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直企保健食品成监管盲区 管理条例亟待出台

直企保健食品成监管盲区 管理条例亟待出台

http://www.dsblog.net 2012-07-10 12:57:05


  日前,记者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保化司赴重庆彭水县调研时看到,不论批发企业还是零售企业,都能做到保健食品分区摆放,明示类别,让消费者明白保健。在记者调查的4家零售店中,没有发现未经批准的假冒保健食品。“重庆经过保健食品百日整治行动,市场确实规范了,但这还不能代表全国的情况,监管任务依然艰巨。”童敏说。
  童敏透露,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在研究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审批制”和“备案制”相结合的产品管理方式。所谓备案制,就是将一部分我国传统药食同源的食品原料,比如大枣、大蒜、山药等已经证实具有确切功能的原料用于制造保健食品时,不再审批,只要在药监部门备案就可生产。“但前提是安全性确切,不会引起混淆,比如大枣补血的功效尽人皆知,就可备案管理。如果有企业声称能抗癌,可按超出备案范围查处。”童敏说。
  “这表明监管正在创新中完善。其实,审不审批,一些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原料千百年来都在民间广泛使用,关键是有了分类监管的理念,对保健食品的认识日益清晰,是一种进步。”徐华锋指出,在备案的同时,对含有天然提取物、化学物质、添加剂等的保健食品还要进一步严格审批,把好安全关。
  在美国和日本,都有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保健功能食品,在其发展初期,也有被神奇化的问题,随着研究和认识的深入,才逐步规范。比如,日本保健食品分为特定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两类,前者要提供详尽的研究资料,经过严格的审批;后者由监管部门给出一个规范的标识和宣传用语,即可销售,若超出用语范围误导消费者,就会受到查处,类似我国正在研究探讨的备案制。
  此外,在公众中普及健康知识也至为重要。目前百姓健康愿望迫切,但保健知识极为缺乏,致使消费行为缺乏理性。而非理性的市场就会给部分唯利是图的企业以赚取快钱的可乘之机。


  链接
  保健食品的18种功能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将保健食品的功能调整为以下18项:
  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降低血脂,有助于降低血糖,有助于改善睡眠,抗氧化,有助于缓解运动疲劳,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有助于改善记忆,清咽,有助于提高缺氧耐受力,有助于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危害,有助于排铅,有助于泌乳,有助于缓解视疲劳,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有助于促进面部皮肤健康。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