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后遗症?17位宝妈销售“防弹咖啡”被判刑
http://www.dsblog.net 2025-08-26 10:38:48
“不知情”非免责理由
本质视点在检索与本案相关的信息时发现,类似的减肥咖啡爆雷案件不在少数。
2022年,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5万元;判处被告人顾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两名被告通过网店销售含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咖啡。
2025年5月,兰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打着轻松减肥旗号的瘦身咖啡,实则添加了有毒有害违禁成分西布曲明,销往全国28个省区市,涉案金额达1500多万元。
为何类似案件屡禁不止?其背后的原因亟待深入剖析,而警钟也须长鸣。
微商模式以其灵活的就业方式给了很多人难得的就业机会,但灵活性不等于豁免权,哪怕是自己朋友圈中的销售行为,同样受到国家严格的法律约束;同时也提醒着消费者,警惕“快速见效”的产品宣传。
本案中,宝妈们最普遍的辩护理由是“不知道自己卖的产品有问题”“自己也在喝”,但法律认定的是“应知”和“明知”。作为销售者,负有审查产品合法来源的义务,“不懂”“不知道”无法免除法律责任。法律默认你进入了这个行业,就必须了解并遵守这个行业的规则。
广大从业者在代理或销售任何产品,尤其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之前,必须要求提供并核实对方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若是生产商则需《食品生产许可证》)。销售食品,必须要求对方提供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重点查看报告是否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成分(如本案中提到的西布曲明、酚酞等)。
为避免购买到类似的有毒有害减肥产品,消费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警惕“神奇效果”:对那些宣称“快速瘦身”“无副作用”的减肥产品要保持警惕。减肥没有捷径,任何声称能快速减肥而不需要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产品都可能含有违禁药物。
查看产品资质:仔细检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等信息。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的资质证明要保持怀疑态度。
注意身体反应:食用产品后如果出现口干、心慌、恶心、呕吐、失眠等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停止食用,并保存好可疑食品样本。
及时投诉举报:发现身体不适或怀疑产品有问题时,可通过拨打12315、向公安机关报案等方式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如新ageLOC活颜倍弹紧塑霜9月上新
- ·福瑞达办女企业家沙龙
- ·和治友德连续三年冠名潮白湿地半马
- ·安然人参啤酒获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 ·安利助农项目结硕果
- ·宝健重拳出击整顿市场
- ·USANA葆婴解锁四川大学
- ·太阳神中医AI健康管理先锋训练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