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事件盘点
http://www.dsblog.net 2013-01-15 11:17:24
关键词:螺旋藻重金属超标
3月28日,“新华视点”记者发表文章称,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药店、超市、商场的保健食品专柜,购买了8大品牌的螺旋藻产品,交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多家权威机构检测,在8个送检样品中,有6个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最高的竟然超标820%。“蓝帽”(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审批或存利益链。新华社报道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2月29日下发的相关通知显示,十余种螺旋藻“蓝帽”产品的重金属铅、砷、汞含量均“不合格”。
3月30日凌晨,国家局公布专项监督检查结果显示,康特力斯20111214批次的产品铅、砷超过限量标准;而先前媒体报道的绿A、汤臣倍健和金奥力等螺旋藻产品铅含量在该次检查中均未超标。
监管措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回应,2月29日通知中所列监测不合格的13个产品是监测(包括媒体反映)发现的可疑产品,其中9个产品来源于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监测结果,3月30日公布的是监督检查结果。监测和监督检查是监管的两项重要工作。监测是通过产品抽样检测、群众举报、媒体反映等多种途径,了解和掌握市场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苗头性问题,进而为监督检查提供重要导向。监督检查是为进一步查明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它必须经过现场检查、产品确认、监督检验等法定程序,行政处理只能以监督检查结果为依据。监测和监督检查的程序和作用是不同的。
目前螺旋藻类保健食品执行的标准是1997年由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 16740-1997)。标准规定,以藻类为原料的固体饮料和胶囊产品铅指标限量为2.0mg/kg。由于片剂产品的食用量一般与固体饮料相近,以藻类为唯一原料的片剂执行铅指标限量2.0mg/kg的标准。1997年卫生部批准的第一个螺旋藻片剂保健食品就是按照铅指标限量为2.0mg/kg的标准执行的。2011年国家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专家一致认为,以藻类为唯一原料辅以其他少量辅料组方的产品(包括片剂),铅指标限量为2.0mg/kg是科学合理的。
国家对保健食品实行审批制,保健食品技术审评工作采取保健食品审评中心人员审评和审评专家委员会审评相结合的模式,目前是以审评专家审评为主。每次参与审评的审评专家根据相关规定采取随机的方式从审评专家库中抽取。国家局先后颁布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八条禁令》、《保健食品审评专家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复核检验管理办法》等,加强对审评审批工作各环节的监督,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
- 东方红|《2025航天之夜》将周六央视开播
- 本质|绿之韵总裁劳嘉:拥抱变革,行稳致远
- 本质|双迪刘洪:共筑健康生态,跨越行业边界
- 本质|自然阳光周鲁浩:翻山越己,攀登无穷期
- 康美|广药牌灵芝孢子油亮相世界中医药大会
- ·新时代玛咖黑果枸杞压片糖果升级上市
- ·安利启动首个「真实世界研究」
- ·安发生物四川分公司11月15日开业
- ·无限极全球年会主题官宣
- ·如新家用智能扫描仪将上市
- ·太阳神益康财富峰会收官
- ·康力第一期全国私董会圆满落幕
- ·2025安惠优秀经销商表彰盛典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