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脉与全美世界能适应中国直销市场吗?
http://www.dsblog.net 2008-03-12 11:08:02
不看好中脉“被并购”
◎文/小刀
笔者有些保守情节,对外资兼并内资,向来持反对态度。
记得数年前,联想集团斥巨资申请成为奥运赞助商,我们几位朋友在北京闲聊,大家不约而同的对联想的行为表示了担忧:
1、联想没有国际化的产品。电脑、手机、照相机,无论是外观还是质量,都离4年前赞助雅典奥运会时的三星电子差得太远了;
2、联想没有国际化的人才。无论杨元庆还是郭为,都是柳传志先生的门生,属于近亲繁衍,两人都没有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对于国际市场的把控,仍待于提升;
3、没有国际化的战略。联想当时赞助奥运会,是经过成熟的思考,还是想当然的作为,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联想是在完全没有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上路的,这不得不说,是战略失误所致。
之后,发生了一件令我们都颇为震惊的事,联想吃下了IBM的个人电脑事业,并借机破局,似乎顺利地解决了没有国际化战略、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人才的问题。
反观今日南京中脉的直销路,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没有国际化战略,没有国际化产品,更没有国际化人才。辛苦申请来的“直销牌照”,似乎成了摆设,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南京中脉似乎也可以向联想学习,走一条产业并购之路,而我们所不能够理解的是,为何走了一条“被并购”之路。南京中脉拿到牌照,曾经有多少直销从业者为之喝彩,大家终于看到国内著名的保健品营销企业宣布进军直销,终于有能够与国际大公司一较高下的民族企业挺身而出,可今日这些现象,着实令我们倍感酸楚。
首先,态度决定成败。当初不管是受了谁的蒙蔽,既然牌照已经拿到了,就要好好对待,绝不能稀里糊涂的把牌照申请回来,又稀里糊涂的把牌照转让出去。 轻易放弃,无异于“挥刀自宫”。外资的手段,我们不是没有领教过,就像当年很多兼并国内的许多牙膏企业那样,先兼并而后把这些品牌雪藏,便永无出头之日了。或许直销不是南京中脉的惟一出路,即便这样,也不能如此轻率。
再者,这样操作,会让当初鼎力支持你们拿到牌照的上级领导作何感想?夸奖你们真有能耐吗?牌照到手方才几日,尚未捂热,就将之沿街甩卖吗?
其三,眼前这点得失,对于南京中脉来说,真这么重要吗?为什么就不能忍几年,干嘛急着卖牌照,说不定国家政策明年就来个大调整(以奥运为由,所有直销公司停止报单60天),你的机会不就来了吗?急什么啊?难不成等米下锅乎?这段时间先去把班子建好,何愁没有机会大展宏图!
总之,请别再稀里糊涂的啦!谨慎些吧!
中脉全美前途难卜
◎文/周一
全美世界号称新加坡直销巨头,与中国会议营销巨头的牵手,理论上讲应该是珠联璧合、前途无量。但是,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让人不得不忧,刚并购成立的中脉全美前途难卜,笔者以为它至少必须面对以下几个难题。
模式的磨合
全美世界在新加坡是一家以多层次直销取胜的公司,而南京中脉是众所周知的国内会议营销的既得利益者,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碰撞在一起后,以谁为主,或者留谁舍谁,皆是两难选择。假使这个模式的选择问题早就在双方达成合作意向时就已经决定好了,但是,双方拥有经营多年模式的背景,想要顺从另外一种模式,也是很难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达到融洽的程度。
而事实上,全美2007年6月进驻中国时就宣称,为适应中国国情,选择了“特许经营”,还声称要在2008年在中国开出多家特许生活馆。如此一来,模式的磨合上又平添了一道想法。中脉全美到底要采用哪种模式运营,目前还没有明确表态,或许中脉全美自己也还没有完全考虑妥当。
政策面的疏通
从2007年12月,全美世界并购南京中脉51%的股份的信息就被商务部批准对外公布,至今已再无中脉全美的官方信息放出。这里面很大一个原因可能是商务部还在做更详细的审批。
南京中脉获得直销牌照时,被批准的直销区域仅限在江苏省,而全美世界进入中国时将总部设置在了湖南长沙;宣布中脉全美成立时,又有信息曝出中脉全美将在上海设置一个重要机构,以方便完成外贸产品的引进等方面的工作;而全美世界的主要负责人刘忠源的办公地点主要设在南京中脉总部。兵分三地,这对本来还没站稳脚跟的外资企业来讲显得很被动,尤其是在中脉全美的直销经营许可还没有获得正式批复的时候。
现在,商务部的审批一日不完,中脉全美的直销道路将不能开展;商务部的审批一旦有变故,中脉全美的直销也将遭遇坎坷。因此,对于政策面的理解,以及对于政府办事方式的应对,将是中脉全美接下来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人才的匮乏
2007年月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陈怀德找到了一群得力的人,晚进的全美世界在人才的猎取上似乎并不特别,甚至有些草率。
全美世界一直有进入中国的想法,但是并没有全面系统的开展过调查,恰逢与万达利的幸存者寻求合作,这样的合作只能算是各取所需,并不能算外资企业成功登陆。也或许是全美世界发现这样的进入方式并不能完成他的中国梦,才有了与南京中脉的合作。
但是,从2007年因为万达利的崩盘而流入一部分人,其中不乏部分网头转为管理层,而之后全美都以发展特许生活馆为中心,外围力量的吸入明显薄弱。不管是从管理层还是经销商层面都显得单一且充满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都暴露出全美世界人力资源的软肋。虽然现在也融进了前南京中脉的人脉,但因南京中脉曾迟迟无所作为,剩下的也是些残兵游勇。这就意味着,中脉全美还将面临人脉整理与纳新的诸多人力资源问题。
- 高层高度关注灾情 中脉捐助青海灾区531万
- 中脉科技荣获亚太区最具成长力行销企业殊荣
- 南京中脉发严正声明撇清与“美亚国际”关系
- 中脉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公益活动受表彰
- 中脉科技金秋十月正式开业 万人盛典即将开幕
- 全美世界2024半年财报:中国市场下滑15%


- ·2025保健食品政策法规密集落地
- ·沃德绿世界深化全球布局
- ·太阳神通报冻结4月违规账号
- ·双迪桃花公司与守正电商团队正式签约
- ·小程序不到半数直企在玩
- ·康美时代第一季度市场违纪整治通报
- ·《完美(中国)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 ·三生付爱清:从三尺柜台到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