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高端访谈 » 安利技术总监许洪民 企业责任不能被漏检

安利技术总监许洪民 企业责任不能被漏检

http://www.dsblog.net 2010-02-25 09:01:30

  许洪民说,食品安全事件确实存在。阜阳奶粉事件对婴幼儿造成的危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不仅在国内,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我国奶制品摄入量本来就不足,而这些事件的出现,对我国整个乳制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大惩处力度,及时监管违法行为。”

  “对保健食品而言,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企业本身的诚信问题,比如保健食品企业是否按照审批内容及要求生产产品、是否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宣传产品功效,是否夸大宣传,是否掺杂了违禁的成分等。”

  什么是真正的“保健食品”

  许洪民认为,保健食品行业要在消费者中建立信任,必须做到两个方面:

  首先,保健食品必须安全。这是企业发展,并给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的前提条件。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不同,普通食品旨在为消费者提供能量和必要的营养,而保健食品是提供一定的保健功能。无论产品本身是否优质、值得信赖,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安全。

  其次是高的品质。产品的优良品质,主要体现在产品功效上。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以治疗为目的,而是通过调节身体机能或减少疾病的风险性,来实现一定的保健作用。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对内要靠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一系列保障产品品质的制度,对外要信守企业对消费者作出的承诺。

  “保健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药品。在我看来,食品和药品都是被动消费品,食品总要吃,生病还是要看医生、吃药。而保健食品不同,是一种补充食品,是在必须消费之外的,可以有它,也可以不要它,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没有保健作用。消费者为什么要花钱买一个对身体没什么好处的产品呢?如果产品没有保健作用,即使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无法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国内不少保健食品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一开始通过广告宣传,企业发展起来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导致品牌从市场上消失。保健食品的功效、性价比,消费者都会慢慢体验。”

  在许洪民看来,保健食品行业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本身存在产品掺假掺杂、夸大宣传的现象。“据了解,通过审批的产品,有部分并没有完全按照审批时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

  其次,公众难以辨别什么是真正的“保健食品”。市场上存在大量没有被政府批准的产品,使用了保健食品的原料,甚至使用了保健食品都不允许使用的成分,进行类似保健食品的宣传,甚至超过保健食品范畴的宣传。这些产品并没有经过审批,不受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

  仅依赖政府抽检,保证产品安全难以做到

  “国家新近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体现了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许洪民说,“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食品行业的监管非常复杂,甚至超过药品行业。”

  许洪民说,早前,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涉及到6~8个部委,各个部委都可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行业内诸多的“标准化委员会”,也推出了很多“推荐性标准”。如何把这些部门规章和标准有效地协调和统一起来,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非常重要。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这相当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宪法。”许洪民说,“其他有关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围绕着《食品安全法》应该形成一个‘网’,随着不同问题的出现,这个‘网’越织越密,逐渐形成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

  他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时候,应该慎之又慎,用充足的时间,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当出现了问题,需要和监管部门沟通时,往往发现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很不到位。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执法者在第一时间能够完全理解法律法规的真正内涵和目的,这才能做到有效监管。

  许洪民认为,为保护消费者利益,政府对保健食品进行抽样检测,会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产品本身的复杂性,简单的抽检有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事倍功半。“当时整治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时候,下了那么大力度,现在部分地方又出现了,光靠监管部门抽检,能杜绝吗?”

  他建议,应该制定完整的制度,把食品安全的重要责任落实到企业头上去。要让企业提供品质保证的一系列文件资料,这样,“不法企业很难做到每批产品都造假。监管部门完全可以通过资料审查,来了解市场上任何批次产品的生产、检验、销售等相关信息,监管效果比现在的产品抽检方法会好很多。”

来源: 瞭望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