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直销行业的自省与自白 挣脱误解释放正能量

直销行业的自省与自白 挣脱误解释放正能量

http://www.dsblog.net 2013-01-08 15:26:22


  直销行业还带动了培训业务,尽管这一点向来为人诟病,每每提起就让人想到“洗脑”、“成功激励培训、一夜暴富”,但是随着市场走向成熟和理性,直销企业的培训已转向礼仪、保健、养生、营销技巧、企业管理等内容,为社会培育人才、提升个人能力做出很大贡献。王万军说,这种培训还有利于改造社会心理,现在正处于社会心理失衡的年代,很多年轻人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直销培训倡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目标感、学会感恩、乐于互助,这种培训文化对改变年轻人心态和失衡的社会心态有很大的帮助。
  这几年表现得最活跃的正能量还有慈善公益活动,《舆情报告》指出,2012年31家获得牌照直销企业的公益慈善捐赠金额预计超过3.17亿元。捐款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唯一评判标准,各家直销企业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投入除了捐款捐物外,还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和志愿者服务项目,如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给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捐赠300万元、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母亲小额循环项目等。


  “大象要一口一口地吃”
  但是,改变社会看法是一件很难的事,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行业的文化属性,直销行业社会公众形象建设显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渐进的系统化工程。
  在玫琳凯工作15年的张晶对直销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社会对直销的误读,她坦言非常委屈:“但是无论你多委屈,消费者都不会因为你的委屈而购买你的产品、服务。”张晶认为,直销行业首先要接受现实,行业内确实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形象也确实在被拉低,先正视这种缺点,才好走下一步。
  “直销行业不完全是被误读,它确实有不足的地方,我们要有自省、自律、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是建设行业形象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副总经理毕振学说。
  业务员是直销企业面向市场的代言人,站在市场前线直接与消费者互动,因此业务员的形象就是企业形象的名片,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社会公众对直销企业、行业的印象。张晶曾经因为业务员素质问题向上司提出希望提高准入门槛,吸纳有素质、有学历的人做直销。上司这样回复她:“我明白你的痛苦。如果你的职业诉求不是追求个人职业成就,而是帮助他人改变命运,那么你就不会这么痛苦。你会有很多机会。大象要一口一口地吃。”张晶认为,企业要建设社会公众形象,要肩负直销人的使命,先建设好业务员的形象。
  因为其趋利的文化色彩,很多人都在小心翼翼地观望这个行业,要赢得公众尊重和避免误读,关键是要回归行业价值。“直销只是一种销售产品的方法,应该让它回归原有的位置,关注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施光辉认为,行业背后的价值理念是推动行业赢得尊重的根本,就像人一样,思想、内涵、人格魅力才是最重要的价值标尺,企业应该树立完整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自尊、敬人,学会付出,管好自己的产品、服务、供应链,再推己及人,尊重消费者,先学会尊重他人才能为他人创造价值。
  行业社会公众形象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问题,个别企业无法独善其身。“每一个直销企业应该把建设行业公众形象作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王万军说。尽管大部分企业积极投入,但依然有一些企业投机取巧,希望别人在前面铺路,自己在后面跟着捡漏。王万军强调:“有一定规模的直销企业,应该积极推动行业公众形象建设,而不是坐享其成,这样谈起社会责任时企业才能坦然面对。”

来源:《新营销》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