截图自上海市场监管公众号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第(二)项和《广告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构成广告中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和形象,以及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且使用医疗用语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七条第(一)项的规定,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处以50万元罚款。


  虚假广告多渠道入侵消费者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从通报的10起典型案例中记者注意到,虚假违法广告正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大众点评、淘宝店铺、直播等多种渠道、以不同的形式侵入消费者的生活。
  例如,上海可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其注册设立的微信公众号“桔子妈妈讲故事”和“家长百宝盒”上发布11条关于教育培训的广告软文,其中“大脑优势评估”项目广告,宣传“近三万人好评”无真实性依据,构成虚假广告。
  上海点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趣头条App上发布了7条网络赚钱和2条普通食品违法广告。其中,网络赚钱广告宣称“只需一部‘brand’手机,30分钟进账1800元”“10分钟挣800元,无需任何押金,躺着就能赚钱!”等,用虚假广告内容引诱用户添加广告中的微信号,之后通过微信私聊发送链接,再诱骗用户点击链接跳转到博彩网站参与赌博。普通食品广告宣称“淡化色斑、疏通三淤、预防乳腺增生和肿瘤...”和“比‘伟哥’还好使”等,缺乏科学依据,误导欺骗广告受众。上述9条广告均构成虚假广告。
  上海钱智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其运营的“东方融资网”的首页位置自行设计制作并发布了“不查征信,秒批贷款,有身份证就能贷”的广告,以无须征信即可办理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为幌子,收集用户信息后,向征信不佳的借款人推销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
  虚假违法广告的肆意生长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日前,上海市2021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工作要点明确,将加强广告导向监管,继续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广告市场规范,重点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规范明星广告代言行为。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表示,今后还将持续对重点领域广告加强监管。如开展食品药品广告整治,严厉查处未经审查发布“三品一械”广告及虚假违法广告宣传行为;开展防疫用品广告检查,严查夸大功能作用宣传的虚假广告;持续开展医疗领域广告整治,加强医疗美容、代孕广告的监测监管等。
  同时,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查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的虚假违法广告宣传,规范引导网络直播广告健康有序发展。

来源:央广网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