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zz
文章数量:2
点击人次:2443
- 一本行业杂志的三年
-
编者手记
2007年10月,《直销》杂志创刊三周年。蓦然回首,酸甜甘苦,对于自始至终投入其中的人来说,此刻,想说什么又似无从说起。在西方,历史长达百年以上的学报、专刊、杂志所在多有,近代中国则思潮澎湃,刊物也随之潮起潮落,难逃短命。今天,当创刊于非常时期的《直销》杂志走过三年历程的时候,我们由衷地感慨,这三年是《直销》与直销甘苦与共,并肩同行的三年,也是成长的欣喜与飞跃的疼痛并存的三年。[@more@]在荆棘与迷雾中前行
——《直销》杂志三年发展回眸
文/安妮
2007年10月,《直销》杂志创刊三周年。蓦然回首,酸甜甘苦,对于自始至终投入其中的人来说,此刻,想说什么又似无从说起。在西方,历史长达百年以上的学报、专刊、杂志所在多有,近代中国则思潮澎湃,刊物也随之潮起潮落,难逃短命。今天,当创刊于非常时期的《直销》杂志走过三年历程的时候,我们由衷地感慨,这三年是《直销》与直销甘苦与共,并肩同行的三年,也是成长的欣喜与飞跃的疼痛并存的三年。
尝试带来的契机
10月的江城武汉秋意正浓,位于汉口青年路的《直销》杂志社办公室内,创办人蔡晟俯视窗外车水马龙的世界,他的心里勾画着怎样的一幅美景,又起着什么样的波澜,作为旁观者谁也无从得知。这个在所有客户、朋友以及同行、员工眼中温和、谦逊又极其执着的年轻人,他做到了许多人仅仅观望、揣测和并不看好的事情。一本致力于整合业界优秀资源,集聚传媒新锐力量,打造以直销为中心的商业杂志,立志求索中国直销市场的涅磐之道,立志成为中国直销杂志执牛耳者的经济刊物在他的手中酝酿诞生了。
三年,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媒体来说,仅仅是一个起步。在历史长河中,又是何其短暂的一段岁月,然而对于精心培育它成长的人来说,这三年又何其的不平静。中国直销的这三年,是上演起伏跌宕的业界传奇的三年,所幸的是,《直销》关注并与他们一道并肩经历了这一个历史瞬间,并一如既往地在这块阵地上冲锋在前,坚守不渝。
2004年,在报社一位朋友的建议下,蔡晟初涉直销之河流。通过一系列的了解、认识,他找准了自己人生创业新的坐标,之后便关闭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就已注册成立的公司,全身心投入做直销媒体的事业中。
2004年10月,第一期当时命名《直销时代》的刊物出刊前,他经历了多次尝试,始终在寻找能长久地、意义更大的生存方式。5月份,直销沙龙网站开通,7—9月,通过与《当代经济》杂志携手,一本综合性的直销行业专业杂志应运而生。
创办之初,没有一个专职人员,连蔡晟自己,也是既做记者又做编辑,还要跟进业务与发行。最初的几个月,租了间600元的办公室,凭借着手头的一些资金,前几个月每期杂志还能顺利付印、发行。三个月后,广告、发行和运营难度比预期要困难的多,手头的资金也基本上所剩无几。
“当时我们的那间办公室,基本上就起着一个仓库的作用。到最后,所有的杂志只能当废纸卖掉。”说起当初的情形,蔡晟淡淡地回忆。
熟悉他的人们都知道,他是个乐观的人。我宁可把这种乐观解读为是经历了人间世事后的一种豁达与超然。今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蔡晟,湖北襄樊人,用他的话说,是从山里走出来的,所以他性格中质朴的成分也令所有与他有所接触的人深深感怀。同行与朋友常用一个词形容他:口讷。在商场上征战,一个人的口才往往成为其个人魅力与成事的资本,这样一个口讷的人,怎么拓展自己事业的疆域?
“性格使然,到现在,遇到比较激动的事情和场合,我常常也不知如何开口表达自己。但一个人的真诚是别人能感受到的,我深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纵观这些年来所做的一些事情,也是自我一个不断完善与提升的过程。”
业内人士都知道,对于一个平面媒体尤其杂志来说,前几年基本上就是一个“烧钱”的过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勇气面对这一事实,很可能就半途被淘汰掉了。而《直销》的情况亦基本如此,最困难期间,发行、市场、读者各自的需求全部要考虑,但无论哪种情况下,每一期的杂志都照常付印了。
“记得05年底,由于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出版社便派了两个人白天黑夜倒班,在我办公室轮流盯守了我整一个星期,最终我借了高利贷将出版费用支付才了结。那一周时间,我一直睡在办公室,但可想而知,我肯定是睡不着的。后来,我常在外地出差,但我常面临这样的问题,早上出门,晚上不知道房卡还能否刷开房门。现在回想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已。我常想那个时候我都坚持过去了,还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呢?”蔡晟的此一番话着实道出发展之初的辛酸。
既然如此,做别的不一样吗?为什么那么执着于直销杂志的运作,执意坚持按时出刊呢?
“我的想法是既然做了,那么我就要尽最大可能做好。最初是摸索着走,很多情况比较模糊,到现在,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但我却更加乐观和充满信心了。这个信心既是对我们自身实力的客观评估,也是对行业认知的深入。毕竟杂志是一个平台,不管是我、还是各位经销商、从事直销关注直销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今天或许我们记录下的东西还没有被很多人看好和重视,但毕竟在这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在踏踏实实做这样一个事情,至于是好是坏要读者去评判。我们尽自己的力为中国直销的发展史留下了这份底稿。”
成长的喜悦与疼痛
与所有创业者一样,初步的道路都是在摸索中前行的,这种难能可贵的勇敢鼓舞了受挫的士气。紧随其后的发展,步入常规的运作阶段,已经初步摆脱了初期的困境。首先从人力的配置上,一批有识之士先后加入进来,本着相同的理想和超然的勇气涉身而来,杂志内容与版面、栏目设置在质量与深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2006年3月,原《直销时代》正式更名为《直销》,这一更名可以说是将《直销》杂志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了。此前,韩国、新加坡等国已经有了以直销命名的专业杂志,而在中国,《直销》杂志作为直销界行业传媒的旗手之一,在过去两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广告和发行业务直线上升,内容设置也进行了多次改版,初步显露出“打造中国直销第一刊”的王者风范。直销资深专家在评价业内几家直销刊物时肯定说:在基础工作方面,《直销》是做的最扎实,订阅也是最好的。在发行的覆盖面上,也辐射到了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国家和地区。就在今年7月的百人圆桌会议上,来自马来西亚的一位经销商在看了《直销》杂志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当场签订了大量的订阅合同,也为《直销》杂志设立了驻马来西亚的办事处,他成为该处的负责人。
的确,在这个充满变数和诱惑的时代,如果你无法驾驭变革,那么你就只能走在时代的后面。然而,在一个行业里,媒体发展和业界动态是紧密相连的,由于这段时间直销业在中国并不十分景气,我们客观的也存在一部分问题,于是一系列改革也在刊物内部悄悄进行。随刊《时代人物》《信息宝典》正是这一改革的产物。策划这两本随刊就是想在“内容为王”的杂志时代寻找一次新的突破,改变目前存在的:内容过于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行业核心、视角局限于个案个例而没有适度拔高、人物类事件类内容过多而调查类分析类内容过少等问题形成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完善我刊的内容分布和框架构造,在行业内树立更为广泛的影响力,真正实现“打造中国直销第一刊”的最终目的。
三本刊物的明确定位,保证了《直销》杂志本刊的专业性、深入性与前瞻性,满足了广大的经销商与直销从业者、关注直销发展的人士对高端直销杂志的要求,从政策与理论高度来指导行业的发展。而《时代人物》则牢牢地以“记录直销人的命运”为宗旨,以“平等、客观、专业、人道”为理念,关注那些“对中国直销的发展和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生活和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向上、奋进的力量和深遂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以人文的视野和角度去解读那些在直销领域默默探索的普通人,以及那些经历人生苦难、波折、奋斗后卓有成就、有影响力的人物,共享他们生命的阅历。让读者跟随他们,感受直销界的沉浮变迁。《信息宝典》主要服务人群是各直销企业、经销商,我们通过这样一种媒介形式,将各种行业信息通过整合、汇集,以便更多的企业与个人在此发布他们的广告信息、产品展示以及个人资料等,方便企业之间的互动和经销商之间的交流。目前,《信息宝典》也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让行业信息真正动起来是我们的改版《信息宝典》的初衷。
《直销》与中国直销的这三年,是休戚与共的三年。与我们个人的成长一样,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伴随喜悦与困惑的,在业界较为低迷的这一时间段,我们也在不断思索,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上,我们把握着话语权,那么究竟该发出怎样的声音呢?我们企图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专题讨论来把握行业时代的公共话题,呈现行业中各种思想和价值的冲突,藉以克服专业樊篱,倡导批判意识,却又希望达成某种共识。在以个人价值为核心的世界,也许只有个人选择才被认为是本真的存在。在市场机制压倒一切,似乎只有商业大众文化才有生命力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坚持《直销》创刊时的理想还有意义吗?无论如何,内心总时时冷静的反省着自己。同时,2000年以来,大陆已有不少同类刊物在我们的先后创办,如《中国直销》、《分销时代》、《新华商》、《直销世界周刊》等等,办刊者同我们一样都有为中国直销行业发展贡献一分力量的初衷,可见我们也并不孤独。这些困惑我们的问题,在《直销》创刊时或多或少都已有所预料。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并相信,今后总会有一些人抱着同一希望和信心继续走这一条路。在一个思想和社会参与意识退潮的时代,办一个具前瞻性与思想性的专业杂志,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艰难的苦斗。问题在于,如何看待这种苦斗。事实上,正是对这种现实的抗拒,代表了不依赖于政治、大众和市场的批判反思意识的成长和尊严之所在。
风雨兼程,在路上
一本行业杂志的三年,代表了这个行业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对此记录,是这三年的一个总结,一个彰显;一本行业杂志发展的三年,也代表着这个行业未来的生命力,蹒跚学步也好,呀呀学语也罢,对此的记录,就是对这个行业历史的完整,是对这个行业生命轨迹的细微刻画。
2007年,《直销》杂志成功策划并实施了行业内的系列会议和论坛。其中首届中国创富·杰出领袖百人圆桌会议于7月6日—8日在上海太阳岛度假村胜利召开。随即杰出领袖百人圆桌会议、高级经销商论坛、自由企业家下午茶、旅游研讨会也在相继运作中。肩扛 “为直销行业探出路,为业界人士解困惑”的责任与使命,强劲地引领着直销行业朝着真正有利于我们中国人的轨道运行的初衷,《直销》杂志开启了业界之先河。
与同行业的互动与信息交流是《直销》杂志历来十分注重的,也由此与同行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与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这三年以来,同行们的支持与协作,很好的体现了直销媒体行业间良性竞争与团结发展的局面。
三年一个总结,三年后的今天,谁都无法预言《直销》杂志的未来,但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不要轻视一支笔的力量,现在已不再是谁拥有金钱就拥有权力的社会,而是谁拥有了信息就拥有权力的社会。由此,我们的信念也更加坚定。蔡晟说:我们要将这样一本杂志打造成海内外华人圈最具影响力与思想性的行业刊物。我们有理由为这一理想而喝彩,如果一个媒体在成长了三年后的今天,仍旧怀揣着创办之初探索的勇气与创新的思维,仍旧一如既往的保持着真诚、开放的心态,它的未来是不可小觑的。那么前方即或是荆棘遍野、迷雾满程,我们也将风雨无阻,一路高歌。
本文载于《直销》杂志2007年11月刊
2008-07-03 19:52:46
无论如何,中国已经有了一些愿意去客观、冷静的人,愿意去了解直销这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