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影射出企业培训讲师的可悲宿命
http://www.dsblog.net 2010-02-22 13:07:42
终于深刻理解了孔子当年“周游列国”的真正原因和含义。其实就是孔子在鲁国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带领众弟子漫无目的的流浪。说白了这是孔子和我们广大后人对某些大成者曾经失败的某种避讳和伪装:就像当年的战略逃跑被称做“长征”一样,那么孔子的漂泊流浪就被包装成了“周游列国”。非常巧合的是,台湾歌手齐豫早在她的一首歌里就为孔子的周游列国做了注解。其实所谓周游列国,就是“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了……,流浪远方,流——浪——”。
电影的情节是从孔子在鲁国为官开始,是孔子一生比较顺风顺水的时候,一系列的从政治到军事的作为可以看出这哥们确实有才干,胆识过人、政绩突出,被大老板鲁定公非常赏识,却因触犯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权势季孙斯的政治利益而被排挤驱逐。十多年漂泊流浪,晚年时终回故土,最后讲学而终。
但我个人认为《孔子》更适合拍成上下两部。原因是像《赤壁》这种早已被多少人嚼烂的题材都能被约翰吴拍成上下两部,那么如此具有世界性影响力和厚重感的《孔子》拍成上下部之后会必然更加浑厚和深刻。让孔子的形象更加生动真实。上半部可以从孔子出生拍到荚谷会盟,甚者还可以像约翰吴一样在会盟即将剑拔弩张的时候戛然而止,让人期待下集。而下半部刚好可以留出时间描绘孔子“周游漂泊”时的辛酸和忧愁发奋终成一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正果。此举一方面可以有效延续胡玫把历史正剧拍成“长”片的竞争优势,还可以有效填补网上广为诟病的“把孔子拍成了好人而没看到他如何成为圣人”的硬伤遗憾。
但上面终究还是在就《孔子》而谈孔子。对于熟悉张会亭影评作品风格的人来讲,如果大家没有记错的话,应该能想起我两年前曾经把电影《墨攻》类比成了职业咨询顾问的宿命。无独有偶,电影《孔子》居然可以用来类比企业培训讲师的宿命。下面张会亭想从企业培训讲师的职业生涯方面给予类比和印证,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惊人的巧合,那就是,我们今天的很多企业培训师居然和当年的孔子具有非常雷同的职业发展之路。
如果用企业化的语言来形容,电影《孔子》描述的其实就是一个有一定能力和思想的人刚开始在企业里做,后来被分公司经理排挤出局,再到其他企业应聘不得志,最后选择做自由培训讲师专门讲课和写书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不妨将电影《孔子》的一些经典情节桥段和当今很多企业培训讲师的境遇做个类比,试图发现两者之间让人感慨的共同点。
- 浏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走访绿之韵慰问劳模
- 中保协严正声明:有人冒用协会名义开展活动
- 30年健康之光 宝健凭啥成健康产业标杆?
- 北京市场监管局领导一行莅临新时代公司调研
- 7月|康美时代发经销商网络低价销售处罚公告


- ·天狮【八新八全】战略发布
- ·安利亮相2025中国净水行业博士论坛
- ·国医大师施杞与春芝堂的骨健康守护之路
- ·USANA跨境购平台暂停服务
- ·三生专访|鲁可发:谁说60后来不及
- ·【越健康•悦完美】走进福建赋能八闽大地
- ·康宝莱两款产品分获两项大奖
- ·美容化妆品领域 安然再添两项耀眼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