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国际化企业的六大成功因素(四)
-
海外资讯
构建国际化企业的六大成功因素 [@more@]1、文化的含义
文化通常是指特定社会中存在的独特生活形态,即在思想、认知、情感、信仰、行为上,与其他社会代代相传的不同方式。人类学家一致认为文化有三个特征: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内在一致性(强调文化的认知、价值、信仰和习惯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性)和文化的自觉性或者说无意识性(即文化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习得,不与其他文化比较是很难感觉到)。
品牌国际化,就是要改变人们——这些外国人——的消费习惯,更换别的品牌。因此,品牌国际化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行为。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欧美的跨国公司如此不遗余力地从事中国的青少年“事业”,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些跨国公司品牌伴随中国新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1)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有最显著的差异性
关于文化的差异美国一个学者把它分为四个层次,我们分别描述如下:
层次1:没有文化上的差异,两个国家语言也相同;如美国和加拿大。
层次2:很小的文化差距,具有相同的语言;如美国与英国、澳洲等,
层次3:中等程度的文化距离,相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语言;如美国与欧洲国家,共享西方文明,但是语言不同,差距较大;又如中国与日本、越南、韩国享有共同的儒家式文化,但是语言不同,文化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层次4:大的文化差距,不同的文化的渊源,不同的语言;如中国与美国、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等。
(2)、文化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表现
首先,也是最明显的是需要为品牌选择一个合适的品牌名称和/或品牌图案。到阿拉伯国家就得取一个阿拉伯文的品牌名称,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就得取一个以英文字母为主的品牌名称。
其次,促销和广告的宣传标语的选择和使用。促销和广告用语通常不是一句完整的话,或虽然是完整的一句话,但是正确理解必须有相应的文化背景。
第三,管理沟通上的障碍。
四是,现有品牌地位和对当地消费者的文化意义。
五是,文化消费和消费文化。品牌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消费。
(三)当地化(本土化)是克服文化差距最有效的方法
1、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没有比当地人更了解当地人的了”这是海信到南非后的最大的体会之一。文化差异的本质是人的差异,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可以化解品牌管理中的沟通障碍,理解当地的消费文化,创制出有效的营销策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为什么都先合资?除了政府政策规定外,很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当地的人力资源。
2、设计和开发的本土化。
3、品牌营销策略的本土化。在推广的方式、文案写作、形象的表达等,要通过本土的机构和人员来运作,不要用中国人去运作,那样是很会出错的。
beioushui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