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特许经营为幌子搞传销 高额回报藏陷阱
http://www.dsblog.net 2009-03-24 08:40:20
南宁市打击传销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警示提醒市民远离传销
本报讯(记者冯欣 通讯员吕敏)目前,有传销组织假借“服务北部湾大开发”等名义,以高额报酬为诱饵,诱骗或逼迫他人到南宁市参加传销。为增强广大市民远离和抵制传销的意识,南宁市打击传销领导小组办公室昨日发出警惕传销陷阱的警示,并公布了2008年南宁市打击传销典型案例。警惕陷阱警示一:警惕利用虚假信息传“人头” 一些传销分子利用目前就业难等社会问题,打着“资本运作”和“资本营运”的旗号,借用招聘工作、创业致富、合伙做生意等各种幌子,通过亲人、朋友、同学、战友等社会关系,诱骗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学生等群体加入传销组织。采取限制人身自由、“上课洗脑”等手段,诱骗或逼迫参加传销。 警示二:警惕“直销”和“扩张业务” 一些传销组织打着“连锁销售”、“特许经营”、“连锁加盟”的幌子,以高额报酬为诱饵,采取发展加盟商、业务员,优惠顾客等形式发展下线,以发展下线的数量和销售业绩为计酬依据。 警示三:警惕“网上投资”“网络直销” 传销组织打着“网上投资”、“网络直销”、“网络营销”等旗号,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发财致富信息,诱骗群众通过银行(网上电子银行)交纳入门费或加盟费,并在网上注册为会员或代理商,依靠介绍发展下线加入,牟取非法利益。 警示四:警惕传销组织向校园渗透 一些传销组织利用一些大学生迫切希望寻找赚钱捷径和自主创业的心理,利用互联网、校园宣传栏等渠道发布“参与创业”和虚假“招聘工作”等信息,诱骗在校学生参与传销。广大学生在求职和创业的过程中,如遇可疑信息应及时向工商和公安部门咨询。典型案例认购商品发展会员13000余人 广西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2007年2月开始,要求参与“业务”人员以认购公司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入门费,取得加入和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形成上下线关系,并设置“双轨对碰奖”、“培育奖”等,以推荐发展的下线人数和销售业绩为依据给付发展人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该公司共发展会员13000余人,涉案金额达5000多万元人民币。南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查处了该传销行为,并对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上销售从下线消费获利 秦某注册成为“E—科士威公司”网上销售网络的业主后,按照“E—科士威公司”运作模式在南宁市内发展下线人员。经旧业主(即秦某)介绍,交纳450元会费进行网上注册后,即可成为科士威公司的新业主,再通过发展下线,从发展下线人数和下线消费、销售业绩中获取相应的返利。 至2008年7月3日,秦某共发展下线20多人,南宁市工商局西乡塘分局依法给予了查处。 交20万元加入“富人俱乐部” 易某向以所谓的“富人俱乐部”为名的传销组织交了20万元申购款,成为该组织高级会员。随后,他在南宁市通过拉人头、卖份额的方式,发展了16名下线加入“富人俱乐部”。参加者可分别交纳3800元(1份)、36800元(11份)或69800元(高起点,21份)不等份额,按照交纳份额和发展人头数实行五级三晋制,并根据级别发展下线数量和申购份额款获取报酬。 南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对易某的传销行为进行了查处,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传销人员告南宁江南公安分局要求退回罚款
- 南宁市首支打击传销联合执法专业队揭牌成立
- 南宁市良庆区特别宣判 让传销在阳光下蒸发
- 只收钱不卖产品 非法传销组织14名骨干受审
- 传销会被抓 组织者称正讨论自贸区零关税问题


- ·总局召开专项整治直播电商问题部署推进会
- ·三生荣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 ·安利纽崔莱沛源获行业三项大奖
- ·新时代健康顾问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召开
- ·2025安利纽崔莱健康跑长沙站启幕
- ·和治友德从达沃斯迈向全球
- ·完美获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金穗奖四项大奖
- ·中国经济网聚焦报道安然植物干细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