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冬病夏调” 科学养生避雷误区
http://www.dsblog.net 2025-07-20 21:35:59
冬病夏调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特色养生法,其理论基础源自《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论》提出的“春夏养阳”理念,以及《素问·六节脏象论》阐述的“长夏胜冬”相克关系。这一养生方法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认为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只有顺应四时变化规律,适时调整养生方式,才能达到防病治病、维护健康的目的。
一
什么是“冬病”
“冬病”是中医术语,特指一类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虚寒性疾病。这类疾病通常在冬季高发或症状加重,其发病机理在于患者本身阳气虚弱,加之冬季自然界阴气旺盛、阳气衰减,导致人体正气不足难以抵御外邪,或因反复感受寒邪侵袭,致使某些慢性病症呈现周期性复发或病情加剧的特点。
“冬病”主要涵盖两大类疾病:一类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过敏性鼻炎等;另一类是消化系统虚寒性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慢性肠炎及功能性胃肠紊乱等。这些疾病均具有冬季易发或加重的典型特征。
二
什么是“夏调”
“夏调”特指在三伏时节这一特定时期实施的调养方法。此时自然界阳气最为充沛,人体阳气亦处于旺盛状态,通过运用温阳补气、驱散寒邪、疏通经络等手段,能够实现双重功效:既提升机体抗病能力,又可有效消除体内积聚的阴寒病邪。这种因时制宜的养生法,其核心目的在于防治那些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各类疾病。
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病在冬天调理效果很差,而在夏天“三伏天”时期调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冬病夏调的原理
冬病夏调的原理与防洪治理具有相似之处:在洪水泛滥期(对应冬季疾病发作阶段),人们主要采取应急抗洪措施;而洪水消退后(相当于夏季病情缓解期),则需要抓住时机进行河道疏浚和堤防加固(即调理身体机能)。这种养生策略的核心在于,在外部致病因素尚未侵袭时,通过增强机体内在抗病能力来预防疾病发作,这正是冬病夏调的基本原理。
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冬病夏调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的重要论断,揭示了阴阳失衡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据中医理论,冬季属阴,夏季属阳。夏季作为阳气最盛、阴气相对不足的季节,此时人体阳气也处于鼎盛状态。冬病夏调养生法正是把握这一时令特点,借助夏季高温环境和人体阳气充盛的有利条件,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促使某些慢性疾病获得康复机会,体现了中医“因时制宜”的养生智慧。
- 和治友德|曼德拉国际日:我是我命运的主宰
- 和治友德:从达沃斯迈向全球的健康产业金名片
- 和治友德|世界人口日:践行三大养生提升素养
- 和治友德|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过敏危害健康
- 和治友德|小暑养生指南:清淡饮食解暑祛湿


- ·总局召开专项整治直播电商问题部署推进会
- ·三生荣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 ·安利纽崔莱沛源获行业三项大奖
- ·新时代健康顾问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召开
- ·2025安利纽崔莱健康跑长沙站启幕
- ·和治友德从达沃斯迈向全球
- ·完美获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金穗奖四项大奖
- ·中国经济网聚焦报道安然植物干细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