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dinner8003

 

文章数量:67

点击人次:266527

博文分类
搜索
【原创】 资本与共富论下篇

我的日志 │ 2013-09-07 13:01:03


下篇:共同富裕的趋势

第一章:共同富裕的逻辑

共同富裕有二个概念;1:共同创造财富,达到社会一定财富水平;2;共同分享财富,社会中所有个体都能分享到社会财富。中国谚语为:锅里有肉,碗里才会有;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一家人只有通过共同努力,为家庭增加收入,这样才能提高生活水平,锅里炒菜时有肉了,自己吃饭的碗里才能分到肉吃。社会是以国家的形态而存在,一个国由诺干个家组成;这句中国谚语说明,共同富裕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

共同富裕的主观与客观;前面说的这句中国谚语是共同富裕的主观意愿;客观因素能否使得这个主观意愿得到满足。而主观与客观在现代政治经济学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界限;当代政治经济学认为,在一定时期不能改变的,相对固态的物和事归于客观因素;在这个时期能改变的物和事归于主观因素;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某一事物,对于A他能够改变,而对于B,他不能改变;因此,同样一件事物,对A是主观因素,对B就成为了客观因素。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自然存在或已经发生过的事物,为客观因素;其他人为事物归于主观因素。从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共同富裕有这个意愿,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最通俗的话来说,唯心主义者:我行你不行;唯物主义者:你能我也能,我能!

我国现代社会的共同富裕道路;经历了主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三个过程。
 第二章:商品经济资本主义
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商品生产资本主导商品;生产资本由原始积累和剩余价值转换而来;资本投资商品生产,获得商品的剩余价值;商品的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商品简单再生产,一部分转化为资本进行商品生产投资;当商品生产达到一定饱和值的时候,剩余价值不再进行资本转换,而转换为货币储蓄。在商品剩余价值被资本家(经济人)储蓄后;劳动力与商品交换产生失衡;社会商品价值总量为A,剩余价值为B,劳动力价值为C,当剩余价值转换为资本为D时,C+D=A;当剩余价值转换为储蓄时;B=A.-B.劳动力价值无穷小于商品价值。劳动力价值越来越小,造成消费越来越少,带来商品价值越来越小。消费不足,产能过剩,劳动力价值减少,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减少;最终爆发经济危机。
商品经济,商品生产从手工作坊转移到机器大工业,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这是一个共同创造财富的过程,从经济人到普通劳动者;商品生产出来后,劳动者用劳动力进行交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使用消费;经济人获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一部分转换为货币供经济人消费,一部分再转换为资本进行再投资,雇佣更多的劳动力,生产更多商品,也产生更多的消费;这种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者与经济人共同享受社会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商品财富,相对是一种共同富裕的过程。商品经济发展成熟后,商品生产投资需求减少,剩余价值转换为储蓄货币,经纪人获得更大财富,而劳动者在剩余价值转换为储蓄中,劳动力价值减少,消费商品的能力下降,劳动者越来越贫穷;形成二极分化,经济人越来越富,劳动者越来越穷。
第三章:主观社会主义
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这种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使得人类不堪其苦。在这个时期,经济学家们从研究经济危机入手,研究解决经济危机新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在对生产资本的研究中,发现与提出剩余价值理论,指出商品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剩余价值;后来,在马克思主义者的逆向研究中,从消除商品剩余价 值入手,得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后来经过世界社会主义武装革命,取得国家政权,推行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不是经过自然客观产生的,而是通过人的主观意志创造出来的,因此,这里称为主观社会主义。
主观社会主义最大的特征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满足不了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主观社会主义发展最好的旧苏联,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同样还没有达到这种生产关系的要求。
主观社会主义是通过武装革命取得国家政权创造出来的,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商品的交换由上层建筑主观决定;违背了商品发展的自然规律;商品由上层建筑主导,生产什么商品和消费什么商品,凭主观意识来决定;既不符合商品的生产利益最大化,也不满足消费利益最大化;中国的主观社会主义,在建国初期,由于中国的工业化相对是空白,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初步工业化,生产力的发展可谓神速。这得益主观社会主义;但是,并不代表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如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用了四十多年时间;现在一个大学生,可能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懂得这些理论;不能说这个学生比马克思聪明一样。主观社会主义发展了一段时间,生产力水平满足不了这种生产关系的需求。
主观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上层建筑根据商品经济资本主义主观决定的,反其道而行之;私有制代之为公有制,剩余价值代之为集体红利,资本生产自由化代之为计划经济;劳动者失业导致贫穷代之为全民就业等等;
主观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力最大化的假说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者主观认为,生产力水平是能够不断得到提高的,只要实现了劳动力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平衡,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实现生产力最大化,就能产生商品量的最大化,实现共同富裕。因此,生产是为了生产力的最大化,而并非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消费的需求与商品需要是二个概念;每一个消费者对商品的需要都是无穷大;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受商品交换的制约,需要等价交换。生产力最大化不等于提高生产力;比如汽车,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所生产出来的汽车,与农民生产出来的大米比较进行等值交换;一辆客车交换20吨大米,客车的价值是1000个劳动力;20吨大米也是1000个劳动力,进行等值交换;客车一天跑500公里,乘客50人;而一个人一天可以步行50公里,这样客车一天的使用价值是500个劳动力;可是,客车的运行成本需要800个劳动力;每个乘客乘车交换价值是16个劳动力。这样,多数人就选择步行,乘车人少了,客车运行成本增加,乘车交换价值也增加;客车的使用价值为负数。从此,可以看出,客车厂生产力最大化的结果是消费利益亏损最大化。主观社会主义,在某种特殊时期实现过共同富裕,但最终结果是共同贫穷。这种违背商品自然规律,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经济行为,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章:市场经济资本主义;
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后期,周期性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危害一次比一次大;依靠市场调节已经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战争的手段,破坏在重建;在短短几十年中爆发了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空前绝后。
战争给人类造成了灾难,也为资本找到了新的出路;商品经济在商品生产的发展阶段,资本的剩余价值能够转换为资本再投资时,经济增长;剩余价值转换为储蓄货币后,经济下滑;因此,凯恩斯主义提出,在这个时期,政府干预通过发行货币,进行投资;再通过税收对资本征收高额所得税,阻止资本将剩余价值转换为储蓄货币,这就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确实解决了消费不足问题,实现了社会劳动力价值总量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相对平衡;但是,资本投资自由化,盲目性,造成产能过剩;70年代的经济危机,再次给资本主义敲响了警钟;为避免产能过剩风险,西方资本进行大规模专业转移;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为了继续掌握对商品的主导权;西方商业资本通过投资,和垄断市场控制商品生产,这就是政府干预资本实施市场经济。美元拥有世界货币,美国政府通过发行货币干预,把发行的货币交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政府再对企业的投资收益,征收所得税,进行财富二次分配,实行国民高福利,以达到共同富裕,平衡国内消费不足的矛盾;这就是政府干预资本实施市场经济的本质。欧洲国家不拥有世界货币的条件,就发明了知识资本,用科技投资,获得回报利益。
第五章:当今的中国经济形式
今天中国经济的生产关系,新老交错;很难说是属于哪一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种寡头富裕;以新千年为界,经济改革后,新千年前,我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商品经济模式;新千年后,我国经济属于市场经济模式。我国的市场经济道路,会很短,再走就是死路。
市场经济是一种财富掠夺模式,西方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财富,官僚资本掠夺国民财富;西方国家掠夺他国财富,用税收来平衡国内消费矛盾;如今也只能穷于应付;而中国除了能够掠夺国民财富,增加消费矛盾外,还能去非洲大街上逛逛,还能去哪里?今天美国对我国的战略防范是非常正确的;美国和西方国家很担心中国会被他们教坏,真的走他们的老路;这就会迫使中国与美国争夺世界货币;看看现在政府干预政策,傻瓜也能看出想夺美元霸权,而世界也只有一个美元;当世界经济陷入深度经济危机之时,难道还要用一场世界大战来调节吗?真如出现这种结局,那就是世界人类的最终结局。
难道人类的发展是必将走向灭亡?这应该不会是客观规律。

第七章:共同富裕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中国要和平崛起,这一点我深深的相信,就如相信自己的的眼睛。中国不会去挑起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在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消费资本化买方专买市场经济正在等待着我国走近的步伐。我国将率先进入消费市场经济,从此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今天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已经在经济危机中;深化改革,产业调整,那都是空话,很快上层建筑就会意识到此路不通。一个实现很有意思的事情,电视剧大秦帝国;这部电视剧很有可能是某个利益集团赞助拍摄的。商鞅变法,是变除旧的奴隶制度;建立封建制。而齐国变法只是整制吏治,非深层变法。今天中国的改革已经不是深化改革的问题,而是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整制吏治仅仅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整制吏治确实是非常正确的,能够为新的生产关系自然产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必将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来适应;这种未来新的生产关系就是共同富裕;这是客观条件成熟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万般命注定,半点不由人;都说这是唯心主义命运论,是迷信;我觉得很有哲理;在客观事物面前,人的主观意愿是无能为力的,就如我国的共同富裕,这是客观规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会为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转变;中国梦将不再是梦想,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资本与共富论3   下一篇:直销为了谁»

评论(0) 点击次数(3557)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