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高端访谈 » 颜志荣:感谢每次挑战 要以长远目光看事情

颜志荣:感谢每次挑战 要以长远目光看事情

http://www.dsblog.net 2013-04-22 10:57:56


  变革与创新
  安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1998 年4 月,一纸“传销禁令”把刚刚起步的安利推到了危机的边缘。安利的营业额从2 亿多元滑落到五六千万元,公司的业务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每天损失上百万元。
  这个禁令不仅是对安利,对整个直销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颜志荣在北京,住在酒店里,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工厂停工了很长一段时间,刚刚建成的纽崔莱生产线也无法投入运转。安利的创办人之一理查·狄维士来参观安利在广州的总部,他看出颜志荣的困惑不安,对他说:“你现在不忙就好好享受,很快你就会很忙。工厂大门外的那片厂房迟早都是我们的。” 颜志荣以为老人家在开玩笑,销售规模骤减,工厂也已停产,怎么还会去买人家的厂房?
  虽然形势危急,但大家没有去报怨,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高层开会,说的不是“为什么会是这样?”而是“我们该怎么办?”。后来公司确定了“不慌、不乱、不离、不弃”的方针,坚定在中国继续发展的决心,三个月后以“店铺销售加雇佣推销员”的方式转型成功,继续经营了。这个模式,是中国市场独有的。
  史无前例的转变,对安利绝非易事。颜志荣说,安利总部当初不太愿意开设店铺,因为这与几十年来安利的经营思路相违背。他们一方面秉持理解、合作的态度与中国政府沟通,寻找直销行业健康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也用坦诚的方式与美国总部沟通。比如,在“要不要开展品牌营销”方面,安利管理团队一度与美国总部意见相左,难能可贵的是,美国总部并没有行使否决权,而是给他们留出自主空间。他们制定了明确的短期KPI 目标,一小步一小步地进行尝试,用实际成绩推动美国总部转变思路,最终开始大力投入品牌营销。
  事实证明,店铺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销售方式,而且是有效的沟通方式,它保证了与经销商和当地市场的联系。如今,安利在全球许多市场复制起源于中国的这套店铺模式。
  事后,颜志荣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写了一篇文章《变革的外驱与内驱 》。他在文章中详细讲述了那段艰难的过程:归纳起来,那次危机直接推动了安利四个方面的创新和变革:首先,为适应中国的法律法规,安利设立店铺,开创了“店铺销售+经销商+ 直销员”的销售模式;
  进而着力品牌建设、开展品牌营销——要知道,直销行业此前是不做品牌营销的;此外,跳出传统直销模式中资深营销人员指导新营销员的旧模式,建立了安利中国培训中心,转而系统地培育人才;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开展本土研发,在中国设立产品研发中心。
  “直销行业一直是个很传统甚至保守的行业,单一的经营方式沿承多年。但是,1998 年的政策巨变,逼迫安利不得不跳出直销行业的传统思维,用更宽广的视角去思考和创新,从而重新定义自我。”
  转型成功后,公司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理查·狄维士的话不久便应验了,当初视察的那片地方确实已经是安利工厂的一部分了。2008 年金融危机,安利再次逆势而上,投资了空气净化器生产线。理查·狄维士对中国市场的判断,不是看短期而是看长远,给颜志荣上了生动的一课。
  迅速适应环境, 创新经营模式,是安利在中国生存发展的关键。颜志荣上任C EO 后始终以这样的方针带领公司。
  如今的安利已不仅仅是一家直销企业,而是在整个零售行业中参与竞争。安利生产基地所生产的某些产品,目前会供应给大中华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国,未来还将在印度建厂。
  安利企业内部,还设有一个网络创新平台,鼓励员工贡献点子。公司会选取其中具有可行性的优秀创意,予以实现,以产生更多的生产力。这些创意涵盖了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每年会创造出上百万元的价值。2011 年,凭借“推动创新文化”的管理案例,安利获得了《哈佛商业评论》管理行动奖。

来源:《执行官》杂志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