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直销专家

姓 名:宋帅 Q Q:949879665 电 话:18654505701 

文章数量:56

点击人次:27354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原创】 2013上半年直销行业负面舆情报告发布二

我的日志

直销公司排名_中国直销公司有哪些_中国直销网:2013上半年直销行业负面舆情报告发布二

直销专家QQ949879665 电话:18654505701


直销道道网舆情监控室联合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通过对2013年上半年直销企业负面舆情事件的分析,发布《2013年上半年直销行业负面舆情报告》。报告对直销企业舆情来源、传播特征、舆情走势以及直销企业危机舆情应对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2013年上半年直销企业负面舆情呈“W”特点,相较于2012年同期,直销行业负面舆情涉及企业和曝光率明显增多,对直销企业和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以下是第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见:《2013上半年直销行业负面舆情报告发布一》)

  

四、涉及企业范围进一步加大,多个企业多次被曝光

报告显示,无论是龙头直销企业安利,还是红色企业新时代,还是欲导入但尚未开展直销业务的康美等企业,因为“直销“,备受监督和曝光。

  

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被曝光的直销企业、准直销企业40多家,被曝光的企业次数达到70多次,多家企业被多次曝光,被曝光企业的数量从2月份开始呈上升趋势。龙头企业安利居企业负面曝光量排行榜榜首。

  

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认为:作为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安利倍受媒体关注。“眼球经济”时代,一些小问题都有可能被放大,安利很难摆脱舆论负面,唯有强大的舆情监控体系和危机处理系统才能应对。上半年安利被曝光领域包括制度涉传、跨区域直销、产品问题、违规培训等方面,尤以产品问题为主。在众多危机事件中,虽然作为影响力中心,负面事件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013年直销行业负面相较2012年同期,涉及企业数量多,负面事情多。固然与新型传销猖獗,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有关,致使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传销、违规违法等事件的整治力度。例如上半年发生的合肥事件,严重挑战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神经,为此安徽出台了“新政”,加大了对传销的打击力度。

  

另外大量直销新生军的加入。从1990年伊始,直销在中国发展已超过20年,许多“直销老人”退居一线的同时,大量直销新生军涌入。创业环境恶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逐利心理,导致许多新人心态浮躁,再受教育培训不到位的影响,许多新人匆忙“上手”,采取许多不允许的激进或投机手法,以至于被媒体攻诿和被消费者投诉,导致直销负面舆情大量增长。

  

上半年在媒体曝光直销企业事件中,还出现了“围剿”和“旧闻新炒”两种情况。大连一家企业,连续三个月被某媒体从多个角度曝光,短时间网络上充斥着企业的负面新闻,引起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强烈关注。还有安利负面舆情事件,受安利影响力的影响,当安利出现负面舆情事件时,短短的时间内被快速转播,网站、论坛、微博、QQ群……

  

上半年“旧闻新炒”现象比较严重,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认为,这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直销企业不够重视、不作为。例如山东某公司汗蒸馆事件、E科士威涉传问题、亮碧斯传销案件……企业以敷衍的态度简单应对或不应对,导致媒体进一步深入挖掘,倒逼企业去解决问题。二、逐利机构利益驱动。直销“软肋”的存在,让许多逐利机构较易达成目的,去年如新、康宝莱遭遇做空。上半年无限极、隆力奇、完美等也曾遭遇此类事件。

  

五、传统媒体是主要曝光来源,直销媒体是正能量阵地

据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监测发现:从首次曝光的媒体来看,以大众传统媒体为主,约占81%,是曝光直销企业负面事件的主要力量,直销行业媒体占15%,但境外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同样不可忽视。其中,境外媒体更关注境外企业或在境外发生的负面事件,微博仍是新兴网络媒体的主力军,微信、易信的重要作用正在慢慢崛起。

  

海伦国际中心调研发现,传统媒体主要偏重于监督职责,负面曝光占53%,评论分析性的报道9%,正面宣传仅占38%,而直销行业媒体在传播正能量明显重于传统媒体,正面报道占66%,探讨性的分析占15%,投诉维权占19%。

  

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监测发现,传统媒体往往站在公众角度监督曝光,相较于传统媒体,大多数直销媒体是跟着直销企业或是这个行业一起成长的,直销媒体更懂行业、更懂直销也更专业,直销媒体看问题会看得更透彻,比如一些行业的弊端形成的偶然与必然等等……因此曝光大多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和社会危害的层面,对某些不法分子和企业中的害群之马进行曝光,旨在净化直销环境,促进中国直销行业健康发展,因此直销媒体在面对行业负面新闻的时候,问题更深层次,例如企业管理问题……

  

据监测发现,传统媒体开始重视并关注直销行业。例如目前积极参与的传统媒体有中国经营报、人民网、网易、腾讯、新浪、凤凰、京华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等,还有众多的小媒体和地方媒体。多家媒体还特别开辟了直销专栏,对直销进行深入报道,例如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信息时报等媒体。

  

传媒陆续进入直销行业,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认为原因在于:1、传统行业受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业绩低迷,而直销行业业绩持续几年增长,去年增长率高达50%以上,吸引媒体眼球。2、直销行业的影响力和覆盖人群逐渐增长,直销企业成为了一个“大蛋糕”。3、中国直销“天生”存在软肋,投诉纠纷严重。4、利益寻租机率和可能性大,某些逐利机构以“监督”为名义欲利益寻租。这类事件2013年比较普遍,多家直销企业例如无限极、完美、隆力奇等曾深受困扰。

  

政府关系和媒体关系是直销行业舆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媒体的广泛参与,将更加挑战直销企业的外事公关能力。

  

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监测发现,在外事重视程度上,民族直销企业还有待加强,需要向外资直销企业学习。在外资企业里面,安利、玫琳凯、如新名列前茅;民族直销企业里,无限极、三生、富迪等相对表现不错。而在危机应对水准上,外资直销企业仍然比内资企业成熟,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处理手段和方法,都值得内资直销企业借鉴。当出现负面舆情事件时,他们第一时间主动和政府相关部门、媒体沟通,快速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事件的进一步恶化。

  

六、企业回应率较低,危机应对能力有待加强

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监测发现,上半年直销负面报道,企业的回应率约为60%,并且整体回应质量差,可信度低。某些企业采用默视、推诿、拖延甚至是热反应冷处理的方式加以应对,以逃避问责、度过危机。

  

据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调研发现,面对质疑,企业主要回应的方法包括:官方网站公告回应、企业负责人对媒体追问表态,或者表示正在调查之后不了了之。其中,被曝出负面新闻的企业大都以否认的姿态来回应质疑,主要包括:纯属经销商个人行为,企业被冒名;处理方法为对经销商直接开除或者表示不对外公布,将更进一步的规范市场,全面整顿。或者承认问题,表示企业正在整改。

  

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危机应对能力方面,从应对时效、信息发布、应对内容、处理方法以及声誉修复等各个指数综合考量,安利排行首位。而隆力奇、三生、完美等企业在应对速度、举措等方面表现较好,有效阻止了公众恐慌。

  

七、传销愈演愈厉,直销企业需加强对外沟通

据海伦国际直销中心监控发现,2013年上半年以来,各地打传、涉传新闻不断,每日都有许多传销事件被曝光,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求民众警惕传销。这从社会层面来说,有助于净化直销行业环境,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有助于直销行业长远发展。

  

但是对于直传不分的老百姓来说,出于对非法传销的警惕,也会对合法的直销企业产生误解,特别是打着某些企业旗号从事传销之实的传销事件,让直销企业真假难辨。直销企业应该主动作为,区别非法传销,消解民众对企业的误解。

  

而据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调研发现,目前直销企业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慈善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品牌建设投入上也下了一些功夫,但是“对外沟通”上仍显不足,宣扬直销正能量上仍然不够。惩恶还要扬善,这样直销行业才会发展的更好。

  

八、健全舆情处理体系,合作提升公关能力

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认为,虽然负面话题多少并不能代表企业危机大小,但是负面话题大于正面话题的时候,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市场开拓将深受其影响。直销企业需要正能量,直销行业需要正形象。无论是企业的生存需求还是行业长期发展的高度来看,直销企业都必须重视舆情建设,提升自己的危机应对能力。

  

在《直销“软柿子”硌手,舆情“防火墙”够厚》专题里,直销道道网舆情监控室已提出几点建议,现再强调两点:

  1、提升公关能力,加深合作
  打上中国特色烙印的直销十分特殊,任何小问题都可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直销企业需要建立成熟的公关体系,积极与媒体正面、真诚对话,重视与媒体正常关系的维护,利用多方资源,全面监测舆情,第一时间破除谣言,消解公众质疑,否则“失民心者失天下”。企业也应该注意与媒体合作的方式、方法,公平对待所有媒体,在应对负面危机时方能巧妙借助媒体客观、公正、权威的形象,先入为主,从而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2、主动要求自律,先声夺人

  

在面对负面舆情时,企业除了要积极回应外,在与直销行业有关联的负面新闻曝光时,也应该主动纠察自身,例如在7月份奶粉被曝光事件炒的火热时,直销企业纷纷发表公告,例如三生官网声明:牛初乳及蛋白质粉所用乳粉未受污染。企业的先发制人,及时关注外界动态,既能获得直销界的认可,也能将直销的好名声推进绝大多数人视野,更好的将直销融入中国大市场。


«上一篇:2013上半年直销行业负面舆情报告发布一   下一篇:九极举行直销启动大会,成首家上市医药获牌直企»

评论(0) 点击次数(592)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