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行业的自省与自白 挣脱误解释放正能量
http://www.dsblog.net 2013-01-08 15:26:22
说起直销,人们会一下子联想到传销、洗脑、致富……在商业圈内,直销被一些人打上“坏商业”标签,为公众所误解。然而,经过20多年发展,直销行业已经从混乱无序的怪圈中逐步进入理性时代,展示自己的正能量:就业、纳税大户、公益慈善、培训、科技产品……
直销企业正在努力摆脱社会误读,一方面审视自身,另一方面向社会剖白,释放正能量。在逐渐良性发展的行业生态中,它们不愿再躲在舆论的背后,而是抱团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接受正视或偏见,共同建设社会公众形象,赢得社会尊重。
趋利的文化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直销行业便在风雨声中走过了20多年。由于长期以来鱼龙混杂、缺乏规范,导致社会公众对直销行业产生偏见。
一些直销为了打开市场,企业快速扩张销售网络队伍,以传播创业、成功的理念招兵买马,导致直销业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追求功利、致富思想积淀成为直销行业的文化,并根深蒂固。其中,直销行业的奖励制度便是文化的核心。奖励制度是直销行业和一般行业的最大区别。九方马企业管理顾问机构董事长王万军指出,不管是单层直销还是多层直销,直销行业的奖励制度都是趋利性的,直销因此被当作创富的手段,进而放大了直销的趋利性,功利色彩浓厚。
“有时直销会把朋友、亲戚等关系利用到经济上,这是社会没办法接受的。社会关系被错误使用,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这是直销给社会公众不好印象的原因之一。”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谦说。
社会对直销的偏见还来自于传销。直销行业有一个诡异的现象,它和传销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一直此消彼长。其实,传销不仅在中国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即使是法律制度比较健全的美国也无法避免“旁氏骗局”发生。“传销有着更加赤裸裸的功利主义色彩,传销某种程度上是非法集资,即使政府多次打击传销活动,但仍然存在,直销一直没有摆脱传销的阴影。”王万军说。
在现今的环境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媒体直销企业有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想法,不愿意、不喜欢、不善于和公众交流。直销行业的封闭和舆论的高关注度导致的结果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媒体获得的资讯只能是哪里打击传销、哪家企业出现质量问题等等,由此公众获得的消息大多是负面的、批判性的。凯迪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直销行业公众形象舆情报告》(以下简称《舆情报告》)指出,直销行业在传统媒体上的曝光量约为医药行业的1/6296,保健行业的1/5854,直销行业负面新闻数量约为正面新闻的2倍,多数负面新闻指向“涉嫌传销”和“业绩低迷”。王万军分析说:“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媒体误读,从而影响公众对直销行业进一步误读。”
挣脱误读
直销行业在混乱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落下“话柄”,或许有点无奈,但市场已经步入理性时代,谁都无法对误读视而不见。如今,直销行业正处于转轨期,由内生型市场向公众市场转变,行业形象成为市场战略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早期只是在圈子里开拓业务的直销业,现在随着市场格局日渐清晰,企业稳步发展,原有的圈子已经无法满足对市场能量的需求,发展队伍也不能只靠挖人,要吸纳更多的业务员、拓展公众市场消费者,需要直销企业重新接受社会公众审视。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意味着企业要面临行业的责任问题—社会印象,哪怕企业做得再好,消费者也会首先拒绝印象不好的行业,企业就失去诠释自身和产品好处的机会,所以,改变社会公众形象成为行业建设的新需求。
另一方面,对于直销从业人员来说,无论是企业主、职业经理人还是业务员,他们一直有这样的心理诉求—希望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定位,当企业、个人有了一定成就和经济基础后,不对称的社会偏见让他们有一种失落感,他们需要得到公众认可。
更让直销企业觉得尴尬的是,除了受到所谓的歧视,它们甚至承受了不该承受的指责。如某企业被检测出产品有质量问题,媒体便穷追不舍,并拉扯出一连串直销黑幕等话题,但事情的本质与直销的属性并没有太大关系。“直销行业要挣脱偏见的被动诉求。”王万军说,直销行业就好比被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坏孩子打碎了杯子,会受到各种批评,而如果是好孩子,人们反而会安慰他,这种不公平的对待让直销行业特别想扭转自己的社会公众形象。
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则呼吁:“我们也需要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能够对直销的‘正能量’多一些‘发现’、多一些传播,也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和建议。“
天狮集团董事长李金元和完美(中国)总裁胡瑞连则不约而同地呼吁成立直销行业协会,借助协会的平台,让公众更方便地认识整个直销行业。
释放正能量
即使是先天不足,直销企业跟普通企业一样,它们以社会公民的身份履行社会责任,甚至更加不遗余力,向社会释放正能量,它们意识到要让公众看到行业健康、积极的一面。有经济学家说,评价一个行业的两个重要指标就是就业和税收。毫无疑问,直销最直接的价值就是给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直销行业蓝皮书(2011)》显示,2011年合法直销企业的销售额接近800亿元,有近600万直销人员。在税收方面,几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尤其明显,截至2011年年底,安利(中国)累计缴纳各类税款高达382亿元,其中2011年缴纳各类税款70亿元。税收贡献也证明了直销行业的经济力量。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全球经济低迷,很多行业发展停滞,而直销行业表现出“口红效应”,越是经济低迷的时候生命力越旺盛,以平均30%的增长率快速发展,不少企业的增长率超过了50%。
- 东方红|《2025航天之夜》将周六央视开播
- 本质|绿之韵总裁劳嘉:拥抱变革,行稳致远
- 本质|双迪刘洪:共筑健康生态,跨越行业边界
- 本质|自然阳光周鲁浩:翻山越己,攀登无穷期
- 康美|广药牌灵芝孢子油亮相世界中医药大会
- ·新时代玛咖黑果枸杞压片糖果升级上市
- ·安利启动首个「真实世界研究」
- ·安发生物四川分公司11月15日开业
- ·无限极全球年会主题官宣
- ·如新家用智能扫描仪将上市
- ·太阳神益康财富峰会收官
- ·康力第一期全国私董会圆满落幕
- ·2025安惠优秀经销商表彰盛典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