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罗麦彩虹桥

 

文章数量:43

点击人次:29703

博文分类
搜索
【原创】 北京罗麦科技董事长汪静女士的父亲-汪道涵先生 简介

我的日志

时间:2012-4-6 19:01:25    浏览: 518

 北京罗麦科技董事长汪静女士的父亲--汪道涵先生 <wbr><wbr>简介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逝世:生平简介(附图) 汪辜会谈

 

    汪道涵1915年生于安徽嘉山,1933年l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新四军四支队、五支队。1940年后任淮南嘉山县县长、县委书记,淮南行署副主任,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专员,淮南地委财经部部长、行署副主任。1945年后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建设厅副厅长,华中军区、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政委,胶东区行署代主任,安徽省财办主任。1949年后任杭州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财经部部长,浙江省财办副主任、省财政厅厅长兼商业厅厅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1952年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1978年后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后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1985年后任上海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1991年12月起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是党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85年当选为中顾委委员。

 汪道涵同志因病于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汪道涵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前往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汪道涵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30日专程前往上海龙华殡仪馆为汪道涵同志送别,并慰问其亲属,曾庆红转达了胡锦涛和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对汪道涵同志亲属的深切慰问。

江泽民、曾庆红等到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2005年12月30日新华网)

  图文:江泽民在上海吊唁汪道涵  汪道涵遗体在上海火化江泽民曾庆红送别(图)  图文:曾庆红等到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汪道涵 

"九二共识"留绝唱  江泽民称其"终身的良师"     

     美国学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撰写的《江泽民传》,通过采访汪道涵本人还原了几个精彩的历史瞬间。

  1949年9月,刚刚担任华东工业部部长不久的汪道涵,去下属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视察时,认识了一位年轻人--江泽民。

  两人同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当时,江泽民23岁,汪道涵34岁。

  “此后,我们就越来越熟悉,江泽民成了我家的常客,我和妻子把他当小弟弟看待。”汪道涵对《江泽民传》的作者库恩说。

  在以后的日子中,汪道涵和江泽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汪被江称之为“终身的良师。”

  1951年,汪道涵把江泽民调到中国制皂厂,年仅25岁的江泽民被任命为副厂长。

  1953年年初,汪道涵被提升为北京新成立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当时中国正采用苏联体制,该部被要求制定更高的生产指标,建立新的企业并组织研发工作。

  “非常和善,没有架子,给人感觉很亲切。”该部原机械研究院院长华国柱告诉《新京报》记者,汪脸上通常的表情就是微笑。

  1957年中央制定完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派团去莫斯科听取苏联专家对规划的意见时,华国柱成了汪道涵的助手和翻译,一起工作了二三周时间。

  此时,汪道涵的使命是,为制造重型机械和电气设备集中最好的技术力量。汪努力给这项全国性的工作寻找最优秀的人才,他再次想到了江泽民,把他调到了该部设在上海的第二设计分局,并让他担任了一个新成立的电力设备部门的主管。

  在十多年的动荡岁月中,汪道涵和江泽民两个家庭始终保持着联系,互相照应。在汪道涵被迫害得家人离散时,在上海的江泽民妻子王冶平,冒着风险收留了汪道涵的女儿。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汪道涵恢复平常人的宁静生活,江泽民经常去看还在谪居的汪道涵,这在当时还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1985年,汪道涵的上海市长任期届满。在中央物色接班人时,汪道涵推荐了江泽民。

    “副总理万里来征求我的意见,他提出好几个极有竞争力的人选,我推荐了江。”汪道涵对库恩说。

 

  1989年江泽民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已经退休的汪道涵赠给他一幅林则徐的名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汪在接受库恩采访时说,“我也感到担心,因为江没有在中央最高层工作的任何经验,而在那里存在很多复杂情况,有很多矛盾,有时会令人沮丧。我用林则徐这幅对联告诉江泽民,他不应该因为个人原因而放弃这个机会。不管前面是什么,他都应当接受这个重大挑战。”

  1995年1月30日,身为海协会会长的汪道涵陪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出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迎新茶话会上。

  江泽民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问题,发表了著名的八项主张。

 

《无限的思念――汪道涵纪念影像》在上海面世 (2010年12月25日中国新闻网)

北京罗麦科技董事长汪静女士的父亲--汪道涵先生 <wbr><wbr>简介   北京罗麦科技董事长汪静女士的父亲--汪道涵先生 <wbr><wbr>简介  北京罗麦科技董事长汪静女士的父亲--汪道涵先生 <wbr><wbr>简介

 

    《无限的思念——汪道涵纪念影像》一书收入汪道涵各个时期的珍贵图片350余幅,从不同侧面再现了他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奋斗的70多个春秋,其中相当数量的珍贵图片文档属首次公开披露。
    2010年12月24日,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书名、曾庆红同志作序的《无限的思念――汪道涵纪念影像》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杨晓渡、杨振武及汪老家属、各界人士出席。上图为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向上海图书馆赠送该书;汪道涵女儿汪静在座谈会上追忆父亲。

   以下内容摘自:曾庆红撰文:《无限的思念——汪道涵纪念影像》序  

   道涵同志是我十分敬重的长辈,我们两家可谓世交。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家父曾山与道涵同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俩同在1937年去革命圣地延安:家父是从苏联学习回国后到的延安,道涵同志是毁家纾难、举家奔赴延安;同在1938年回南方抗日根据地:家父经中央任命为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从延安回江西参与组建新四军,而道涵同志受中央委派,从延安到湖北黄安县参加新四军并担任四支队战地服务团领导工作;同在1949年到上海:家父担任华东局财经委主任、上海市副市长,道涵同志担任华东局财经委工业部长,共同参与接管上海的工作;同在1952年上调北京:家父担任中央财经委副主任兼商业部长,道涵同志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都在国家机关工作。这一系列工作巧合,生动反映出老一辈30多年的革命缘分和深厚情谊。同时,作为长辈,道涵同志是看着我们长大的。1984年我调到上海工作,当时,道涵同志是上海市市长,是大家尊敬的领导,我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当面向他请教。后来,我虽然离开了上海,但仍然多次与道涵同志见面,每次交谈,都受到他许多有益的教育和启发。

    道涵同志更是一位坚定的革命家,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汪道涵纪念影像》真实再现了他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奋斗的70多个春秋和作出的多方面贡献。

 

«上一篇:汪静董事长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举行影片《情暖玉树》的媒体见面会   下一篇:追悔过去,不如把握现在,奋斗将来! »

评论(0) 点击次数(2487)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