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lidatao

 

文章数量:15

点击人次:50954

博文分类
搜索
医改前行 医药行业看涨

我的日志

文/医药行业最佳分析师 姚杰

在渡过了医药行业最为艰难的2006年之后,以“两会”医改号角的2007年拐点已然到来,20073月份,医药上市企业在股市上的表现更增加了人们对医药行业的信心。

[@more@]

医药行业艰难的2006

2006年是医药行业最为艰难的一年。这主要是因为医药行业自身特点决定的。医药行业消费需求刚性较大,故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小。但是医药行业受自身行业政策的影响非常大。2006年三大行业利空因素,使医药行业的增长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认为三大利空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是反商业贿赂、SFDA新药审批放缓和药品降价。

三大利空因素影响医药行业发展

数据显示,2006年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速分别为18%10%,均低于2005年的增速。税前利润率由2005年的8.4%下降到2006年的7.8%。其中,化学原料药:收入、利润保持低增长,盈利率稳定;化学制剂:收入增长稳定,利润增速明显下降,盈利下降;中药饮片:收入、利润增速虽高,实为恢复性增长;生物制药:收入、利润均取得高速增长,盈利稳定;

医疗器械:收入、利润均取得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2007年:医改催生拐点

2007年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影响因素中增加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国家正在各地试行新的医改,新的医改政策也呼之欲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今年重点抓好新农合、社区医疗建设、基本医疗保险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四件事。而且,国家财政确实加大了投入。

新医药改的核心内容是加大政府投入,发展社区医疗和新农合。这些政策对于医药行业将产生正面影响,催生行业拐点。未来将对我国医药行业产生根本性格局改变,将会加速医药行业的整合与集中,加速中小企业的淘汰与出局,使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将使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巩固和加强。

感受医改春风,迎接行业拐点

目前国家正在各地试行新的医改,新的医改政策呼之欲出。我们认为,这一因素将是对未来医药行业产生根本性格局改变的因素,将会加速医药行业的整合与集中,加速中小企业的淘汰与出局,使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将使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巩固和加强。

医改的目的就是实现我国对WHO承诺的“到201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并且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计划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这一目标。有可能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在2007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卫生大会上宣布。

新医改的核心内容是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无论是国研中心专家的测算,还是财政部传来的消息,都归结为一点,即国家将增加1000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到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在新农合和重大传染病防治方面将增加资金投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今年重点抓好四件事。

这四件事是:一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搞得更快一些。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去年增加58亿元。

二是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落实经费保障措施,方便群众防病治病。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三是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

四是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窗体底端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8亿元。温家宝说,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特别强调,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社区医疗和新农合作为新医改的主要方向,而且,特别指出在新农合和重大传染病防治方面,中央财政将加大投入。这无疑给人们翘首以盼的新医改确定了方向,而且在政府加大投入方面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温家宝还提到,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中医药企业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新医改将对医药行业产生正面影响

我们认为,新医改对我国整个医药行业的影响是非常正面的。主要因为:

促进医疗资源与药品消费结构的重新分配、政府的财政投入使医药市场“蛋糕”扩大。

未来医改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估计将增加1200亿元/年。这将增大医药市场的蛋糕,尤其是基础用药市场。

2005年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是4000亿元。我国卫生总费用为1200亿元/年。如果国家在未来增加1200亿元/年的卫生支出,则整个医药市场的蛋糕将被迅速扩大。

“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改善,曾经压抑的医疗需求释放,医药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我们预计2007年医药行业收入的增速在18%左右,利润的增速会继续上升,税前利润率有所提高,估计在1个点左右。在这种温和的增长趋势下,龙头企业的优势会更突出,有技术含量和质优价廉的药品将会较快增长。行业中的企业和产品增长都将呈现结构性调整。

在医疗制度改革下,未来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1、产品以基础用药(如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有品牌,价格相对便宜,产品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如双鹤药业、华北制药、丽珠集团、鲁抗医药、哈药集团等。2、产品独特,在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企业。如华东医药。3、国家采购可能涉及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类公司。如万东医疗、新华医疗、科华生物等。4、医药商业的龙头公司。如国药股份、上海医药等。总之,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对医药制造和医药流通行业的影响,都将是加速行业整合,提高集中度。国家的医疗制度改革今年是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将是渐进式的,整体格局确立估计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对相关医药上市公司的有益影响可能要放在一个更长的周期去理解和看待。

医药板块的投资策略应该抓住两条主线:一是内生性增长、估值偏低,或在医改中可能受益的股票:包括科华生物、千金药业、康缘药业、康美药业、西藏药业、双鹤药业、万东医疗、山东药玻、上海医药、国药股份。二是存在外延性资产注入预期的股票:如天坛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

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对医药制造和医药流通行业的影响,都将是加速行业整合,提高集中度。

我们认为,国家的医疗制度改革今年是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将是渐进式的,整体格局确立估计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对部分相关医药上市公司的有益影响可能要放在一个更长的周期去理解和看待。

……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康健》第四期。

«上一篇:康健07年1-4期封面赏析   下一篇:诺丽: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佳品»

评论(0) 点击次数(2928)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