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打传热线 » “转折号”培训公司涉传 多校大学生遭洗脑

“转折号”培训公司涉传 多校大学生遭洗脑

http://www.dsblog.net 2011-11-23 15:09:50


  ◎律师观点
  建立高校学生联合维权组织
  两年前,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吴英杰律师就已关注这家机构的骗局,当时他还撰写了一封长达 10000多字的谏言书,寄给教育部,呼吁建立全国高校学生联合维权组织,但至今没有收到回音。
  昨日,吴律师再次仔细研究了 “转折号”和学生签署的协议,对受害学生提出了3点建议:
  首先,要认清与谁签协议,也即协议主体须明确,关系到谁来履行,找谁维权等根本性问题。这家机构的协议 “甲方”处只有空白,尾部有个模糊的章。如维权,就要看这个章,章不清楚,维权对象不明。
  其次,要看有无超范围经营。这个协议,整个是培训和推荐就业的内容,如果其经营范围就是这家南京双引号文化资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 “市场信息咨询与调查,企业形象策划,会务服务,文化艺术交流策划,经济信息咨询,日用百货的销售”,则涉嫌超经营范围。还印着 “大学生求职训练专业机构”、 “转折号(中国)教育”字样,涉嫌虚假宣传,可向工商机关举报。
  他建议学生在挑选就业培训和人才中介机构时,除了看营业执照是否有相关经营项目外,还要注意该机构是否具有办学许可证和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许可证由教育部门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应当在办公场所公示,有许可证的机构经过了一定的审核程序,相关部门有备案,无论监督,还是维权,都较为方便。
  最后,还要看清违约责任,无论协议写得怎么天花乱坠,看清楚对方如果做不到承诺事项则其承担怎样的违约责任,同样,如本方违反约定,将承担什么后果。
  吴律师还建议,应建立全国高校学生联合维权组织,警示并制裁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的欺诈行为。对于全国布局的处心积虑设套的无良公司,该组织的成立可提高维权效率,有效制裁无良公司的欺诈行径,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同时,该组织也可发布警示等,对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各种帮助。


  ◎记者手记
  别让孩子丧失信任和希望
  在本文的采访过程当中,记者脑中一直盘旋着几个简单的疑问:为何这些学生会最终乖乖地把钱款交给这些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这个公司到底通过怎样的魔力,多年来用同样的手段,欺骗一届又一届的大一新生而未受惩处,甚至不断扩张下去?
  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外地普通甚至贫困家庭,他们并没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气,家庭经济环境也不允许他们一掷千金。到底是这些孩子内心深处的哪一处弱点被击中,以致他们宁愿付出高昂的学费,来获得所谓能力的提高?
  学生的回答也很坦诚,基本可以分为两类,或者两类兼而有之:“老师说话的时候,我不好意思离开,否则感觉很不礼貌;但听他们说了那么久,感觉最后不签协议挺对不起他们的。” “我现场测试的成绩很糟糕,当时很沮丧,觉得自己太无能了。我很想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处境,想获得成功。”
  第一种回答,说明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太善良,太有同情心,对陌生世界缺乏应有的警惕。第二种回答,说明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欲望,如果被别人轻易点穿,就很容易丧失信任防线,进而被利用、欺骗,此前国内多个省市一度猖獗的传销骗局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
  这些学生自己有错吗?也许并没有。善良而富有同情心,是人类最宝贵的品格和财富;欲望,所有人都有,谁都希望获得成功,希望摆脱贫困和平凡,浮士德尚且愿意用灵魂交换欲望成真,普通的学生希也望用高额学费获得通往成功的捷径。
  记者还发现,被骗之后,部分学生的心理又会转向另一个极端。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同学的电话始终拨不通。事后他们的老师和同学告诉记者,这些学生已经产生了严重的防范心理,经此事件后,只要是陌生人的电话,一律不接。
  对此,一所高校的校长向记者愤怒地给出他的答案: “不作为!”再狡猾的 “霸王条款”也有漏洞,这家公司的做法并非无懈可击。如果这是答案,请各界 “作为”起来,不要让更多的孩子被骗取价格高昂的学费,接受他们也没有能力承受的欺骗,让他们失去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和希望。

来源:解放牛网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