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深度报道 » 刘少伟“辞职风波”牵扯出日晖(中国)落幕

刘少伟“辞职风波”牵扯出日晖(中国)落幕

http://www.dsblog.net 2007-11-06 15:37:07

  日晖真相


  刘少伟在声明中,暴光了日晖公司的一个内幕,业界一直公认的美商日晖公司,其总部竟然在中国台湾。记者在调查事了解到,10家转型企业之一的日晖是在2004年被收购的,其共同被收购的,还有日晖在中国的直销业务。
  日晖的主体是一帮在中国市场做得原来风生水起的元老级大经销商,他们控制着大陆市场的话语权。这些大经销商互相之间都怀有戒心,但终归得有个人出面来做总裁。因此,大家最后就推荐了其中性情较弱的尹联上任。总裁一开始就是一个傀儡,大事小事都要董事会来决定。据知情人士透露,日晖的董事会,实际上就是由几个高层经销商组成的,其权力远远超越所谓的日晖中国区总裁。但相对于台湾总部来说,这个董事会又几乎什么都不是。甚至就连日晖(中国)的官方网站,都是由台湾总部的人亲自进行管理并更新的。
  2006年以前,日晖在中国的发展还算差强人意。2004年厦门直销立法研讨会,日晖名正言顺的获准参加,大家也燃起了对直销牌照的期望。但是自从直销条例出台之后,拿牌的事情顿时严峻起来,希望似乎非常渺茫,业绩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不得已,很多大经销商将主要精力对准海外市场,中国市场更加江河日下。
  尹联在位期间,几乎没有总裁的实权,任何一个大小事务,都必须经得日晖总部签字。而对于其他经销商,尹根本没权过问,倒是经销商不断给尹制造麻烦、施加压力。同时,尹联对工作的懈怠也倍受经销商的质疑。据说,他不但在申请直销牌照方面没有任何见得到效果的动作,甚至连把上海日晖改成日晖(中国)这样的事也没有办成。落到后来,总裁没做好,团队也没带好,尹联的处境尴尬不已。
  这种情况下,早在2006年底,日晖台湾总部就希望结束日晖在大陆的市场,因为整个都不赚钱。然而,就在这个时间段,在东北市场不断有大单冒出,一个单就比得上日晖大陆市场好几个月的报单量,这引起了所有日晖高层的重视。最终,发现连续的大单来自新加入日晖不久的原如新北美经销商刘少伟的团队。于是,这给了其他几位大经销商希望,他们还是希望保留大陆的团队,毕竟一旦真正退出,最终受损失的还是他们。于是,部分经销商极力向郑永森说明这一现象,并展开对刘少伟的背景调查。
  后来他们发现了刘少伟曾经的部队背景,又落实了他在加拿大家境优裕。日晖总部开始对刘少伟产生兴趣,谋生了推荐刘少伟为中国总裁来为日晖跑下牌照的想法——一来保住中国市场的团队,二来或许还有获得牌照的可能。
  刘少伟的出现,在给日晖公司以及其他领导人注入兴奋剂的同时,他们对尹联百般挑剔更是理所当然,这也最终促使了尹联的离开。
  刘少伟一上任,就开始忙于牌照的申请工作。据知情人士透露,一开始,通过刘少伟电话传出来的消息,一直给企业和经销商的感觉就是对拿到直销牌照很有信心,还说商务部几个高层都拍板说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最终,除了申请把上海日晖改为(中国)外,刘少伟并没有在牌照方面取得太多进展。可能是日晖过于复杂和无奈的历史背景让拿牌之路受到多个部门的阻挠,层层关节打通无望,刘少伟终于心灰意冷。
  据说后来刘少伟也曾对人埋怨,“牌照以及声明没有批下来,都是因为前总裁尹联去商务部报的案件。”而有日晖经销商之间也曾传言:“尹联离开日晖以后,去商务部把日晖的老底都揭穿了,揭发日晖的材料就打印了整整17页!”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得的消息是,日晖上交的牌照申请被主管部门退件,这意味着日晖在3年内都没有资格申请直销牌照。
  既然牌照已经无望,日晖撤离中国大陆几乎再没有可以阻挡的理由。记者就此联系了日晖(中国)总部相关人士,该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几乎已无人办公,仅有市场总监李鲁青留下处理遗留工作,整个公司将于10月24日左右全面完成解散工作。据分析,这可能标志着日晖正式撤出中国大陆市场。
  实际上,面对日晖公司的破罐子破摔,刘少伟已经算是克制了,他并没有像传说中尹联那样将关于日晖的一切公布于众。但显然,日晖总部也并不介意他的这种行为了。
  这件事苦的是谁?是曾经的日晖中国经销商,特别是那些跟随了日晖10几年的老经销商。他们现在的出路有两条,专心于国外市场,或者就此与日晖一刀两断。

来源:《中国直销》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1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第1楼, 2007-11-19 09:44:39   投诉 支持(1078)
    刘少伟太无耻了,身为一个公司总裁,把公司领导成这样,你本来就难辞其就,还在这里大势宣扬日晖如何不是,不知道你这样的人品今后还有哪个公司敢雇佣你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