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企业动态 » 解读“隆力奇杯”201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解读“隆力奇杯”201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http://www.dsblog.net 2011-12-30 10:14:31


  为了进一步验证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功能、性能,获取更多的试验数据,组合体飞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并于11月14日20时00分,成功实施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11月16日18时44分,在地面控制下,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分离。17日18时45分开始,飞船进入返回程序,于19时32分准确降落在预定落点。18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变轨至高度约370公里的运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营模式,等待2012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据介绍,我国于1992年确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通过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无人飞行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载人的天地往返技术;通过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关键技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国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这为我国下一步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2年,我国将发射神舟九号和十号飞船,目的是掌握手动交会对接技术。此后还要掌握货运飞船的交会对接技术、空间站各舱段的交会对接技术、两艘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在一起的技术,最终将把3个舱、2艘飞船都对接在一起。2020年前后,我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造空间站。


  10.中科大成功制备八光子纠缠态 刷新世界纪录
  量子通信是一项诱人的未来技术,它可以实现密钥传递的绝对安全——不再有可以被破译的密码,也不必再担心银行信息被人窃取。要实现量子通信,首先得对量子纠缠态有足够的研究。所谓量子纠缠态,就是成对的信息互相关联,一动则全动,不可能只改变其中之一。科学家一般用光子来做纠缠实验。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八光子纠缠态,刷新了多光子纠缠制备与操作数目的世界纪录,这一成就被11月22日的《自然@通信》在线发表。
  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和操控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重点。中国在这方面有长期的前沿研究。目前普遍利用晶体中的非线性过程来产生多光子纠缠态,由于此过程是概率性的,难度会随着光子数目的增加而指数上升。在此工作之前世界上报道最多能制备出六光子纠缠态。
  中科大的研究人员对已有的纠缠光源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利用特殊切割的非线性晶体制备出高亮度的双光子纠缠源。新的方法能够把产生的光子对的锥束压缩成一个很小的圆斑,极大地提高了收集效率。
  除此以外,一系列先进技术运用到实验中:单模光纤收集技术克服了光路稳定性难题,提高了双光子的纠缠度;偏振分束器实现三个门操作把双光子纠缠态级联成八光子纠缠态;自主研制的十六通道符合分析仪,有效克服了八光子纠缠态的探测分析难题;“纠缠目击者”技术最终验证了八光子的纠缠特性。
  成功产生的纠缠态,被用来完成八方量子通信复杂性实验。据研究人员介绍,八光子纠缠的成功实现不仅将在量子通信网络、基于纠缠的量子计算等过程中获得应用,同时推动了量子纠缠相关基本物理问题的研究。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